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2015年7月中旬,在送走一屆高三,即將結束休假時,我接到了校長的電話,希望我接下17班的班主任工作。當時的心情是有點害怕,也有點好奇,害怕的因素很多,好奇的想法只有一個:想知道自己能把這個有眾多優(yōu)秀學生的班級帶成什么樣?
開學分班前,校長親自主持班主任會議,說實話,帶班任務艱巨,我的心情也很“沉重”。但是,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事兒要一件一件地做,帶著學校和家長的期待,寫完了滿滿的計劃,我開始了忘我的工作。
開學初的第一次班會,我請曾經考入香港中文大學的畢業(yè)生走進班級,為學生講目標及學習方法,這對他們的觸動很大。之后,我又讓曾經考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兩名學生,分別發(fā)來視頻,讓學生懂得如何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并把校長與教師對班級的期望值告訴他們,也相信他們一定可以突破自己。接下來的幾周,我讓每個人講一講自己喜歡的大學和專業(yè),他們對此非常感興趣,并開始努力學習。
然而,第一次月考后,問題來了,學生把目光全盯在了分數上,盲目地攀比分數。在月考總結中,我這樣說道:“最好的高三學習狀態(tài)是忘我,忘我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呢?忘記忽高忽低的年級名次,忘記對比,忘記終點決算效應帶來的恐慌,大家嘗試把情緒和精力放在細節(jié)上:一道精彩的題目,糾正錯誤后的欣慰,理順知識點后的歡暢,弄明白問題后的恍然大悟。拿一些細小的收獲來激勵自己,在學習上保持純粹、謙虛的狀態(tài),并處理好學習過程與考試結果的關系。享受學習帶來的喜悅和滿足,享受我們這個新建集體中同學們共同奮斗的感動?!?/p>
雖如此說,但一開始,學生之間誰也不服誰,對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挑剔著。有學生說 “原來的班主任很懂我”,也有學生說“某教師講課太基礎”,家長也心存芥蒂。在一次班會上,我跟學生說:“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應該懂得適應,懂得尊重,希望你們信任學校的教師們。我們相處時間不長,日久見人心,你們對原班有感情,我能夠理解,但也請你們珍惜這個群體,一年后你們會為這個群體而驕傲?!?/p>
針對以上問題,我和其他科任教師一起探討對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方面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另一方面注重對學習方法進行科學的梳理,采用大單元授課法、討論法、互助刷題法、問題解決法等教學法,重視夯實基礎,關注思維能力提升,在嚴謹、完善體系、深度思考、討論上下功夫。同時要求學生重視語文和英語學科的學習;關注學習目標上的細小進步;自習課上要全身心投入;一輪結束時補全弱科;調整考試心理狀態(tài);關注營養(yǎng),加強體育鍛煉;家長參與自習管理,和教師站到一起。我也十分注重班級團隊建設,每名學生要輪流為班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總結一天的學習活動等。
我還給自己定下一個計劃,每個月與每名學生進行一次談話,平時有問題隨時聊,長談時幫助他們調整計劃,根據問題,分析原因,根據科任教師的合理建議,幫他們落實計劃。每逢假期,帶領他們一起做計劃,有的學生已經學會了有效地規(guī)劃時間,有的學生得益于計劃取得了超越自己的成績。
班里有一名學生,思維特別,想法古怪,他不信任任何人,包括他的父母。一次他在課堂上睡覺,我輕輕地提醒,卻換來一句辱罵,此事甚至驚動了校長??珊髞硪幌耄吘共诺竭@個班,需要時間去適應。之后,我便開始接觸他,明里暗里表揚他,相處過程中找他的優(yōu)點和自信點稱贊他。他傲慢時,我謙虛;他也學會了謙虛,學會了說謝謝。他開始在課堂上維護我,支持我,幫我解決學生們問的各種問題,我給他起個親切的名字——W老師,同學們也這么叫他,滿足了他的自信心,激發(fā)了他的內驅力。
我從教25年,擔任了24年班主任,我喜歡鉆研教育名家的理論,也愿意學習優(yōu)秀教師管理班級的好方法。對于一個班級來說,考試縱然重要,但關注學生各方面的成長更重要,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支持他們以后人生之路的自信心、同理心、恒心等,如果做到了這些,我相信一個班級不僅會成為一個成績優(yōu)秀的班級,更會成為一個團結向上,充滿正能量的班級。
■ 編輯/陸鶴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