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少宏
【摘要】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差,同時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這也加大了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難度,為了幫助小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快樂學習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本文分析了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快樂教學法;小學;語文教學;教學方法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利用快樂教學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快樂教學法要求學生在玩耍中學習,可以保障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利用快樂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天性,全面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一、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具有活潑活動的特征,同時缺乏理解能力,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利于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也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加大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難度。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快樂教學法,可以更加生動的講解語文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可以提升整體教學效率?!?】
(二)有利于強化學生理解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講解課本內容,還要保障學生領悟知識的內涵,感受到文章作業(yè)的思想情感。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快樂教學法,教師需要保障教學過程趣味性,可以適當?shù)娜谌虢虒W游戲,增強師生交流。例如教師在講解故事類文章的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幫助學生深入感受到故事主角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創(chuàng)設快樂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
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保障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師在利用快樂教學法的過程中,需要提前創(chuàng)設開放性的學習情境,為學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時間,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解決實際語文問題,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需要保障快樂環(huán)境的可變性,教師需要利用豐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有關植物的圖片,著重講述課文的重難點。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植物媽媽如何送別自己的孩子嗎?同學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回答教師的問題。最后讓學生自己完成練習題,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需要合理設計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保障快樂教學的層次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利用快樂教學法,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措施,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如果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設計綜合性教學措施,使學生的語文知識運用能力不斷提高。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差,教師可以根據(jù)特定知識點設計快樂內容,幫助學生準確掌握某個知識點,利用各種層次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水平不斷提升。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小珊迪》這一課,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編排短劇,學生可以扮演短劇中的角色,感受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時感受到文章人物的情感。學生完成表演之后,教師可以合理分組,向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如果你是駕馬車撞到小珊迪的人,你會怎么做呢?小珊迪被人撞了,為什么沒有獲得賠償?小組成員通過討論分析,最后以小組為單位寫出答案,教師要獎勵答案較好的小組,利用這種快樂的表演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可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文章人物的思想情感,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當前在教育領域廣泛推廣信息技術,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階段也要發(fā)揮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教師需要深入分析課文內容,有機結合課文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廣泛收集各種資料。教師需要分析快樂教學法的實施要求和教學特點,利用視頻等動態(tài)方式,利用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的感官能力,向學生生動的介紹文本內容?!?】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月光曲》這一課,教師可以突破原有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自己去收集有關作者的信息,在課堂上分享學生收集的資料。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教學資料,例如可以播放有關《月光曲》的視頻,調動學生的聽覺能力和視覺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樂曲的魅力。教師可以根據(jù)《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時間和創(chuàng)作背景等,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不同的月光景物圖,鼓勵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排序,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本內容,使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高。
(四)加強聯(lián)系實際生活
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的教授文本內容,還要提高學生的知識吸收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有趣的問題,幫助學生深入思考文章內容。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結合課文內容和實際生活,降低學生理解難度,使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不斷提高。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火燒云》這一課,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各種自然景觀,教師自然的導入本節(jié)課內容,為學生播放有關火燒云的圖片,鼓勵學生尋找課文中描述的相似場景,使學生深入理解文中場景的描述方式。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之后,學生每天也會有意識的觀察天空是否出現(xiàn)了火燒云,同時可以記錄看到的景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利用快樂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降低小學生語文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在今后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推廣利用快樂教學法。
參考文獻:
[1]鄢青,謝茶花.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法》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9(19):377-378.
[2]何敏.淺談“體裁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30):84.
[3]汪成建.創(chuàng)設情境? 有效生成——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名師在線,2019(1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