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丹丹
摘 要:“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鼻疤K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p>
關鍵詞:閱讀興趣;閱讀方法;家校合力
一、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
1.課內閱讀增大學生識字量激趣
2.課外閱讀繪本為主講故事激趣
二、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1.利用好晨讀時間進行讀講交流
2.搭建讀書平臺使閱讀形成習慣
三、家校合力促學生閱讀
1.鼓勵家長陪伴孩子親子閱讀
2.家長會上為家長創(chuàng)建展示平臺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讀書能讓孩子更有智慧,因為在書中有美麗的童話王國,神秘的魔幻天地,在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中明辨是非;讀書能讓孩子變得更有內涵,因為他們能在書中不斷汲取營養(yǎng),讓正義的種子生根發(fā)芽,美麗的夢想扎根于心……”近年來從事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的我深以為然,和孩子們一起讀書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因為讀書能提升我和孩子們的氣質,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p>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沒有誰比我更加迫切地希望我的學生們變得越來越聰明了!思想決定行為,有了這樣的理論做支撐,我便下大力度從低年級開始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們課外讀書的興趣,充分利用低年級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一點一滴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每個孩子都因為課外閱讀而樂于表達。如何讓低年級的孩子喜歡閱讀,學會閱讀,愛上閱讀呢?我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就得讓學生自己有興趣去讀。對于剛學完拼音的低年級兒童來說,怎么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呢?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打算從課內和課外兩種途徑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1.課內閱讀增大學生識字量激趣
課內閱讀課,我主要從識字方面,從字理識字、生活識字方面激趣,增大孩子們的識字量,然后不斷地進行鼓勵表揚,促進學生多讀多想,孩子們一點一點獲得識字的成就感,最終幫助學生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的生字“降”,學生組了不同讀音的詞語,我很驚訝,他們都說是從課外書上看到的,于是我不失時機:“課外書的本領真大,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積累很多很好的詞語,還能背出很多古詩講出很多故事呢!真是一個無價之寶??!”第二天就看見很多學生都帶了成語書、古詩、童話故事書等等。用這樣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自主閱讀能力。關于書的選擇上不硬性規(guī)定,注音故事書、童話書、繪本故事書等都很適合低年級的學生。課間有些孩子還會把自己新讀的故事講給我和同學們聽,什么《白雪公主》、《拇指姑娘》、《丑小鴨》、《窗邊的小豆豆》等等,個個情趣盎然,真正讓學生喜歡上了閱讀,愛上閱讀。
2.課外閱讀繪本為主講故事激趣
課外閱讀方面一種有效的途徑就是領著孩子們讀繪本,這與學校低段的隨筆化讀寫萌發(fā)課題研究內容不謀而合。而且在平時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繪本故事能夠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因為繪本故事書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字數較少,精美的圖畫還能激發(fā)孩子們的想象力,特別適合低年級孩子們閱讀欣賞。尤其是小學生,一聽老師要講故事,都會挺直身子,豎起耳朵,兩眼閃爍著興奮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聽得津津有味。所以,這時候,當老師講完故事,向學生推薦課外書時,這效果肯定比任何說教都有效。
另外我還鼓勵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繪本故事書帶到班級,大家交換閱讀。上課之前,課間的時候,只要孩子們有時間,就會三五成群地湊在一起讀書,像《大衛(wèi),不可以》《我爸爸》《我媽媽》《晴天有時下豬》《逃家小兔》《小豬變形記》等等,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歡讀的經典繪本,班級已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
二、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1.讀進去講出來
每天的晨讀我都會拿出五分鐘讓學生進行“讀講交流”。就是“讀”課外書中的精彩片斷,講自己閱讀中感受最深的事情。這樣不僅能讓教師了解到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而且通過讀、講可以達到相互交流閱讀感受的目的,同時,讀、講的過程也是學生相互推薦好書的過程。如:李禹霖在講楊紅纓小說的感受時說:“我覺得楊紅纓阿姨好像特別了解我們,她書中寫的馬小跳、兔巴哥、肥貓……好像就在我們身邊。苑詩堯馬上就說道:“張楠就特別像那個馬小跳?!睆堥臼莻€不愛讀書的孩子,聽了這話,立刻借了楊紅纓的小說讀了起來,一個星期居然讀了兩本。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讀書興趣,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我覺得這樣邊讀邊說的方法是將讀和說有效結合的好辦法,讀進去,講出來。
2.讀思學一體化
讀了還要想一想,多問幾個為什么,并不斷地在聽別人讀的過程中發(fā)現別人的優(yōu)點,彌補自己的不足。為了促進孩子們的讀書交流。我每天的語文作業(yè)都有課外閱讀十分鐘,而且鼓勵學生在班級群里曬圖,發(fā)音頻或視頻,大家互相聽,評,到學期末比一比誰讀的書最多,如果是讀整本的書就更好了,并評選出“讀書小博士”,給予獎勵。經過一年的堅持,現在同學們不但能讀,還能評,孩子們已然對課外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讀的有質量。這樣的平臺讓他們展示讀書成果,不斷樹立讀書自信,獲得讀書肯定的成就感。
三、家校合力促學生閱讀
對于小學生來說,進行閱讀訓練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詞閱讀量,豐富語言知識。
1.鼓勵家長陪伴孩子親子閱讀
在家里,父母應盡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書,做孩子的閱讀榜樣。但隨著現代化通訊工具的興起,家長們對手機、電腦使用很多,家里缺少讀書的氛圍。針對這種情況,我與家長委員會的成員們商量,每周設置“讀書好家長好孩子”獎項,把家長讀書和孩子們讀書是否同步緊密結合,共同獲獎,促進家長經常與孩子在一起親子閱讀,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或具體內容復述出來,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講出來,把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的照片在班級博客或者微信群里曬出來,并委任專門家長進行記錄。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家長和孩子的閱讀興趣變得更加濃厚了,同時孩子的閱讀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2.家長會上為家長創(chuàng)建展示平臺
家長們能夠意識到讀書給孩子們帶來的益處和變化,并對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有一定情結,所以必須調動起家長們親子讀書的熱情。因此,我利用家長會,請親子閱讀做得好的家長現場分享經驗?;蚺c孩子一起展示讀書成果,或是分享好的讀書做法,到現在為止,這項活動一直在進行,效果很好!
總之,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兒童的心扉,引導學生走進課外閱讀的知識海洋,再滲透一些閱讀方法,發(fā)揮家校合作的潛能,這都需要老師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做有心人,才能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因為讀書永遠不會落伍,只會讓孩子外修氣質,內豐涵養(yǎng),做個有智慧的新時代少年!
參考文獻:
[1]關于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結合策略的探究[J]. 薛小英. ?名師在線. 2017(23)
[2]小學低年級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研究與實踐[J]. 肖靜.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