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英
作文能全面反映學生語文素養(yǎng),但目前的作文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學生怕寫作,怕上作文課,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不會觀察生活,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取材。開放式作文把作文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和充滿創(chuàng)新活力的,應盡可能地滿足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的需求,并能夠根據(jù)社會的需要不斷地調節(jié)和發(fā)展?!遍_放式作文教學強調讓學生說真話,抒真情,擯棄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運用“三開放”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一、在開放中積累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訓練學生作文,必須注重積累。”因此,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平時不斷地積累。
(一)課內外閱讀結合,積累好詞好句
教材中都是文字優(yōu)美的文章,很多是名家名篇,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時,要對文本進行背誦和積累,對作文很有幫助。同時,教師要有計劃地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并且要廣泛地閱讀,不僅要讀與作文主題相關的,還要盡可能多方面、多領域地讀,如文學、自然、科技、歷史等方面的書籍都要涉獵。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各種閱讀活動,如“好書推薦會”“讀書交流會”“好詞好句分享會”等,讓學生把讀到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段一一摘錄下來,時常溫習,日積月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要堅持,學生的語言庫自然會越來越豐富,定能后積而薄發(fā)。
(二)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睕]有素材,學生自然不知道寫什么,胡亂拼湊的文章,永遠不能打動人心。因此,在開放式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觀察的情境,組織各種趣味活動,如扳手腕、籃球比賽、研學活動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將自己在活動中看到的、聽到的、做到的用恰當?shù)奈淖蛛S時記錄下來。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生活的習慣,有意識地充實自己,寫作時就不會再有“無米”之憂了。
二、在開放中寫作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作文的核心是“自由表達”,這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化語言。開放式作文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個性發(fā)展,契合要求。
(一)開放“空間”
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斷地練筆。作文訓練不能囿于課堂,局限于教材,教師要鼓勵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從教材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作文。
1.結合閱讀教學,加強讀寫訓練的結合
教材是最好的作文訓練范文,加強讀寫訓練的結合,就是以閱讀為前提,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表達為目標,融閱讀、寫作與思維訓練為一體,讓學生在快樂中閱讀,在興趣中寫作,在讀寫中創(chuàng)新。讀寫訓練的方法多種多樣,仿寫、續(xù)寫、改寫,都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思維。
2.走進生活,大膽寫作
多彩的生活中蘊含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應積極指導學生觀察和體驗,讓學生利用假期時間,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觀察春夏秋冬的變化,發(fā)現(xiàn)四季之美;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感受生命的奧妙。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針對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表達感受,如“小學生玩手機之我見”“什么樣的班干部才是合格的”“怎樣花零花錢”“網(wǎng)絡對我們的影響”等,學生通過辯論,不但樹立了正確的認識,還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二)開放 “形式”
單一的、傳統(tǒng)的作文訓練形式既不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也容易讓學生失去寫作興趣,多樣化的訓練會為作文練習注入新的活力。有時,教師可以出示幾組詞語或幾個象聲詞,讓學生編寫故事,或者發(fā)揮想象力,寫一寫未來的學校……這樣的想象作文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有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微視頻,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作文氛圍,喚醒學生的生活記憶,如利用微視頻展示籃球比賽的某一瞬間,讓學生刻畫細節(jié);或給學生布置寫日記的任務,記下自己的喜怒哀樂,篇幅不論長短,事件不論大小,題材不拘一格,只要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抒發(fā)與宣泄情感,長期堅持,一定會取得成效。多樣化的材料,多種形式和角度的練筆,豐富了學生的作文素材,拓寬了他們訓練的視野,增強了有效作文的意識,寫作水平也在大量練習中逐步提高。
總之,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讓學生真正會寫、愿寫、樂寫,教師要努力營造“在開放中積累,在開放中寫作”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和個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