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蓮
【摘 要】目的:研究產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方法:對我院收治的6531例分娩產婦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產后出血者有93例,占比1.42%,從分娩年齡、分娩方式、多胎妊娠、新生兒體質量、孕次、孕周、產次、妊娠合并癥方面實施相關因素比較,運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結果:分娩年齡、分娩方式、多胎妊娠、新生兒體質量、孕次、孕周、產次、妊娠合并癥對產后出血有影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影響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是分娩方式、新生兒體質量、妊娠合并癥(P<0.05)。結論:了解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對孕前以及孕期的保健工作加大重視,準確把握剖宮產指征,將產后出血減少。
【關鍵詞】產后出血;高危因素;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7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9-255-02
產后出血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容易導致產婦產后出血、低血壓、乏力等癥狀[1]。若干預不及時,容易引發(fā)出血性休克。抓住產婦產后出血的主要危險因素,及時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有助于產婦的預后[2]。本研究對產后出血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護理措施,以下是本研究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對我院收治的6531例分娩產婦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年齡22~41歲,平均(31.58±3.18)歲;孕周36~41年,平均(39.29±0.26)年;選取的產婦和家屬均清楚本次調查注意事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收集可能影響產后出血的相關因素,主要包括孕次、孕周、年齡、分娩方式、多胎妊娠、新生兒體質量、妊娠合并癥、產次。
1.3 評價標準
自然分娩:觀察產婦2h內陰道流血狀況,產婦產后24h內運用產褥稱重計算出血量;剖宮產:失血量=(液體總量-羊水量)+胎盤出血+術后清理陰道積血+術后紗布滲血。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在SPSS20.0軟件系統(tǒng)中錄入本研究數(shù)據(jù)分析,行t、x2檢驗比較,(x±s)表示計量資料、t表示計數(shù)資料。對產后出血影響因素進行多因素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當P<0.05時說明組間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對比產后出血相關因素
妊娠合并癥、分娩方式、多胎妊娠、孕次、年齡、產次、孕周、新生兒體質量對產后出血的影響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2.2 產后出血多因素回歸分析
多因素回歸分析后,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癥、新生兒體質量是影響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P<0.05)。見表2。
3 討論
產后出血生理性因素包括軟產道損傷、凝血功能障礙、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上述因素不是獨立存在,而是積累過多的相關因素[3]。
本研究影響產后出血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中影響因素分為三點,(1)妊娠合并癥:妊娠合并癥是導致產后出血的前提,主要是因為妊娠期不良飲食結構導致,產婦與胎兒會出現(xiàn)程度不同的超重,產婦超重容易導致盆腔堆積大量脂肪,肌力會逐漸減弱,頭盆不對稱。第二產程和第三產程進展會較為緩慢,宮縮會因為盆腔堆積脂肪導致乏力,分娩后出血風險較大[4]。(2)剖宮產與產后出血:剖宮產分娩是導致產后出血的獨立因素,剖宮產手術容易導致產婦子宮平滑肌纖維機械性切斷,將子宮壁完整性破壞,子宮受到損傷后,收縮效果較差,不僅會導致產后出血風險較大,另外還會使宮腔內積血無法排出,容易增加宮腔感染風險。(3)新生兒體質量和產后出血:新生兒體質量過大會增加產后出血,主要是因為產婦在妊娠期間不良飲食結構導致胎兒體質量較大,孕婦子宮不斷膨脹,子宮肌纖維收縮與恢復功能有異常狀況[5]。分娩期間因為胎兒體質量較大,導致分娩時間較長,產婦出現(xiàn)宮縮乏力,對子宮收縮效果造成影響,使得產后出血存在較大風險。
產后出血護理防控策略:育齡婦女可進行計劃生育保健工作,醫(yī)護人員宣傳孕期飲食健康保健,預防孕婦妊娠期間由于不良飲食導致營養(yǎng)過剩而致巨大兒風險。對妊娠合并癥做好篩查,避免妊娠合并癥導致產后出血風險,全面評估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孕婦,降低產后陰道出血風險。充分把握剖宮產指征,對適合自然分娩的產婦推薦陰道分娩,保護產婦的宮腔生理結構,確保產婦產后擁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將產后出血降低。
綜上所述,產婦產后出血因素復雜,應對產婦孕前以及孕期的保健工作充分重視,根據(jù)產后出血相關狀況積極予以干預,對產后出血做好預防。
參考文獻
[1] 馮月林. 產后出血的原因及相關危險因素探討[J]. 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8, 25(16):2148-2150.
[2] 楊彩瑜. 產后出血預測評分及防治機制在預防剖宮產宮縮乏力性出血中的應用[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8, 34(17):90-91.
[3] 劉琳娟, 王慧玲, 王菲菲. 孕產婦發(fā)生產后出血的相關因素分析[J]. 安徽醫(yī)藥, 2019, 23(8):1657-1659.
[4] 馬瑩瑩, 李麗. 產后出血致急診子宮切除術13例的臨床分析[J]. 安徽醫(yī)藥, 2018, 22(4):699-702.
[5] 陳金秀, 朱小平, 藍秀青. 剖宮產術后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的預防及護理[J]. 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8, 4(8):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