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
摘 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不難看出,課堂模式已經從教師冗長講授、學生被動聽講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逐漸轉型為教師引導,利用有效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主體性、為學生搭建合作平臺的新型教學模式,但是盡管教學模式發(fā)生了改變,但是課堂教學效果究竟如何呢?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高中生也僅僅停留在簡單的理解和記憶上,與要培養(yǎng)高中生核心素養(yǎng)相差甚遠,唯有真正聚焦核心素養(yǎng),不斷推向深度學習才能夠走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理念,指導,語文深度學習,實踐探索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成為各大學科的終極目標,而進行深度學習則成為完成這一目標的重要路徑。筆者就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做一闡述。
一、以問激趣,產生深度學習欲望
從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現狀來看,從淺層學習走向深度學習,需要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要不斷促進學生自主的去理解語文知識,對于包含在文本中的思想與主旨進行深度挖掘,學會分析與探究,判斷與歸納,從而順利建構自我的知識結構。而引導學生從淺層逐步進入到深層,需要問題的介質來步步深入,讓學生在一定條件的催化下,由外部學習欲望轉化為內部學習動機。如,教學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聲聲慢》,教師在讓學生誦讀以及熟悉這首詞的基礎上,以“李清照是怎樣的一個人”(導入環(huán)節(jié))——“吟誦《聲聲慢》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整體感知)——“李清照是如何寫愁的”(詩詞賞析)——“李清照的藝術靈魂何以越飛越高”(總結)這樣的教學思路一步步引領學生進入到詩詞的世界里,通過對詩詞的品讀與欣賞,來挖掘詞人的藝術造詣以及其人格魅力。教師按照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進程,一一設置相互獨立且相互又有聯系的問題,從而不斷啟發(fā)學生在品讀中欣賞,在細琢中深思,實際上,因為學生認知水平的不同,個人對于問題的解答不盡相同,這也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深度學習的欲望,其求知欲更為強烈,對于詩詞的理解則會從淺入深,學生的思維不是處于停滯階段,而是一直處于活躍狀態(tài),就問題的深入探究和思考,都在一遍遍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以及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式。當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后,學生融情入境,調動思維,逐步深入,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和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正在不斷被提高,也使得語文的深度學習得以實現。
二、批判了解,構建多元知識體系
語文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培養(yǎng)著重體現在學生如何進入深度學習,使他們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當學生僅僅停留在理解層面時,可以說學生的學習沒有多少含金量,學生的思考力也沒有被充分挖掘。作為具有智慧的教師需要一步步地引導學生能夠基于簡單的理解、記憶、復制下,學會分析與探究,對文本所蘊含的思想進行批判性的探究。這一深層的學習,實際上著重體現的是學生對自我思想深度的挖掘,通過其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學以致用的結果究竟能夠達到什么程度?作為高中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動性,同時對于事物的理解也具有了批判意識。其個人會有獨具特色的認知以及思想,語文知識的認知結構的構建也更為豐富和多元。在這樣的一種知識量的儲備下,學生可以順利地將已有的知識不斷的遷移到更多的新的情景學習之中,融會貫通也做到批判了解,同時還能夠對已學的知識進行有機整合。如,教學魯迅的《祝福》一文,教師讓學生就“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進行討論,“旁敲側擊”地點撥學生對人性進行思考,包含其中的復雜性與社會性等。與此同時,教師讓學生回顧已學的《孔乙己》這一文本,引導學生分析與探究造成人物悲劇命運的根源在哪里,這一命題的提出,引來學生對人物命運的深度解讀,有學生認為,當時的社會背景是造成人物悲慘命運的根源,但也有學生認為,社會背景是固然不可撼動的,但是,人物性格也決定了人物的命運。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形成并展現出獨特的見解,根據見解的不同,就此再組織學生繼續(xù)討論,使得學生不斷深化和發(fā)展自我認知,而且也提高了各自的批判性思維。
三、引深拓展,多維解讀文本
深度學習作為達成核心素養(yǎng)目標的重要路徑,不僅要開發(fā)學生主體思維的主動性,還需要利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來激發(fā)他們多維解讀文本的興趣,從而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思考越深,感悟越多,見解越多,思維越活,而一些創(chuàng)新火花也就會在各種交流與交流、探討與探討的思想交鋒中碰撞而生。如,為了擴大高中生的閱讀量,教師將課外閱讀與課上學習相結合,不斷的實現知識的外延與拓展,從而引領學生將思維繼續(xù)深入,在《雷雨》一課后,教師鼓勵學生課下閱讀關于原著的一些經典點評文章,以此來思考“周樸園對魯侍萍是否有真愛”等問題,學生通過閱讀,撕下原有簡單的理解為“真愛”的標簽,理性認識到周樸園的冷酷與虛偽。通過多種評析文章的方式深入了解,學生逐步觸摸到文本內核,就人物情感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通過課上的引導再加之課外的結合,一方面文本處于一個大的參照系中,另一方面,學生的視野更為開闊,思維更為活躍,對于文本的意蘊進行了多維與深度解讀,越讀思維越活,越讀價值愈加顯現。
總之,針對于高中語文知識的學習,通過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層層遞進地走向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評價、自我解決問題,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批判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等逐漸形成,則意味著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學習的能力,那么,高中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就能實現。
參考文獻
[1]張志元,指向核心素養(yǎng),語文要有厚度和溫度——談高中語文教學[J]才智,2019(10)
[2]趙有宏,高中語文深度學習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10)
注:本文系蘭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研究成果之一,課題名稱: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指導高中生語文深度學習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LZ[2019]GH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