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位煥弟,黃丹媚
(1.湛江幼兒師范??茖W校,湛江 524084;2.曲阜師范大學,日照 276825)
藥物成癮是指個體反復使用煙草、酒精、成癮性藥品和毒品等精神活性物質,并造成了軀體和心理的強烈需求與耐受性。具體包括酒精、香煙、鎮(zhèn)定催眠類藥物、復方止咳藥水、海洛因、大麻、搖頭丸、嗎啡、K 粉、冰毒和可卡因等[1]。2018 年,我國12~18 歲的青少年吸煙率達8.9%,飲酒率更高達20.6%?!?018 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顯示,當前,全球毒品制造、販運、濫用問題更加突出,國際毒品形勢更加錯綜復雜[2]。2018年起,加拿大、美國等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大麻“合法化”,加劇了大麻在全球的蔓延,增大了全球毒品治理的復雜程度[3]。截至2018 年年底,我國現(xiàn)有吸毒人員240.4萬名,其中,18~35 歲人員125 萬名,占52%。18 歲以下人員1 萬名,占0.4%。更讓人擔憂的是,近年來我國青少年毒品成癮問題日益嚴峻,呈現(xiàn)出成癮率逐年升高,初次接觸毒品年齡逐年降低的趨勢[4]。
父母沖突指對于子女而言,父母之間由于觀點不合、性格差異等原因而產生的爭吵、敵對甚至身體攻擊等行為[5]。當父母總是用激烈的爭吵或者暴力等的方式來解決家庭爭端時,他們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這已經(jīng)嚴重傷害到子女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與同齡人相比,長期置身于父母沖突的青少年攻擊性更強、焦慮和抑郁的分值更高,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等問題更突出[6]。
學業(yè)自我效能感,是指學生對自己能否完成學習任務的主觀判斷和自信度的評價,包括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兩個方面。其中,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是指學生對自己能否實現(xiàn)學業(yè)目標、取得較佳成績的主觀判斷。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是指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方法是高效、合理的自信程度。學業(yè)自我效能感是個體的主觀評價,有的人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與其自身的實際情況一致,有的人則差距很大甚至完全相反[7]。很多中等職業(yè)院校就讀的學生(以下簡稱中職學生),從初中階段開始成績并不理想,表現(xiàn)出學習主動性低,上課時注意力很難集中等問題,他們的學業(yè)自我效能感也相對較低。
當前,廣東省已經(jīng)超過云南省,成為全國藥物成癮尤其是毒品成癮最嚴重、最復雜的地區(qū)[8]。根據(jù)廣東省禁毒執(zhí)法部門的數(shù)據(jù),2018 年廣東省登記在冊的吸毒人數(shù)為39 萬人,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達到全國吸毒人數(shù)的17%。其中粵西地區(qū)的湛江雷州、茂名電白、江門臺山等地戶籍的吸毒人員均已超萬人,屬于重災區(qū)。而已有的關于廣東省青少年藥物成癮的研究幾乎全部針對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區(qū),對粵西地區(qū)卻很少涉及[9]。另外,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初、高中生,對中職學生的研究非常少。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立足粵西地區(qū),考察湛江、茂名、陽江、云浮等四個城市的中職院校學生藥物成癮的具體情況,及其與父母沖突和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的關系。
采用整群取樣法,以湛江、茂名、陽江、云浮等四個城市的中職學生為調查對象。查詢《由樣本比率估計總體比率時所需樣本容量表》確定樣本量,調查人數(shù)為1 825 時即已足夠。本次調查共發(fā)放2 000 份調查問卷。具體操作辦法為:從四個城市的中職學校中抽取12 所(每個城市隨機抽取3 所),每所學校抽取6 個班級(一至三年級學生,每個年級各隨機抽取2 個班)。對這些班級當天在校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當天請病假、事假等不在校的學生和不愿意接受調查的學生排除在外。對2 000 份問卷進行逐份檢查、篩選,剔除94 份無效問卷,無效問卷的剔除原則:漏填、作答結果不清晰、連續(xù)10 道題以上連選等。最后共獲得有效問卷1 906 份,其中男生996 人,女生910 人。
1.2.1 藥物成癮問卷
采用王麗杰和王德全編制的《在校青少年藥物成癮情況調查問卷》[10]。調查內容包括:①一般信息(性別、年齡、年級和戶口所在地等);②家庭情況(父母的年齡、職業(yè)、有無藥物成癮等);③藥物成癮情況(香煙、酒精、鎮(zhèn)定催眠類藥物、復方止咳藥水、毒品等);④對藥物成癮造成危害的了解程度。該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1。
1.2.2 父母沖突量表
采用Grych 和Fincham 編制的《兒童知覺父母沖突量表》,池麗萍等人修訂成中文版[11]。量表共40 個題目,由6 個維度組成,分別測量父母沖突的強度、沖突次數(shù)、沖突的解決方式、后果威脅、應對能力和自我歸因。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79。
1.2.3 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問卷
采用梁宇頌和周宗奎編制的《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問卷》[12]。該問卷共22 個題目,調查學生對自己上課狀態(tài)的評價、能否取得好成績的自信度,學習方法是否合理的評估等。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5。
問卷調查前,按照倫理學要求,請參加調查的全體學生簽署知情同意書。向其說明調查性質、調查目的,并強調匿名填寫,嚴格遵循保密原則。請學生如實填寫。調查時,調查員用統(tǒng)一的導言簡短介紹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填表的方法和對量表中的條目進行統(tǒng)一解釋。問卷當場填寫并回收。
用EpiData4.1 建立數(shù)據(jù)庫,雙人雙錄入,最后進行一致性檢驗,邏輯查錯。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 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 Amos24.0 完成結構方程建模和中介效應檢驗。采用斯皮爾曼相關考察藥物成癮、父母沖突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之間的相關關系。
采用Harman 單因素檢驗方法,對所有的測量項目進行未旋轉的探索性因素分析[13]。結果表明,特征根大于1 的因子共有10 個,抽取第一個因子解釋了總變異的21.38%,低于臨界值40%,表明本次問卷調查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問題。
結果顯示,粵西地區(qū)中職學生目前吸煙率為 6.32%(120 人),飲酒率為 20.38%(388 人),鎮(zhèn)靜催眠藥物(非醫(yī)用目的) 4.91%(94 人),復方止咳藥水3.97%(非醫(yī)用目的)(76 人),毒品使用率為0.47%(9 人)。
吸煙和飲酒方面,男生的使用率都顯著高于女生(P<0.01)。一些地方的傳統(tǒng)觀念認為吸煙、飲酒是男性的正常社交方式,很多家長會默認甚至鼓勵即將成年的男孩吸煙、飲酒[14]。初次吸煙的原因主要是“好奇”“受朋友影響”和“無聊,想尋求刺激”,經(jīng)常吸煙的學生對吸煙的認識是“吸煙看起來很酷”,“吸煙是成熟的標志”。
中職學生在非醫(yī)用目的情況下,服用鎮(zhèn)靜催眠藥和復方止咳藥水的比例分別為4.91%和3.97%。鎮(zhèn)靜催眠藥主要通過“藥店購買”“醫(yī)院購買”和“家里拿”三種渠道獲得,分別占44.1%、20.5%和10.9%。復方止咳藥水主要通過“藥店購買”“醫(yī)院購買”和“網(wǎng)上購買”獲得,分別占43.5%、23.8%和10.7%。
毒品的使用率為0.47%,共9 人。具體情況為:冰毒3 人, K 粉2 人,大麻3 人,搖頭丸1 人。第一次接觸毒品的地點主要是“酒吧、歌廳、舞廳等娛樂場所”和“朋友家”,分別占71%和14%。第一次使用毒品的原因主要是“家人/同伴影響”“無聊,想尋求刺激”和“好奇”,分別占35.2%、28.1%和10.2%。
用斯皮爾曼等級相關對藥物成癮、父母沖突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藥物成癮(共五種類型)、父母沖突和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總分及其兩個維度)兩兩之間的相關均達到了顯著水平(表1)。其中父母沖突與藥物成癮(五種類型)均有顯著正相關;而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總分及其兩個維度)與藥物成癮(五種類型)均有顯著負相關;父母沖突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總分及其兩個維度)也呈顯著負相關。根據(jù)Baron 和Kenny 提出的中介變量理論,這一結果符合對意志控制進行進一步的中介效應檢驗的條件[15]。
表1 藥物成癮、父母沖突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的相關檢驗(r值)
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對1 906 名中職學生藥物成癮的數(shù)據(jù)和假設模型進行驗證,得出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父母沖突和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兩個因素對藥物成癮的作用機制。具體擬合指數(shù):RM-SEA=0.080, CFI=0.923, TLI=0.967。根據(jù)結構方程模型的擬合標準,各項指標擬合良好[16]。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沖突與藥物成癮之間的中介模型見圖1:
圖1 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沖突與 藥物成癮之間的中介模型
使用偏差校正bootstrap 法對本次調查的中介效應進行顯著性檢驗,重復取樣1 000 次,計算95%置信區(qū)間[17]。結果顯示,中介效應值的95%置信區(qū)間不包括0,中介效應顯著。父母沖突直接影響藥物成癮,直接效應值為0.172,效果量為54%;父母沖突通過學業(yè)自我效能感間接影響藥物成癮,即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沖突與藥物成癮之間具有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值為0.146,效果量為46%。
結果顯示,40.5%的“目前吸煙”的學生回答:“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每天都吸煙”,這一數(shù)字明顯高于不吸煙的學生(21.3%);同樣的,“目前飲酒”的學生中,46.3%的人報告“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每天都飲酒”,明顯高于不飲酒的學生(15.4%),這些情況表明,中職學生吸煙、飲酒情況與其父母是否吸煙、飲酒有顯著相關。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對象,父母吸煙、飲酒等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自己的子女,無形中給子女樹立了不良的榜樣[18]。
冰毒、K 粉、大麻和搖頭丸等新型的合成毒品的使用率明顯比海洛因、嗎啡等傳統(tǒng)毒品高。新型毒品,是將某些化學原料人工合成的化學毒品,包括苯丙胺類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鎮(zhèn)定劑和致幻劑等。這類毒品吸食方式比較隱蔽,可以兌入飲料、直接吸入鼻腔或者口服,價格上也比海洛因等傳統(tǒng)毒品低,所以近年來有加快蔓延的趨勢[19]?!?018 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指出,新型毒品冰毒已經(jīng)取代傳統(tǒng)毒品海洛因,成為我國吸食人數(shù)最多的“頭號毒品”。2018 年,我國共發(fā)現(xiàn)新型毒品31 種,這些毒品在包裝上非常像餅干、香煙,巧克力等,具有極強的偽裝性、迷惑性和時尚性,以青少年在娛樂場所濫用為主,給監(jiān)管執(zhí)法帶來難度[2]。
本次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父母沖突不僅可以直接影響中職學生的藥物成癮(直接效果量54%),還能通過學業(yè)自我效能感間接影響其藥物成癮(中介效果量46%)。
直接作用效應分析表明,父母沖突對中職學生藥物成癮的直接影響占總效應的54%,這說明,身處在父母沖突中的中職學生更容易產生藥物成癮行為。溫馨、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子女的成長成才至關重要,而激烈的父母沖突則會造成強烈的內心傷害。父母經(jīng)常互相辱罵、敵對和攻擊的家庭環(huán)境,會使子女整日精神緊繃,擔憂害怕,缺乏安全感。這種環(huán)境不利于子女與父母建立健康的依戀關系,甚至會影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20]。如果父母之間的沖突非常激烈、頻繁又得不到合理解決,勢必會耗費其大量精力而難以高質量地照顧、教育子女。另外,父母沖突給子女形成了錯誤的榜樣作用。當子女面對人際問題時,也會不由自主地采用爭吵、攻擊和暴力等方式來解決與他人的沖突[21]。一些身處在父母沖突環(huán)境里的中職學生,感受到巨大的情緒困惑和心理壓力,他們不能在父母、家庭那里找到關愛和溫暖。這時別有用心的人就有可能趁虛而入,噓寒問暖之后宣稱“試試這個東西,可以讓你很輕松,忘掉所有煩惱”,一些學生就有可能禁不住誘惑,陷入圈套[22]。
間接作用效應分析表明,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沖突與藥物成癮之間具有顯著的中介效應,效果量為46%,說明父母沖突能夠通過學業(yè)自我效能感間接影響藥物成癮。一些中職學生從初中階段就表現(xiàn)出成績不理想,屢次考試失敗的經(jīng)歷使其學業(yè)自我效能感降低,主觀上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很差。班杜拉認為:通過觀察與自己環(huán)境類似的伙伴的發(fā)展情況,學生會形成相應的自我效能感[23]。有的中職學生觀察到,身邊的一些同學上課表現(xiàn)差,成績不理想,經(jīng)常會被老師、家長批評。受到這些同學的影響,很多學生也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認為自己也很難完成學習任務,從而使學業(yè)自我效能感降低。一些備受父母沖突傷害的中職學生,內心焦慮困惑、缺乏父母關愛。再加上學習上的挫敗感,學習態(tài)度消極,大部分學習時間里都處于“我學不會,我成績不好”的情緒體驗里[24]。這些學生在家庭、學校里無法找到認可,只能向外尋求其他同伴的接納,而這些人可能是已經(jīng)輟學的閑散人員,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藥物成癮的可能性。中職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叛逆期,他們好奇心強而且好面子。一些學生還會通過諸如泡吧、混跡歌廳舞廳甚至吸毒等所謂的“時尚”,獲得刺激感、愉悅感、滿足感,彰顯自己獨立的個性。誤以為吸煙、飲酒甚至吸毒是時髦、有錢、有魅力的表現(xiàn),在同伴中獲得“威望”,精神上得到滿足。從而一錯再錯,陷入藥物成癮并終生難以擺脫。
鑒于此,家庭因素方面,父母之間減少沖突,為子女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家庭環(huán)境非常重要。學校方面,教師鼓勵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探索合理的學習方法,緩解學生的焦慮、抑郁情緒,引導學生建立合理的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對控制中職學生藥物成癮行為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