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輝,尹清風,徐云,王迪,張清貴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內分泌科,河南 新鄉(xiāng) 453100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主要類型之一,其患病率呈逐年增加、日趨年輕化趨勢,預計占全球成年人的10%[1]。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較為嚴重的微血管并發(fā)癥,是糖尿病患者殘疾、死亡的重要原因。肥胖是2型糖尿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與代謝性疾病關系密切。腹型肥胖是肥胖的主要類型,與糖尿病并發(fā)癥、透析患者病死率有密切關系[2]。因此,2型糖尿病早期腎病患者常伴有腹型肥胖,此時臨床治療時,不僅要延緩疾病進展,也要控制體重變化。二甲雙胍是治療糖尿病的首選藥物,起到血糖控制、腎功能保護等作用。骨化三醇是維生素D3代謝的主要活性產物,其作用與維生素D相似,有保護腎功能的作用。現本研究對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早期腎病患者采用骨化三醇聯合二甲雙胍治療,旨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本次研究所納入病例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我院科室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150例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早期腎病患者,按1:1分配原則分為兩組,對照組75例,男42例,女33例;年齡45~73歲,平均(56.34±6.39)歲;糖尿病病程3~16年,平均(8.61±1.64)年;體質量指數28~36kg/m2,平均(32.98±1.04)kg/m2;觀察組75例,男45例,女30例;年齡45~72歲,平均(57.01±6.42)歲;糖尿病病程3~16年,平均(8.70±1.65)年;體質量指數28~36kg/m2,平均(33.02±1.05)kg/m2;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有同質性(P>0.05),可進行比較。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患者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中疾病標準;②符合《中國成人糖尿病腎臟病臨床診斷的專家共識》[4]中早期糖尿病腎病標準;③近1個月未服用其他影響血糖、體重以及腎功能的藥物;④患者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①其他類型糖尿?。虎诮诜糜绊懪R床癥狀的藥物;③嚴重糖尿病腎病者;④伴高血壓、腦血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者;⑤研究藥物過敏者。
1.3 方法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合理飲食、適宜運動、規(guī)律作息,對照組口服鹽酸二甲雙胍片(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 023371;規(guī)格:0.85g),初始劑量每次口服0.5g,隨餐口服,每天2次;每周劑量增加0.5g,逐漸增加2g/d后,維持。觀察組口服骨化三醇聯合二甲雙胍治療,二甲雙胍同對照組,骨化三醇膠丸[R.P.Scherer GmbH &Co.KG(德國);注冊證號:國藥準字J20 150011;規(guī)格:0.25μg/粒],口服,每次1粒,每天1次。兩組患者連續(xù)服用6個月。
1.4 觀察指標①對比患者脂聯素(adiponectin,ADP)、血清瘦素(leptin,LP)水平,即患者于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采集空腹靜脈血5mL,放射免疫比濁法測定ADP、LP水平;②對比患者腎功能指標,即測定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尿白蛋白/尿肌酐(albumin/creatinine rate,ACR)、血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③觀察患者用藥不良反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數據以()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數據以率(%)表示,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ADP、LP水平治療前兩組ADP、LP水平比較(P>0.05),觀察組治療后ADP水平較治療前增加,LP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較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治療前兩組患者UAER、ACR、β2-MG比較(P>0.05),兩組治療后UAER、ACR、β2-MG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降低顯著(P<0.05),見表2。
2.3 藥物安全性評價觀察組有1例頭暈,1例食欲降低,發(fā)生率2.67%;對照組1例頭暈,1例食欲降低,2例惡心嘔吐,1例乏力,發(fā)生率6.67%;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99,P=0.439)。
近年來,我國的肥胖人數大幅度提升,其中以腹型肥胖為典型特征。腹型肥胖患者常伴有多種代謝異常,是糖尿病腎臟的發(fā)生、發(fā)展的獨立危險因素。其作用途徑可能是脂肪組織產生大量的游離脂肪酸,或釋放各種細胞因子,不斷釋放各種炎性因子,進而導致胰島素抵抗,損害腎臟功能[5];或脂肪組織不斷分泌瘦素,促進尿鈉排泄,或促進交感神經活性,導致腎臟功能紊亂;此外肥胖會促進機體氧化應激反應,合并多種代謝異常,進而參與了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6]。臨床治療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早期腎病時,在延緩病情進展和改善患者腎功能的同時,也要控制體重變化。
二甲雙胍是治療2型糖尿病早期腎病的常用藥物,對單純飲食控制及體育鍛煉治療無效的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有顯著作用。該藥物通過作用于肝細胞膜上的G蛋白,抑制胰島素內活性酶腺苷酸化酶,阻斷肝糖原異生,減少肝糖原的轉化,以此控制血糖,降低血糖水平,延緩腎臟功能損害??蓡渭兌纂p胍的應用,對患者腎功能缺乏明顯作用,且對于肥胖作用較差。維生素D代謝與腎臟損害有一定相關性,骨化三醇是維生素D的代謝活性物質,通過調節(jié)腎臟鈣離子的代謝途徑,緩解腎臟組織的炎癥反應,進而能緩解腎臟功能損害;同時骨化三醇可抑制腎細胞外基質沉淀途徑,降低免疫細胞的增殖活性,進而能保護患者腎臟功能[7]。本組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UAER、ACR、β2-MG表達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67%,對照組發(fā)生率6.67%,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指出骨化三醇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早期腎病,能夠延緩腎臟功能損害,改善患者腎功能指標,且具有一定的藥物安全性,并未增加不良反應。
表1 對比兩組患者ADP、LP水平(,μg/mL)Tab 1 Comparison of ADP and LP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μg/mL)
表1 對比兩組患者ADP、LP水平(,μg/mL)Tab 1 Comparison of ADP and LP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μg/mL)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Tab 2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Tab 2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DP、LP是預測胰島素敏感性變化的主要預測因子,LP水平降低、ADP水平升高,與空腹血糖降低密切相關。LP水平處于正常值時,可通過下丘腦控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ADP水平降低,多表示患者極有可能出現代謝綜合征,如何提高ADP水平,被認為是藥物治療2型糖尿病的標靶。本組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ADP水平高于對照組,L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表明,骨化三醇聯合二甲雙胍可下調LP水平、上調ADP水平,以此控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對控制體重起到積極促進意義。可能是骨化三醇有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作用,以此提高ADP水平,降低LP水平。
綜上所述,骨化三醇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早期腎病有顯著效果,腎功能改善明顯,瘦素水平降低,脂聯素升高,無明顯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