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比較孔子和莊子的天命觀

2020-09-29 13:32程鈺涵
青年文學家 2020年27期
關(guān)鍵詞:莊子孔子

程鈺涵

摘? 要:本文試圖從《論語》和《莊子》兩本文獻出發(fā),使用文獻考據(jù)的方法,比較孔子與莊子兩者天命觀的異同,體會天命觀闡釋角度的多樣性、人本性,并且梳理天命觀從早期產(chǎn)生到諸子百家時期的縱向發(fā)展史。

關(guān)鍵詞:孔子;莊子;天命觀;知命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7-0-02

一、天命觀的發(fā)展史

“天命”的觀念由來已久。古代先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時,由于生產(chǎn)力的低下和科學知識的匱乏,對于自己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將其歸為一種暗中主宰事物的神秘力量,這種力量的名稱或曰“神”,或曰“天”,或曰“命”。統(tǒng)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樹立威望,將“天”與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聯(lián)系起來,自稱“天子”,體現(xiàn)了“天”在人們心中具有極高的地位。商朝人好占卜,做事之前常常要占卜一下吉兇,這時人們認識到了一件事的成敗不但受到可控制的人為因素影響,還受到不可控的非人為因素影響,這種不可控的非人為因素即被認為是“天命”。在殷商時代,人們認為天命具有壓倒性的權(quán)威,能對人世間的禍福興衰進行控制;周代將“天”與“德”聯(lián)系在一起,尊禮而遠鬼神。

到了春秋時代,以孔子為代表的思想家對天命采取“存而不論”的態(tài)度,對鬼神敬而遠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促使思想文化極度繁榮,各家對天命的態(tài)度又各有不同,如子思提出“天命謂之性,率性謂之道”,莊子提出“安之若命”,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等等。

二、孔子天命觀與莊子天命觀的相同之處

在對天命的認識上,二人相似。首先,對于天命作用的對象,他們都認為天命決定了社會環(huán)境和個人命運;其次,他們都認為天命非人力可撼動。不同之處在于對天的“意志”的認識上,這一點將在下一章討論。

他們都認為,天命決定著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社會環(huán)境的變遷和個人的命運。在自然層面上,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認為天主宰著四時萬物的運行,莊子說“日夜相代乎前”是“命之行”(《莊子·德充符》)。在個人層面,莊子認為“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莊子·德充符》);孔子主張用“禮”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致力于培養(yǎng)“仁”的品德,即在個人品質(zhì)上他主張后天培養(yǎng),而非先天決定;但他并不否認天命對人有影響,如他的弟子去世了,他說:“亡之,命矣夫!”(《論語·雍也》),將弟子的死亡歸結(jié)于命,再如對于自己推行的主張能否實行,他說“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論語·憲問》),只是天命影響的范圍不如莊子說的廣泛。

他們都認為,天命是一種人力不可撼動的力量??鬃永в诳飼r,他說“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莊子·德充符》)中“不可奈何”也正體現(xiàn)了這種不可撼動。

在對待天命的方式上,他們都主張“知命”??鬃釉啤安恢瑹o以為君子”(《論語·堯曰》),又云“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為政》)“知天命”需要認識到人力的局限性,個人之力誠然無法改變天下無道的局面,強行為之甚至可能危及自身?!爸痹帐肤~!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直來直去的史魚僅僅被贊為“直”,順勢而為的蘧伯玉卻被贊為“君子”,可見孔子剛贊揚審時度勢、進退有度的行為??鬃拥摹爸烀奔床荒嫣鞆姙?,利害分明,這與莊子“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莊子·大宗師》)的觀點不謀而合。不過,我認為“通利害”不是二人“知命”的最高境界。同樣認識到了外在環(huán)境的黑暗后,莊子說到:“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保ā肚f子·秋水》)先是肯定了在社會環(huán)境黑暗的情況下,個人難以作為,只能保全自身。但他接下來又說,“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圣人之勇也”。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下,仍積極作為,明知困難卻不懼怕,明知兇險卻不退卻,才是圣人所為。這段話是莊子在書中借孔子之口表達的,實則暗合二人“知命”的最高境界。

三、孔子天命觀與莊子天命觀的相異之處

在對天命的認識上,孔子認為天有意志,具有“人格神”的意味,莊子認為天乃自然之天。

愛徒顏淵逝世,孔子高呼:“天喪予!天喪予!”(《論語·先進》)孔子發(fā)誓時說:“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論語·雍也》)可見孔子認為天是有喜惡的?!安辉固?,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此處孔子賦予天知己之人的意味。

孔子為什么會賦予天人格色彩呢?一方面,當時社會生產(chǎn)力低下,人們改造世界的能力弱;另一方面,是出于維護“禮”的需求。他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保ā短┎罚﹫蛟诳鬃有哪恐惺枪糯滦懈呱械木鳎J為堯效法天,那么天即代表了最高的道德標準。天親近有德之人,疏遠喪徳之人,于是這種高深莫測的存在就可以督促人們遵循禮義。猶如今天我們會對不道德的人說:“你這樣做會遭報應的!”如此一來,人們就無法心安理得的行不義之事。

莊子認為“天無私覆,地無私載”(《莊子·大宗師》)、“四時殊氣,天不賜,故歲成?!保ā肚f子·則陽》)天施與萬物恩澤,是施而不知,惠而無情的。他所認為的天,是“自然之天”。

在對待天命的方式上,孔子提倡在知命的前提下積極作為,而莊子力求超脫天命對人的束縛。

孔子提倡積極有為,有“知其不可而為之者”的稱號。那么為什么要明知“不可”而“為之”呢?在《論語·微子》篇中,有這樣的記載:“不仕無義……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笨鬃又鲝埖摹傲x”便是盡應盡的職責,至于結(jié)果的成敗,并沒有強求。有作為本身便是“行義”,作為的價值在于作為本身,而不在于結(jié)果。這樣,不論成功與失敗,我們都已經(jīng)完成了道德上的義務。正如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所寫的:“這就是說,要認識到世界存在的必然性,這就是‘知命,就是個人對外在的成敗利鈍在所不計。”這即是孔子的“為而無所求”。

莊子選擇無為。他說:“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保ā肚f子·秋水》)認為此時的一切作為都是徒勞,與其“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莊子·齊物論》),不如通達命理,保全心性,以求養(yǎng)生。著眼于《莊子》內(nèi)篇,其行文順序是有層次可循的:為人首先要“逍遙”,然后能“齊物”,進而知曉“養(yǎng)生”之道,才能入“人間世”而“涉亂世以自全”,達到了“德行充沛”的境界,遂能追溯生命的本源(《莊子·大宗師》),最后達到出世入世自如的境界(《莊子·應帝王》)。

那么將如何超脫了天命對人的束縛呢?莊子的答案是:達命。達命的一個表現(xiàn)便是“無情”。舍棄天命運行帶來的死生、貧富、窮達所導致的情感,保持內(nèi)心的寧靜平和,即“不以好惡內(nèi)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保ā肚f子·德充符》)郭象對“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保ā肚f子·德充符》)的注解是很好的解讀:

“自不遺身忘知,與物同波者,皆游于羿之彀中耳。雖張毅之出,單豹之處,猶未免于中地,則中與不中,唯在命耳。而區(qū)區(qū)者各有其所遇,而不知命之自爾。故免乎弓矢之害者自以為巧,欣然多己;及至不免,則自恨其謬,而志傷神辱。斯未能達命之情者也?!?/p>

不管是“自以為巧,欣然多己”還是“自恨其謬,而志傷神辱”,都是不通命導致的。通達命理者不再會有激烈的情緒。這點似又與孔子的中庸之道有所相通。[1]

孔子游于方之內(nèi),莊子游于方之外。同樣是在外界社會大環(huán)境惡劣,個人之力有限的情況下,孔子選擇提升個人的修養(yǎng),不計成敗利鈍,達到“為而無所求”;而莊子則選擇了無為,在自然與無窮的境界中通達命理。

四、結(jié)語

孔子和莊子都承認天命是一種不可違逆的力量,提倡“知命”。兩者天命觀的不同之處在于孔子認為天有意志,而莊子認為天乃自然之天;孔子提倡在知命的前提下積極作為,而莊子力求超脫天命對人的束縛??鬃幼非笤谌耸乐袑崿F(xiàn)價值,而莊子追求天地自然與人的和諧并生。二人都做到了通達天命,然而有境界之分別。

同樣面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昏亂無道的局面,孔莊二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時代雖然在變遷,人生要面對的困難卻往往如一。面對逆境,究竟是用堅忍不拔的品格去堅守,還是用超然豁達的觀念化解困難,還是二者兼?zhèn)??孔子和莊子所代表的儒道兩種思想,一直在引領、啟發(fā)著我們。

注釋:

[1]孔子贊美詩經(jīng)“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又曰“過猶不及”,也主張人的感情不宜過于強烈?!抖Y記·檀弓》中曾記載,孔子的弟子子夏,因為兒子死亡,痛苦導致失明。曾子就批評他:“你因喪子而失明,是你的罪過呀!”莊子在《大宗師》中描寫“真人”的情緒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這與孔子“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的形象又不謀而合??梢姡3制胶偷男那?,是孔莊二人共同的達命之道。

參考文獻:

[1]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何巖.論語釋義[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莊周.中華經(jīng)典名著:莊子[M].中華書局,2010.

[4]羅祥相. “達命”還是“安命”?——莊子“命”論精神新探[J].中國哲學史,2016,(1):20-27.

[5]田賀.“性與天道”在孔子哲學中的意義[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9,(11):72-75.

[6]羅祥相.莊子“命”與“逍遙”思想辯證[J].哲學研究,2016,(4):39-44.

[7]李秋月.論中國古代哲學“天命觀”之文化意蘊[J].知與行,2017,(7):32-36.

猜你喜歡
莊子孔子
孔子請你加入群聊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莊子說》(二十三)
《莊子說》(二十二)
《莊子說》(二十)
《莊子說》(十八)
《莊子說》(十五)
如果孔子也能發(fā)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