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彤丹,黃秦特,周霓,王媺媞,吳政霖,呂洞賓,趙杰,李海濱,周千,黃海婧,王凡,曹嵐,洪武,趙敏
抑郁障礙是一種高患病率、高復發(fā)率、高致殘率、高自殺率的疾病[1];中國抑郁障礙終身患病率為6.9%[2]。其發(fā)病機制仍不甚明了,生物、心理、社會環(huán)境等均為其致病因素。其中生物節(jié)律的改變不論從基因的內(nèi)源性理論或環(huán)境因素的外源性理論方面均對抑郁障礙的發(fā)病有一定影響。與此同時,抑郁障礙也存在明顯的“晨重暮輕”生物節(jié)律特點。睡眠節(jié)律類型與抑郁障礙很可能存在復雜的雙向影響[3]。高達70%的抑郁障礙患者伴有軀體癥狀[4],包括睡眠障礙、食欲障礙、性欲減退、乏力、肌肉緊張、胃腸功能紊亂、各類疼痛等,由此常導致誤診、漏診。本研究探索抑郁障礙患者不同睡眠節(jié)律類型對軀體癥狀的影響。
為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本中心就診的抑郁障礙患者。入組標準:符合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5版(DSM-5)抑郁障礙診斷標準;17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17分;排除其他精神障礙以及合并嚴重軀體疾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入組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一般資料收集 收集入組者人口學資料(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吸煙史、飲酒史、總病程、家族精神病史等。
1.2.2 臨床評估方法 ①HAMD-17:對入組者抑郁癥狀進行評估。其中4~6、12~14、16條采用3級評分法(0~2分);17條采用4級評分法(0~3);其余采用5級評分法(0~4分)??偡?17分確定有抑郁癥狀;<7分為無抑郁癥狀。②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入組者焦慮癥狀進行評估,包括14個項目,所有項目采用5級評分法(0~4分),分級標準為無、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得分越高代表焦慮癥狀越重。③抑郁和軀體癥狀量表(DSSS):為自評量表,評估軀體癥狀及抑郁嚴重程度;含22個條目,從0~3分對應“無(沒有癥狀)”、“輕度(癥狀僅引起輕微不適或困擾)”、“中度(癥狀引起明顯的不適或困擾)”、“重度(癥狀引起非常明顯的不適或困擾)”。本研究將各條目0~1分視為無該項軀體癥狀;2~3分為伴有該項軀體癥狀[5]。④清晨型和夜晚型問卷(MEQ):為自評量表,對不同睡眠節(jié)律進行分型;含19個項目,每題根據(jù)所選項目對應可得0~6分,總分范圍 16~86 分。清晨型(59~86分):傾向于早睡早起,白天精力更充沛;中間型(42~58分):較為平衡的類型;夜晚型(16~42分):傾向于晚睡晚起,夜間工作有更好的表現(xiàn)。據(jù)此將入組者分為清晨型組、中間型組、夜晚型組。
共納入186例患者,年齡18~52歲,平均(27.18±6.63)歲。根據(jù)MEQ評分,清晨型組22例,中間型組100例,夜晚型組64例。3組間年齡、婚姻狀況、HAMA及DSSS總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將年齡和婚姻狀況作為協(xié)變量的協(xié)方差分析顯示,3組間DSSS總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3.24,P=0.042);DSSS總分夜晚型明顯高于中間型(P=0.040),夜晚型與清晨型、清晨型與中間型的DSSS總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睡眠節(jié)律類型抑郁障礙患者的一般人口學及臨床特征(例數(shù)
軀體癥狀中頸或肩痛、心悸或心率加快、疲勞或精力下降及食欲下降或缺乏的出現(xiàn)率3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清晨型組頸及肩痛比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組;夜晚型組出現(xiàn)心悸或心率加快、疲勞或精力下降、食欲下降或缺乏的比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組。見表2。
表2 各組軀體癥狀分布比較 (例數(shù),%)
相關分析顯示,清晨型與頸或肩痛呈正相關;中間型與食欲下降或缺乏、心悸或心率加快、頸或肩痛呈負相關;夜晚型與疲勞或精力下降、食欲下降或缺乏、心悸或心率加快呈正相關(P<0.05或P<0.01)。見表3。
表3 睡眠節(jié)律類型與軀體癥狀的相關性(r值)
本研究應用MEQ對抑郁障礙患者的睡眠節(jié)律類型進行評估和分組,應用DSSS評估患者的軀體癥狀;結果顯示不同睡眠節(jié)律類型患者的人口學情況、軀體癥狀分布有所不同。其中夜晚型患者年齡更小、單身的比率更高,更容易感到焦慮,伴有軀體癥狀比例更高;這與以往研究結果[3]相一致。伴有軀體癥狀分布情況顯示,夜晚型患者更容易感到疲勞、心悸及食欲下降,這也與既往研究[6]存在相似之處。以上均提示不同睡眠節(jié)律類型患者的軀體癥狀具有一定的特點;睡眠節(jié)律類型與疲勞、食欲下降、心悸等相關聯(lián)。
睡眠節(jié)律類型與年齡密切相關,夜晚型節(jié)律的抑郁障礙患者年齡與其他類型相比明顯下降;青少年及成年早期更易表現(xiàn)為夜晚型睡眠節(jié)律[7]。隨著社會適應性需求提高及生理睡眠需求減少,成年人中夜晚型的比例下降,這可以很好地解釋本研究中3組患者的年齡差異。夜晚型睡眠節(jié)律被認為是抑郁障礙患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可能導致更重的抑郁癥狀及不良預后[8-9]。也有研究[10]提示睡眠節(jié)律清晨型人群更易患抑郁障礙。相較其他睡眠節(jié)律類型,清晨型正常人群擁有更健康和更規(guī)律的飲食習慣,而夜晚型人群則更易出現(xiàn)暴飲暴食。這與本研究中夜晚型和中間型抑郁障礙患者在食欲下降方面比率更高相呼應,可能是因為相較清晨型人群,其他類型人群的抑郁情緒會更為敏感地體現(xiàn)在飲食情況上。有研究[11]指出夜晚型人群更易出現(xiàn)自殺、物質濫用。在本研究中未體現(xiàn),可能與樣本量不足、社會文化背景相異及受訪者對不良習慣及應對方式暴露不暢有關。
關于睡眠節(jié)律類型與各種表征機制的探索中,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HAP)軸的相關是較為主流的觀點,夜晚型人群的褪黑素產(chǎn)生延遲于清晨型。在其他方面,睡眠節(jié)律類型很可能與基因相關[12]。一些研究[13]通過全基因組分析技術,探索基因如周期基因2(PER2)、G蛋白調節(jié)子16(RGS16)等對睡眠節(jié)律類型的預測作用。與此同時,伴有生物節(jié)律紊亂特征抑郁障礙、雙相障礙的診治也進入臨床階段的探索[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