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英
摘 ?要:伴隨我國小學教育的進步,小學語文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小學語文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經(jīng)典科目之一,學好小學語文對于小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好處。小學語文注重的是小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小學語文不僅包括識字讀音等基礎性技能,還包括溝通與交流、寫作、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技能。小學階段是學習語文的關鍵時期,小學生在這個階段有著很強的接受能力,所以必須要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本文旨在探討如何有效的管理小學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管理
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性,無論怎么強調(diào)也不為過。要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育,就必須要實施有效的管理。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優(yōu)化班級秩序,讓小學生學習到更多的小學語文知識。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管理模式,既枯燥又效率低下,不僅沒有達到初衷,還起到一定的反效果。所以必須要采取有效的課堂管理模式。在有限的40分鐘時間里,盡量的傳授給小學生更多的語文知識。
1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存在的問題
1.1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不到位
現(xiàn)在有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教學培訓,或者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完整的教學培訓,導致部分語文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不夠高。比如說,有一些語文老師在教語文的時候,不能說流利的普通話,有的竟然還用方言教小學生語文。我們都知道,方言并不是最標準的發(fā)音。如果用方言教學就會對小學生的發(fā)音造成誤導,嚴重的可能影響小學生以后的語文交流,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1.2教學模式陳舊單一
很多小學語文老師都只把認字和讀字作為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一般采取的方法也只是帶領同學認識幾個字,然后組詞或者是領著同學朗讀課文,并沒有深入地對課文進行剖析。而且講解的方法也枯燥乏味,讓很多小學生昏昏欲睡。有時一節(jié)課不停的重復已經(jīng)講過的內(nèi)容,不會適當進行創(chuàng)新,吸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1.3老師不能有效的課堂提問
提問是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管理辦法之一。提問可以起到很多良好的效果,可以增加課堂的有效性。隨時提問,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加深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記憶,還可以鍛煉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但是有很多老師卻不會提問,往往只提問幾個固定的學生,不能全方面的提問全班的同學。有些同學比較靦腆,不善于舉手發(fā)言,但是老師卻沒有注意到這些現(xiàn)象。老師的有些問題還過于困難,讓同學們很難回答,這樣就會打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增加了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壓力。
1.4小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熱情度不夠
小學生天性好玩,往往不愛坐在教室里學習,對學習語文的熱情度不高,導致小學生經(jīng)常在語文課上溜號,打小差。老師上課講的內(nèi)容在小學生那里往往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但是老師也沒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沒有把小學語文的趣味性展現(xiàn)給小學生,致使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不夠強。
2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的管理措施
2.1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大膽質(zhì)疑和創(chuàng)新
學習是給自己學的,到底有沒有學會,只有自己最清楚。被動的學習一定沒有主動的學習效果好。所以,應當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是學會語文的金鑰匙。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讓學生清晰的了解到自己有哪些不足,方便學生搜集資料,或者向老師同學詢問。有利于小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抓住重點的知識去聽。除了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之外,還要鼓勵小學生敢于質(zhì)疑,大膽創(chuàng)新。如果學生能發(fā)現(xiàn)問題,至少可以證明學生思考了,用心去學了。學生才是上課的主體,老師只是一個將知識和方法傳授給學生的人。所以,應當把學生擺在第一位。比如說,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提前提出疑問,讓學生根據(jù)周圍同學組成小組,自行討論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老師也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故意露出“破綻”,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對多提問的學生要提出表揚,在全班營造積極學習語文的氛圍。
2.2優(yōu)化提問模式,全方位的提問學生
很多老師都忽視了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上課只是簡單的提幾個問題,或者是固定的提問幾個學生。并沒有實現(xiàn)提問真正的價值。有一些老師為了防止課堂氣氛尷尬,總是會提問幾個性格比較外向、活潑的同學。對于一些性格靦腆內(nèi)向,不善于表達同學缺乏應有的關注。課堂并不是幾個性格外向同學的課堂,而是全體學生的課堂。老師應該多多關注那些不愛回答問題的同學。其實并不是不想回答,他們只是不敢回答。老師可以先提問幾個比較簡單的問題,鼓勵性格內(nèi)向的同學發(fā)言。比如說,老師可以在語文課上挑幾個不喜歡發(fā)言的同學朗讀課文,并對他們的朗讀做出鼓勵性的評價,讓這些性格靦腆的同學認識到上課發(fā)言其實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久而久之,讓他們養(yǎng)成上課積極發(fā)言的習慣。提高語文課對全部學生整體的有效性。
2.3制定課堂計劃,避免盲目追求教學進度
幾乎每一個學校都會給語文教學制定教學大綱。因為教學大綱有利于教師對語文教學的整體把握,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但是有很多學校在制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時候存在很多紕漏,導致教師在教語文課的時候,前面松,后面緊。也就是說前半學期講的比較松,比較慢,但是后半學期為了追趕教學進度,而不得不加快教學速度。片面的追求教學進度,必然會導致教學質(zhì)量降低,影響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所以老師應該制定精密的教學計劃,把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具體到每一節(jié)課,并且對教學計劃進行復查審核,如果遇到教學進度落后的問題,也不應該過分地提高教學速度。老師應該在保證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下,抽取剩余教學任務中的精華,對小學生進行專門的語文教學來保證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2.4學以致用,在課堂中適當?shù)募尤刖毩?/p>
學習知識就是為了應用。如果學到知識,卻不能應用,就會在小學生中產(chǎn)生學習無用論的思想。因此,在上語文課的時候,應該對所學的知識加以練習。比如在學習到“春天”這個詞的時候,可以讓小學生造幾個句子,或者用這個詞寫一段話。這樣管理可以提高小學生對這個詞的運用程度,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小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同和理解,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有很大幫助。
3 結束語
小學語文的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jīng)過不斷的探索來提高小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師應該兢兢業(yè)業(yè),忠于職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和語文文化修養(yǎng)。在上課提問的時候,不能只固定的提問幾個學生,而是要普及更多的學生。老師應該擁有一雙睿智的眼睛,及時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中出現(xiàn)的不和諧音符并及時進行糾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郝俊格.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5(8):137.
[2]? 吳小彬.論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有效性[J].中國培訓,2016(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