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玉曉
摘要:沂蒙精神形成于戰(zhàn)爭年代,是沂蒙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是一種植根于齊魯大地具有時代特色和革命意義與的紅色精神。在新時代強國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傳承紅色基因,堅持主流文化價值取向,有利于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效果。
關(guān)鍵詞:沂蒙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 Yimeng spirit, formed in the war years, is a kind of red spirit rooted in Qilu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r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new er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inherit the red gene and adhere to the mainstream cultural value orienta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Yimeng spirit;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書記多次對青年在新時代的成長和發(fā)展提出許多殷切希望,對新時代的青年人如何作為國家棟梁承擔時代使命做出明確要求。青年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力量儲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指出:“沂蒙精神是我四大革命精神之一,具備著豐富的革命價值和歷史文化內(nèi)涵,是我國黨和人民至關(guān)重要的精神瑰寶,必須將其與時代背景相融合,使其精神價值隨著歷史變遷而發(fā)揚光大。 ”
1沂蒙精神內(nèi)涵
沂蒙精神的內(nèi)涵,學術(shù)界普遍公認為四點,第一,愛黨愛軍;第二,開拓奮進;第三,艱苦創(chuàng)業(yè);第四,無私奉獻。提出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后,專家學者基于時代背景又對沂蒙精神內(nèi)涵做出新注解,第一,大義;第二,大愛;第三,實干;第四,創(chuàng)新 。
2沂蒙精神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2.1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有講授法和問答法,在課堂傳播沂蒙精神的過程中,避免使用單一的講述方法,可采用分組討論和講演等方式,挖掘革命事跡、展示影視作品和真實照片等資料文獻的方式,豐富教學內(nèi)容,增強課堂氛圍感染力;以PPT等多媒體手段展示真實的歷史資料展現(xiàn)血與火淬煉出的沂蒙精神,以師生交互的學習模式,讓學生理解先進的革命事跡和崇高的革命精神;組織學生在觀影后進行讀后感的寫作或者影評解析;組織紅色知識問答活動,傳播沂蒙精神。
2.2營造積極校園文化氛圍
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營造出文化氛圍,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行為習慣等方面,在潛移默化中收到影響。因此,再打造校園文化過程中應積極宣導集體主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等優(yōu)秀品格??珊侠聿季中@文化的載體,提升利用的方式和效率,如在主要路口或建筑物旁樹立烈士雕像;利用教學樓及各類宣傳欄懸掛張貼英雄事跡;在重大的節(jié)日里組織集體紅色歌舞匯演,或以院系為單位組織開展講述紅色故事比賽。以紅色為主旋律的氛圍,陶冶個人情操,提升學生思想覺悟和價值追求。
2.3挖掘新媒體資源
沂蒙地區(qū)在不同的時期留存有大量的紅色遺跡,如戰(zhàn)爭遺址、革命文物、烈士陵園等,它是沂蒙紅色文化的見證,承載著沂蒙人民革命和建設(shè)的輝煌歷史,凝聚著沂蒙人民崇高的價值觀念和革命精神。
以學校黨團組織為依托,組織開展學生對烈士遺物、革命舊址等已有的資源整合,制作宣傳海報;組織學生排練有關(guān)先進事跡和紅色人物的舞臺劇,拍攝剪輯后做成紅色短片,依托絡(luò)傳播傳播方式和平臺,用新的傳播手段把革命時期鮮活的人物和真實故事,利用新媒體再次呈現(xiàn)。
2.4 組織校外實踐活動
知行合一,除校內(nèi)進行各類實踐活動增強學生認知,組織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校外實踐活動,通過參觀革命舊址、博物館、紀念館、國防園等;組織學生拜訪老紅軍、老戰(zhàn)士、優(yōu)秀紅嫂等先進群體,通過真人的講述使得學生了解那個戰(zhàn)火紛飛年代下優(yōu)秀群體的思想境界,學習榜樣人物的事跡,堅定個人理想信念;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定向越野和野外生存等與軍事元素有關(guān)的活動,通過身臨其境的方式,理解先烈們在艱苦條件下不畏艱辛的革命精神,提升學生的愛國意識。
結(jié)語
沂蒙精神是先烈們用鮮血和聲明鑄就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青年人應高舉紅色旗幟,傳承紅色基因,塑造個人品格,提升價值追求和內(nèi)在品格,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切力量。
參考文獻
[1]沂蒙精神學習讀本[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4:5.
[2]竇小花. 沂蒙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