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岳惠正骨醫(yī)院(515022)林紹聯(lián)
1.1 一般資料 選擇從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斷指再植術患者100例為對象,均為男性,采用隨機抽簽法分為兩組,即對照組(50例)與研究組(50例),所有參加研究患者對研究過程知情同意,同時此次研究也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研究組:年齡:19~59歲,平均年齡為(35.50±6.50)歲;缺血時間:30min~10h,平均缺血時間為(3.65±0.95)h。對照組:年齡:18~58歲,平均年齡為(35.40±6.65)歲;缺血時間:30min~10h,平均缺血時間為(3.50±1.03)h。兩組斷指再植術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性,組間有可比性(P>0.05)。
附表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同時間點VAS評分(±s,分)
附表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同時間點VAS評分(±s,分)
?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神經刺激儀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置管麻醉方法。研究組實施超聲聯(lián)合神經刺激儀雙重引導臂叢神經置管麻醉方法,具體為:取平臥位,使患者頭偏向健側,選擇高頻探頭(調節(jié)深度為2~3cm);運用平面內技術橫置探頭于患者頸部中央,向外側移動,超聲引導輔助下尋找神經超聲圖像;穿刺點為探頭外側約1cm處,運用神經刺激儀配合留置型連續(xù)神經叢阻滯套件針實施穿刺(參數(shù)為刺激電流設置為1mA、刺激時間設置為1ms、刺激頻率設置為1Hz),針頭為臂叢神經正上方,經中斜角肌推進;當超聲圖像顯示針尖已逐漸接近神經,則應降低刺激電流為0.3~0.4mA,此時可見明顯肌肉收縮,予以穿刺針固定,回抽確定無血(或者氣體),將20ml0.67%利多卡因與0.5%鹽酸羅哌卡因混合液注入;經神經刺激針置入導管,固定留置導管;每隔3h予以追加10ml上述局麻藥。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不同時間點(包括手術開始0h、手術開始2h、手術開始4h、手術開始6h)VAS評分[1],阻滯完全情況、再植成活情況以及麻醉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shù)據SPSS22.0處理,計數(shù)資料經X2檢驗;計量資料經t檢驗;若數(shù)據差異顯著則采用P<0.05作表示。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同時間點VAS評分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不同時間點的VAS評分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阻滯完全情況 與對照組阻滯完全率(68.00%)比較,研究組阻滯完全率(94.00%)更高(P<0.05)。
2.3 比較兩組患者的再植成活情況 與對照組再植成活率(62.00%)比較,研究組再植成活率(90.0%)更高(P<0.05)。
2.4 比較兩組患者的麻醉滿意度 與對照組麻醉滿意度(68.00%)比較,研究組麻醉滿意度(94.00%)更高(P<0.05)。
從研究結果數(shù)據可知,研究組的手術開始0h VAS評分、手術開始2h VAS評分、手術開始4h VAS評分、手術開始6h VAS評分分別為(1.10±0.55)分、(1.05±0.75)分、(1.25±0.45)分、(1.15±0.60)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而研究組的阻滯完全率、再植成活率、麻醉滿意度分別為94.00%、90.00%、94.00%,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在麻醉過程中應用超聲聯(lián)合神經刺激儀雙重引導臂叢神經置管麻醉方式,在B超可視的情況下,有效避免神經損傷的幾率,其麻醉安全性更高,而且神經阻滯效果更優(yōu)于超聲引導臂叢神經置管麻醉方式[2]。
綜上所述,臨床結合斷指再植術特點,在麻醉過程中采用超聲聯(lián)合神經刺激儀雙重引導臂叢神經置管麻醉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其疼痛度,提高麻醉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