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鈺
【摘要】目的 探討消化內鏡聯合四聯療法治療胃潰瘍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 整體篩查我院消化內科在2018年4月~2019年11月期間就診的胃潰瘍出血患者110例,抓鬮法將患者分為一般組和治療組,組均55例。一般組給予四聯療法干預,治療組聯合消化內鏡干預,探究兩組患者的預后狀況及治療效果。結果 一般組患者創(chuàng)面再出血7例(12.73%)、復發(fā)胃潰瘍4例(7.27%)高于治療組創(chuàng)面再出血2例(3.64%)、復發(fā)胃潰瘍1例(1.82%),一般組幽門螺桿菌(HP)根治43例(78.18%)低于治療組HP根治52例(94.55%);一般組的總治療有效率78.18%低于治療組的96.36%(P<0.05)。結論 在治療胃潰瘍出血病癥時,應用消化內鏡聯合四聯療法效果較好,可降低患者術后出血發(fā)生率,治療安全性較高,對患者的預后恢復有利,值得推廣。
【關鍵詞】消化內鏡?四聯療法?胃潰瘍出血?治療
胃潰瘍出血是一種消化內科常見,臨床主要表現為胃十二指腸潰瘍。大部分患者的出血量超過500ml,并伴隨有血便、嘔血等癥狀。胃潰瘍出血的常規(guī)治療方法主要為四聯療法,如羥氨芐青霉素(阿莫西林)、雷貝拉唑腸溶片、鉍劑等藥物,但此類藥物的止血效果較慢,可能會造成其他不良影響。文章研究消化內鏡聯合四聯療法治療胃潰瘍出血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我院消化內科于2018年4月~2019年11月間收治的胃潰瘍出血患者110例,利用抓鬮法將患者分成一般組和治療組,組均55例。一般組:男、女患者例數分別為39例、16例,年齡區(qū)間在28~4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44±6.52)歲;治療組:男、女患者例數分別為37例、18例,年齡區(qū)間在26~4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36±6.49)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別(P>0.05),可對比。
1.2?方法
1.2.1 一般組
一般組采用常規(guī)四聯治療措施,治療前對患者的體征(心率、呼吸、血壓)進行監(jiān)測,分別給予雷貝拉唑腸溶片(國藥準字H20050330)用法20mg,一天一次;阿莫西林(國藥準字H33021381)用法500mg,一天三次;克拉霉素片(國藥準字H20073783)用法 500mg,一天兩次;枸櫞酸鉍鉀(國藥準字H10900084)用法0.6g[2]。
1.2.2 治療組
治療組在一般組基礎上聯合消化內鏡治療,消化內鏡用于分析患者胃部情況,包括胃部出血情況、出血部位,并對出血位置噴灑適量0.9%的生理鹽水,給予套扎的方式進行止血治療;止血完畢后進行藥物干預,干預方法同一般組。
1.3?觀察指標
(1)評價兩組患者的預后狀況,主要統(tǒng)計患者的臨床體征,包括發(fā)生創(chuàng)面再出血、復發(fā)胃潰瘍及HP根治情況。
(2)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具體分為顯著(創(chuàng)面愈合且無出血癥狀,患者體征穩(wěn)定)、一般(創(chuàng)面愈合面積≥50%,無出血癥狀)、無效(病癥無明顯改善),治療有效率=(顯著例數+有效例數)/總患者數*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中錄入入組者的研究數據,各項生化指標經x±s和t表示檢驗,當P值在0.05以內時,可判定數據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存在。
2?結果
2.1 兩組患者預后狀況比對
一般組患者創(chuàng)面再出血7例(12.73%)、復發(fā)胃潰瘍4例(7.27%)高于治療組創(chuàng)面再出血2例(3.64%)、復發(fā)胃潰瘍1例(1.82%),一般組HP根治43例(78.18%)低于治療組HP根治52例(94.55%),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對
一般組的總治療有效率78.18%低于治療組的96.36%(P<0.05),詳見表2。
3?討論
胃潰瘍出血是常見消化系統(tǒng)疾病并發(fā)癥,此類疾病起病較急,會損傷患者胃部組織黏膜,故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危害較大,需要盡早治療,進而減輕患者的痛苦。此類疾病的主要誘發(fā)原因如細菌感染、不良作息規(guī)律、抽煙酗酒等現象,導致患者的胃黏膜受到損傷,甚至出現出血現象。四聯療法是治療胃潰瘍出血癥的主要措施,治療藥物包括枸櫞酸鉍鉀、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雷貝拉唑鈉腸溶片。這些藥物共同作用下可抑制胃酸的分泌,進而抑制胃部及胃部黏膜區(qū)域HP的活性。但是,用藥過程會存在菌群無選擇性被消除的情況,會導致菌群功能失效,無法針對性作用于HP對胃部的侵蝕。同時,藥物作用較慢,會影響治療效果,故需要控制出血速度。消化內鏡可在影像圖示中清晰的進發(fā)現出血問題、出血因素及出血位置,且對人體傷害較小,也能根據病灶位置進行止血處理,并根據止血情況給予針對性用藥處理,進而避免傳統(tǒng)治療過程中止血效率差對患者的生理、心理方面的痛苦,也能為患者預后恢復提供較好幫助,幫助患者更快回歸至生活。
總的來講,在治療胃潰瘍出血病癥時,應用消化內鏡聯合四聯療法效果較好,可降低患者術后出血發(fā)生率,治療安全性較高,對患者預后恢復有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斯軼凡, 王農榮, 謝桂生. 消化內鏡聯合四聯療法對胃潰瘍出血的治療效果和再出血的原因分析[J]. 當代醫(yī)學, 2019, 025(012):56-58.
[2]王勇. 消化內鏡聯合抗幽門螺桿菌四聯療法治療胃潰瘍出血的臨床療效及其安全性[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8, 011(015):133-134.
[3]肖俊. 消化內鏡聯合四聯療法對胃潰瘍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再出血的因素分析[J]. 健康必讀, 2019, 000(0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