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承菊
【摘要】家對于孩子來說代表的意義是沒法想象的,如果把它比作有兩個輪的車,車輪同向轉(zhuǎn)動才會讓孩子更好地成長。那學校教師對于孩子來說意味著什么呢?除了教知識以外,其實也是他們的家長,所以孩子的教育不僅是一方的努力,而是需要家校共同執(zhí)行,讓孩子在愛的教育下快樂健康長大,培養(yǎng)他們成才。
【關(guān)鍵詞】愛;家校共育;孩子;成長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 (2020)24-0180-02
一、關(guān)注細節(jié),激勵孩子
孩子是一切的開始,哪個孩子身上沒有優(yōu)點呢?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需要耐心多花些時間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當然這是對教師和父母的共同考驗,看具不具備發(fā)現(xiàn)的慧眼。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悟,看別人或者事情都會先人為主,不自覺地把好孩子差的一面掩埋,對差點的孩子好的地方視而不見,這樣會讓教師和父母看不清很多東西,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起不到好的作用。對于好孩子要是做得不對的地方教師和父母都要重視,發(fā)現(xiàn)的時候要及時阻止,家校還要不斷溝通孩子的近況,觀察其最近的行為變化規(guī)律,一點點積累讓孩子改正。比如有這樣一個孩子,很活潑開朗招人喜歡,學習也很好,而且很勤奮,值日什么的都做得不錯。但是有時候自我管理不強,控制不住自己,主要表現(xiàn)就是在家不聽父母話,那在學校就有可能不守紀律,所以教師要提前和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父母也要配合好教師,把孩子的情況說明。這樣在學校教師會關(guān)注他,發(fā)現(xiàn)之后及時制止并批評改正,并不能因為教師覺得他其他方面很好是好學生就無視這些,這是對他的放任,然后再把處理方法告訴父母,告訴父母如果孩子在家里不聽話也要有態(tài)度不能置之不理。
二、與孩子建立友情,融入他們
孩子要尊重自己的教師而不是畏懼和害怕自己的教師,放在父母身上也是如此,父母更應(yīng)該是孩子的朋友,你想一下,一個孩子如果畏懼自己的教師和父母,那他自然就不喜歡和你接觸,自然和你越來越遠,有任何的內(nèi)心活動也不向你透露,你根本沒辦法進入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舉這樣一個案例:有一個新教師,他剛接一個新班級的時候,班里有這樣一個孩子,他一句話也不說,教他的教師都覺得可能有自閉癥,從他周圍的同學了解的情況也是這樣,教師問什么都不說,教師也頭痛沒法子。但是這個教師沒放棄,他先是找孩子的父母聊,了解孩子的性格和脾氣,從父母那里掌握第一手資料,然后堅持天天找孩子聊天,聊家里的事,和他玩的小伙伴的事,讓孩子對教師沒那么強的戒備,漸漸孩子開始說話了,之后也開朗了很多。這就很好地說明了,教師對待孩子是朋友的話,孩子會拿一樣的方式來對教師敞開心扉的。以后這個教師也會多留意這個孩子,多舉辦班級活動讓他參加,讓他更多說的機會,讓他愿意和別人交流,不是自己一個人干這干那。然后把他在學校的表現(xiàn)告訴家長,建議家長多表揚孩子,而不是老是兇孩子擺臉色,這樣學校和家長共同朝一個方向努力,孩子是能感受到愛的。再比如對于班級的比賽活動,組織完訓練的時候不管在學校也好還是在家里也好,父母和教師都應(yīng)該抽時間陪著孩子而不是只忙著工作或者上課,要在他們身旁加油打氣,不斷鼓勵他們。其實一點不難,你真心地愛護他們,他們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他們知道誰真正對他好,自然也會聽你的話,用愛回應(yīng),拿你當朋友看待,你只要傾注愛,他們就會有出乎意料的成長。
三、不要過多干預(yù),給孩子處理問題的機會
有的家長在和教師溝通的時候會這樣說:“我家孩子挺不聽話的、任性、也不好管,就怕和其他的孩子鬧出矛盾,他們還小自己又不會處理,所以也不知道怎么教導(dǎo)他們,又怕真出什么事,所以也不太敢放任他們和其他孩子在一塊,這可如何是好呢?”其實這樣的家長很多,起碼他們愿意把自己孩子的情況跟教師說,讓教師能對班里的孩子有一個了解,這點要贊賞,然后向家長明白地表示這么解決問題肯定不好,不利于鍛煉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最后說自己會和家長一起關(guān)注孩子,觀察孩子的具體情況,但是首先要放心放手去做,如果有問題應(yīng)該用多種方法來幫孩子積累這方面的經(jīng)驗,讓孩子在生活中慢慢地自己能處理好這樣的事,得給他們機會,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什么都會,都是要學習和積攢經(jīng)驗的。在之后的班級活動里,教師要多放點精力在這個孩子身上,就拿最平常的洗手來說吧,如果有這樣的情況,一共有4個水龍頭洗手,其他3個都有孩子用了,就剩下一個了,這時候這個孩子和另一個孩子一塊過來洗手了,另一個孩子先抓住水龍頭,而這個孩子也抓住不放手,他倆都說是我先摸到的,當然我先洗,爭執(zhí)中其他孩子都洗完了,水龍頭也空出來了,但是倆孩子都不去空出來的洗,都在那僵著,教師想出一個方法“不如這樣,你們比比身高,矮的那個可以先用?!逼鋵嵕褪潜壬砀叩暮芎唵蔚姆椒?,兩個孩子都同意,然后班里的孩子在這當見證者,讓她倆站一塊,班里的孩子看誰高誰矮,大家自然能看出來結(jié)果,倆孩子也同意了,這樣一來問題就自己解決了,看到他們自己解決了問題,教師這時候再加以鼓勵,對于倆孩子之間的矛盾,教師可以把家長請來當孩子面說一下這件事,主要是表揚為主,向家長說明孩子們自己沒有動手而是聽教師的主意自己解決的,并告訴家長以后遇到這樣的事不要急著說孩子,而是在一旁幫他們出主意讓他們自己解決。
參考文獻:
[1]華應(yīng)龍.生活化作業(yè)設(shè)計經(jīng)驗[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延立萌.“愛”能改變家庭嗎——現(xiàn)代家庭中“愛的教育”問題反思[J].少年兒童研究,2020(04).
(責編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