龍雯
[摘要]時代更迭日新月異,輿論導向的弘揚和正能量的傳遞面臨著傳播方式多樣化、受眾思想多元化、時勢環(huán)境復雜化的挑戰(zhàn),而以短視頻為代表的新興傳播方式卻為此帶來了新的機遇。短視頻展現方式靈活多變、內容短小精悍、制作者個性化表達等特征契合網民需求,能更好地提升正能量的傳播效果。微博Vlog為短視頻平臺或相關內容平臺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短視頻;Vlog;正能量;微博
全媒體時代,短視頻已經成為主流媒體的傳播方式之全一,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從瀏覽圖片漸漸過渡到觀看短視頻,短視頻在弘揚輿論導向和傳遞正能量中起著重要作用。在短視頻中,Vlog以“視頻網絡日志”的形式備受網民喜愛,Vlog本身有極強的個性化,每一個創(chuàng)作者都有自己的特點,如何運用短視頻來傳遞正能量和傳播社會輿論,已然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2009年中國門戶網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微博正式進入中文上網主流人群視野,用戶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端等接入,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媒體形式,實現信息的即時分享、傳播互動。根據新浪微博官方數據,截至2019年底,微博月活躍用戶達到5.16億,18-24歲用戶占比48.3%,90后已經取代80后成為了微博用戶的主力軍。龐大又年輕的用戶群體,使微博從眾多社交平臺中脫穎而出,制作精美的短視頻也成為了年輕人分享生活或傳播社會正能量的一種新途徑。
一、內容為王:大眾傳播的主力軍
短視頻內容短小精悍,時長從十幾秒到幾分鐘不等,在碎片化閱讀盛行的當下,普通受眾的系統(tǒng)化閱讀越來越少,對長篇消息的理解能力越來越低,這就促生了短視頻的流行。創(chuàng)作者用簡單的口語內容和視頻畫面演示,受眾接受起來完全沒有壓力,不需要動腦子,于是優(yōu)秀的短視頻博主可以在短時間內積累人氣。
目前,智能手機已經嵌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買菜,大到環(huán)游世界,都可以用一部小小的手機來實現。作為“網絡土著”的中青年們,也愿意嘗試新媒體帶來的傳播方式和傳播特點的任何創(chuàng)新變革。微博Vlog的出現滿足了網民們對網絡內容高質量的要求。其內容大多數是以話題熱點、生活工作、經驗分享、奇新特趣事等組成。
優(yōu)質的短視頻體現著創(chuàng)作者們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一旦形成連續(xù)性內容輸出,就可以產生正能量傳遞。例如:微博短視頻博主“我是郭杰瑞”,他是一位美國人,最初制作短視頻的初衷是“美食達人”,通過中美雙方的美食介紹,來對比中美的差異。他的視頻內容個性化,科普性較強,網民在觀看的同時,能學到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識。2020年疫情期間,郭杰瑞的系列短視頻記錄《海外抗疫日記》,不僅在美國街頭實地采訪,探訪美國的醫(yī)院,還探討美國疫情暴發(fā)的原因,每一條都有上千萬的點擊量,中央電視臺也以“全球抗疫第一線”進行推薦。2020年6月9日,央視新聞出品的“相對論”欄目對郭杰瑞進行了視頻連線采訪,此熱點話題觀看人次超5億,討論3.4萬條,點贊過百萬,博主郭杰瑞粉絲量超過300萬。
微博平臺上,一批有思想的創(chuàng)作者,用精美的短視頻訴說著“中國故事”,傳遞著正能量,其中以李子柒為典型。她的短視頻平均播放量在6000萬次以上,最高的一個短視頻播放量高達3億,粉絲量超2500萬,海外粉絲800萬。李子柒的短視頻內容呈現出一種藝術的美感,創(chuàng)意獨特,制作精良,這是其視頻成功的基礎所在。內容創(chuàng)意是塑造知識產權,繼而商業(yè)化的基礎和起點。即便在病毒式傳播的情況下,沒有新穎、獨特的短視頻也難以吸引眼球,留住粉絲。李子柒,一位美食博主,但是她的手工類短視頻觀看量卻遠超美食,這說明她正能量的形象已經深入網民心中,視頻內容的新穎體現在一個弱女子可以通過學習把原本屬于男人的木工活漂亮地完成,廣大網友愿意接受這種有“煙火氣”的正能量內容。
二、形式多變:和傳統(tǒng)傳播完美結合
短視頻時長從十幾秒到十幾分鐘不等,內容新奇生動,構成了易傳播的特點,在消息碎片化閱讀的時代,短視頻短小精悍可以使受眾在各類場景中用最短時間領略精華內容。Vlog是blog的變體,意思是“視頻網絡日志”,多為記錄作者的個人生活日常,或者各種活動的發(fā)展過程。隨著短視頻的興起,網紅和明星也加入了這個行列,提升了傳播正能量和影響力,不管是帶貨還是記錄自己的生活,都讓觀眾感受到了視頻創(chuàng)作者的活力。
中央電視臺著名新聞播音員康輝,2019年11月,在微博賬號“大國外交最前線”上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短視頻展示了習近平主席對希臘、巴西進行國事訪問的過程及記者臺前幕后趣事。打破了以往主持人嚴肅刻板的報道形象和語氣,他使用了更貼近生活的口語化和輕松幽默的“接地氣”的報道形態(tài),顛覆了以往傳統(tǒng)的新聞報道形式,獲得各大媒體和網友的贊聲。單個微博觀看量均超10萬,最高的達到了1891萬次,很多網友留言說:“要關注新聞聯播啦”“太喜歡這一批新聞工作者”等等,大都呈現出對短視頻新聞報道新形式的喜愛。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發(fā)表《帶火新聞聯播Vlog的春天來了》,紅網發(fā)表的《從康輝的Vlog火爆看傳統(tǒng)媒體該如何轉型》等文章都對Vlog報道新聞這種新嘗試給予了肯定。隨后,北京日報采訪康輝,給大家揭秘了“2分鐘短視頻的3小時拍攝”的不易。12《錢江晚報》的報道中,康輝表示自己在成為“網紅”后檢討了一下自己,“我想了一下,這個‘網紅基本上還是因為我的工作,才覺得踏實了一些”。由此可見,播音員主持人在網紅主播和傳統(tǒng)媒體間要做好專業(yè)上的平衡,還要注意傳達效果的差別。
三、連續(xù)性強,風格親民
在全媒體時代,全民皆主播,短視頻的制作風格更加趨于平民化,而這恰怡奠定了正能量傳遞的基石,讓受眾感受到來自大眾傳遞正能量的多種表達,而不是傳統(tǒng)媒體整齊劃一的傳播模式。
當今,每個人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在可上網的環(huán)境下隨時隨地獲取信息,能跟全世界的人進行交流和分享,這是傳播方式的巨大變革。微博短視頻的流行,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中國微博第一大門戶網站(新浪微博)的原始粉絲積累,其次是,微博短視頻多為“原生態(tài)創(chuàng)作”,沒有過多的機構和企業(yè)包裝的網紅,更多的是熱愛生活的,樂于分享的個人用戶,其風格呈現出平民化、接地氣。這些創(chuàng)作者們通過零散時間的拍攝、剪輯分享著自己的故事和情感,講述著自己的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目前,連載式或主題式短視頻的內容非常多,受到廣大網友的較高關注。這些短視頻之所以觀看量高,是因為真實,一些普通的內容用生活化的手法記錄下來,反而會讓人覺得貼近生活,會得到認可。
結語
短視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困擾,面對復雜的互聯網環(huán)境和多元化的思想潮,傳遞正能量和弘揚社會主旋律永遠是網絡傳播的首要任務,在未來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微博短視頻要多發(fā)揮主流媒體的公共服務作用,優(yōu)化內容市場,避免“泛娛樂化”趨勢;還要通過好的用戶機制引導用戶生產優(yōu)質內容,篩除不良內容。
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張頤武,有次在演講中指出:“在為來,人們將通過短視頻來創(chuàng)造新的社會認同,創(chuàng)造凝聚,創(chuàng)造積極的知識。社會創(chuàng)新里面所具有的重大功能,都可以在短視頻平臺上得到充分的展開,更多正能量將得到更廣泛的傳遞,人們所想象的那個美好的社會將有更多的可能性?!?/p>
參考文獻:
[1]李珊珊.新浪微博自媒體研究——以“李子柒”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9(22):24-27.
[2]2分鐘vlog拍3小時,康輝是這樣成為“網紅”的[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1618855348030625&wfr=spider&for=pc,2019-11-30.
[3]錢江晚報.圍觀康輝拍vlog原來誰都不是隨隨便便成功[EB/OL].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enjoy/20191209/u7ai8960721.html,2019-12-09.
[4]張頤武。短視頻的社會價值與文化意義[EB/OL].http://d.youth.cn/newtech/201908/t20190807_120336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