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農林學院 王廣銘
信陽市浉河區(qū)農業(yè)農村局 王廣銘
為探索優(yōu)化茶園施肥技術模式,河南省經濟作物推廣站對茶樹施肥時間、施肥深度、施肥次數、施肥比例、施肥量及肥料種類搭配施用等方面進行了對比試驗,以期找到茶園優(yōu)質高效的施肥技術模式,為茶園化肥減施提供技術支撐。
茶樹品種為白毫早,樹齡為14 年。試驗于2016年9 月至2017 年10 月在信陽市浉河區(qū)祥云茶葉合作社、青云茶葉合作社茶園進行,供試肥料為專用生物活性有機肥(以下簡稱“活性肥”)N+P2O5+K2O+Mg ≥20%,有機質≥25%;豬廄肥,有機質≥25%,N+P2O5+K2O ≥1%,同時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菜籽餅肥,有機質≥75%,N+P2O5+K2O ≥8%;尿素N ≥46%。
選擇地勢、茶樹覆蓋度和生長勢較為一致的茶園作為研究區(qū),并根據施肥處理劃分4 m×4 m 的小區(qū),分別進行施肥時間、施肥深度、施肥次數施肥比例和不同肥料搭配施用、施肥量等對比試驗。隨機排列,重復3~4 次。
1.研究“活性肥”不同施用時間對春茶鮮葉產量、發(fā)芽密度、百芽質量等的影響。以“活性肥”作為試驗材料,施氮肥量為350 kg/hm2,設4 個處理。處理1:“活性肥”于2016 年10 月10 日一次性施入;處理2:“活性肥”于2016 年11 月10 日一次性施入;處理3:2016 年10 月10 日“活性肥”70%基肥施入,2017 年2 月20 日“活性肥”30%追肥施入;處理4:2016 年11 月10 日“活性肥”70%基肥施入,2017 年3 月20日“活性肥”30%追肥施入。
2.研究施肥開溝深度(溝深)與茶蓬中心的距離(溝距)對“活性肥”的施用效果。溝深設3 種水平,分別為10 cm、25 cm、40 cm;溝距設3 種水平,分別是20 cm、40 cm、60 cm,共9 個處理組合。
3.研究“活性肥+尿素”施用基肥、追肥次數及比例對茶葉產量的影響。以施氮量350 kg/hm2為基準,“活性肥”作基肥,尿素作追肥,試驗設4 個處理。處理1:“活性肥”60%作基肥于2016 年10 月10 日施入,尿素20%作追肥于2016 年12 月10 日施入,尿素20%于2017 年2 月20 日作2 次追肥施入;處理2:“活性肥”70%作基肥施于2016 年10 月10 日施入,尿素15%作追肥于2016 年12 月10 日施入,尿素15%于2017 年2 月20 日作2 次追肥施入;處理3:“活性肥”60%作基肥于2016 年10 月10 日施入,尿素13%作追肥于2016 年12 月10 日施入,尿素13%于2017 年2 月20 日作2 次追肥施入,尿素13%于2017 年3 月30 日作3 次追肥施入;處理4:“活性肥”70%作基肥于2016 年10 月10 日施入,尿素10%作追肥于2016年12 月10 日施入,尿素10%于2017 年2 月20 日作2 次追肥施入,尿素10%于2017 年3 月30 日作3 次追肥施入。
4.以施氮量350 kg/hm2為基準,將活性肥分別與餅肥、廄肥、尿素等肥料以7:3 比例混合施用與單施活性肥進行對比,肥料均與2016 年10 月10 日一次性施入。
5.主要研究“活性肥”的最佳施用量。試驗設3種水平,施“活性肥”量分別為325 kg/hm2、350 kg/hm2、375 kg/hm2,分2 次 施 入(60% 基 肥 于2016 年10 月10 日施入,40%追肥于2017 年2 月10 日施入),以不施肥為對照,隨機排列,重復3 次。
1.施肥方式及時間對茶葉產量的影響。由表1 可知,茶葉的基肥和追肥均宜早施?!盎钚苑省痹?016年10 月10 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時鮮葉產量較11 月10日時增長了9.0%,2017 年2 月20 日追肥小區(qū)的鮮葉產量較3 月20 日的增長了7.8%。同時對發(fā)芽密度及百芽質量亦產生顯著影響,活性肥2016 年10 月10 日時作基肥一次性基肥的發(fā)芽密度和百芽質量分別較11月20 日施入的增長14.5%和5.4%,2017 年2 月20 日追肥的發(fā)芽密度和百芽質量分別較3 月20 日追肥的增長12.2%和7.9%。茶樹專用生物活性有機肥作為基肥和追肥的施用時間與茶葉產量有較大關系,活性肥在2016 年10 月10 日作為基肥施用,在2017 年2 月20日(開采前30~40 d)作為追肥施用,第2 年春茶發(fā)芽密度、百芽質量及春茶產量相對較高,施肥效果較好,能明顯地提高春茶的產量,在2017 年3 月20 日施用則稍偏遲,施肥效果一般。
表1 不同施肥時間對茶樹鮮葉產量的影響
2.施肥深度對茶葉產量的影響。由表2 可以看出,施肥時開溝深度及溝與茶蓬中心距離的遠近不同,茶葉產量也不同。開溝深度25 cm,溝與茶蓬中心距離40 cm 是最佳施肥距離,此時鮮茶產量為645 kg/hm2。開溝深度過淺或過深,溝與茶蓬中心距離過遠或過近對茶葉產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表2 不同開溝深度及溝與茶蓬中心距離對茶葉產量的影響
3.施肥次數和比例對茶葉產量的影響。采用“一基二追”的施肥方法中,處理1 鮮茶產量較處理2 相對較高,分別為606 kg/hm2、552 kg/hm2,施肥效果較顯著。采用“一基三追”施肥方法中,處理3 鮮茶產量較處理4 效果較好,增長16.7%,但綜合考慮成本問題,以處理1 最優(yōu)。(見表3)
表3 不同施肥次數和比例對茶葉產量的影響
4.施肥搭配方法對茶葉產量的影響。由表4 可以看出,“活性肥+餅肥+廄肥+尿素”和“活性肥+餅肥+廄肥”兩種搭配施肥方法比其他幾種施肥方法,每667 m2成本略高,但每667 m2產量,特別是名優(yōu)產量都相對較高。綜合多次試驗結果,以“活性肥+餅肥+廄肥+尿素”及“活性肥+餅肥+廄肥”兩種肥料搭配施用茶葉產量和名優(yōu)茶產量相對較高,說明活性肥與其他有機肥或無機肥搭配施用效果較好,而以“活性肥+餅肥+廄肥+尿素”和“活性肥+餅肥+廄肥”兩種方法最佳。
表4 不同肥料搭配作基肥施用對茶葉產量的影響
5.施肥數量對茶葉產量的影響。經試驗,茶樹專用生物活性有機肥施用數量對茶葉產量有較大影響。施氮量為352 kg/hm2的處理產量最高,施300 kg/hm2的處理略低,施275 kg/hm2的處理最低。從方差分析的結果看,3 種處理與對照都有極顯著差異,但施325 kg/hm2與施300 kg/hm2處理無顯著差異,它們與施275 kg/hm2的處理都有極顯著差異。因此,從經濟效益的角度,施活性肥300 kg/hm2是最佳的施肥量。(見表5)
表5 不同施肥用量的茶葉產量方差分析
2016—2017 年對專施活性肥和專施氮肥的茶葉品質進行對比試驗,經感官審評結果和有效成分分析,結果表明,專施活性肥的茶葉品質有效成分明顯增加,茶葉香氣濃郁,滋味濃醇爽口。(見表6)
經過本研究所采用的“活性肥”作基肥的不同施用時期及與其他肥料的配合施用對比試驗,其結果為,一是茶葉活性專用肥易在2016 年10 月10 日早施,且在2017 年2 月20 日進行1 次追施,鮮茶產量635 kg/hm2。二是開溝深度25 cm,溝與茶蓬中心距離40 cm時施用活性肥最佳,產量可達645 kg/hm2,效果最優(yōu)。三是活性肥追施比例以“一基二追”且“活性肥”加尿素施肥比例以“60%+20%+20%”的處理,相較于處理2、處理3、處理4 產量分別增加了54 kg/hm2、6 kg/hm2、66 kg/hm2,但綜合考慮成本問題,以該處理效果最好。四是“活性肥”配施有機肥,同時田間適量尿素能夠有效促進茶葉早發(fā)多發(fā),提高產量。五是“活性肥”相較于尿素施用能夠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茶葉品質。
表6 不同施肥種類茶葉感官品質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