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錦秀
摘要: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要求小學生能夠喜歡閱讀,并在閱讀當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只有提升了學習興趣,才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過程中,提升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本文主要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具體措施,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興趣;培養(yǎng)對策
閱讀能力是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最佳的時期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語文教師對閱讀教學都感到頭疼,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大,參與課堂的情緒不足。為此就需要教師及時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有效的閱讀教學,快速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的興趣,提高學生應用語言,綜合駕馭語言的能力。
一、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性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直是教學重點和難點。學生對閱讀興趣不大,一看到書籍就感覺到枯燥乏味,這十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引導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其他學科學習。語文學科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工具性,學好語文,學好語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其他學科,輔助其他學科的學習,為其他學科學習奠定基礎。另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促使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閱讀能夠拓展學生的眼界,豐富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今后成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小學階段課程相對較少,學習壓力較小,對新鮮事物十分好奇,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較強,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對策
1.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常年的實踐教學可以發(fā)現,如果單單依靠教學大綱的要求開展閱讀教學,很難提高學生的興趣,學生不愿意參與課堂教學,為此必須借助一定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情境,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主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進行古詩詞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古詩詞和小學生距離年代走遠,對小學生來講存在很大的難度,小學生不僅需要認識生僻字,更需要掌握每個詞匯所要包含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有效解決上述教學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視覺聽覺語言文字有效結合,構建良好的動態(tài)化情境,讓學生隨意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逐步引導學生加強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進而樹立閱讀自信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2.巧設懸念,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習好奇心很強,對新鮮事物很容易產生興趣,但是持續(xù)關注性較差,課堂上很容易走私。因此抓住小學階段學生的這一特點,要利用一切手段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故事性的教學內容,一般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是學生最愛的內容,他們迫切的想要知道整個事件的發(fā)展進程,想要知道每一個故事的結局,掌握每個人物的命運??部赖娜宋锸论E,曲折離奇的故事情景往往能夠促使學生堅持下去。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講故事,自己看過的讀物或者聽別人講的故事都可以,久而久之自然能夠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對閱讀產生一定興趣之后,教師也應該向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書籍,通過先向學生講出整個書籍的故事梗概,或者朗誦部分曲折離奇的章節(jié),讓學生產生求知欲望,營造一個懸念,學生在課下會按照自己的興趣將剩余部分讀完,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
3.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有沒有充足的書籍,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能否接觸到書籍,是學生是否養(yǎng)成良好讀書習慣的重要制約因素。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獲取閱讀途徑。比如在教室的一角放一些學生愛看的課外書籍如報紙、剪報、文摘等,讓學生閑下來之后,能夠有充足的時間觸摸書籍,接觸書籍。另外在閱讀課上,教師可以陪著學生一起閱讀,一起分享自己閱讀的感悟,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通過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興奮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不僅需要在學校內部接觸書籍,在家庭生活過程中也應該多讀書,多看好書。教師應該和學生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利用家長會等有利契機,積極和家長進行配合,讓每一位家長能夠充分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以家長為榜樣,陪孩子一起閱讀,一起分享感悟。如此長時間堅持下去,能夠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證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自覺讀書,學生的閱讀水平會逐步提升。
4.通過寫作,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寫作是學生閱讀能力,文字應用能力,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寫作不斷感悟,不斷思考,引起學生的閱讀無共鳴。另外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為了尋找更多的素材,就要閱讀更多的書籍,如此循環(huán)往復的進行,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實際教學過程中,經常能夠看到很多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寫作天賦和寫作意愿,雖然他們的寫作能力還有待提升,但是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從這個方面下手,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通過將作文寫作和閱讀教學有機結合,起到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作用。例如在每次寫作課上,教師可以對優(yōu)秀的作文進行閱讀點評,并將該篇作文和類似的課文進行對比,引導學生就課文中的一些常見修辭方法,寫作方式和詞匯嫁接應用到作文寫作當中,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強調閱讀意識,通過閱讀獲取寫作素材寫作技巧,最終以寫促讀。
總之,閱讀對小學生文化素養(yǎng)以及自身素質的提升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節(jié)。教師只有秉著“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這個理念,去逐漸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不是硬性的去要求學生閱讀,才能使學生去主動的閱讀,并真正的愛上閱讀。
參考文獻
[1]彭宏.淺議小學語文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07).
[2]趙穎.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J].考試與評價,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