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摘 ? ?要】初中的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還很陌生,因此經(jīng)常在語文考試中失分。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對文言文教學做出改變,來提高學生的文言文水平,從而提高語文成績。
【關鍵詞】初中語文 ?文言文教學 ?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125
文言文是書面語,它是以古漢語口語為基礎的,在古時候文言文與口語的差異很小,基本沒什么區(qū)別。文言文是古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有所不同,一樣的文字,卻有不同的意思。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為了讓學生學會一篇文言文,往往要花費兩三節(jié)課來仔細地講解每一個句子,從每一個字,到每一句話,都花費教師很大的精力,然而到了考場上,很多學生在文言文上的發(fā)揮卻讓教師很難過——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讓每一個學生輕松愉悅地學習語文的文言文呢?筆者認為以下幾點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文言文教學的效率。
一、重視課前預習,引導學生自學
初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篇章有很多,涉及的內(nèi)容也不大相同,對學生字詞句的理解要求也高。學生都是剛接觸到文言文,難免在心理上會或多或少地對文言文產(chǎn)生畏懼,而很多教師喜歡用舊的教學方法來教學生文言文知識,例如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就導致學生對于知識點繁雜、又要求背誦記憶的文言文除了畏懼,只剩下勉強,這對于以后的學習更加不利。一節(jié)文言文的內(nèi)容足以讓很多學生在文言文的學習上從此止步??墒俏难晕膬?nèi)容雖多,學習卻總是要學習的,教師有引導學生學習的責任,想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知識點,就必須化繁為簡,讓豐富的文言文知識變得明了簡單,便于學生在課堂上學習。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更在乎課堂上的教學,常常忽略課前的學習,其實對于文言文來說,最好的學習應該是在課前。這就意味著學生必須要在課前預習文言文內(nèi)容。每一篇文言文課文都會在文章的前面講明該文章的學習目標,文中的重點和難點,以及需要學生掌握的特殊語句和段落。如果每個學生能夠做到課前充分預習了解這些內(nèi)容,我相信在課堂上真正學習時就不會覺得內(nèi)容復雜,聽得云里霧里了。很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無法做到課前預習,或者課前預習效率低,這就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可以在正式學習一篇文言文之前開一堂導學課,引導學生了解課前預習該做的內(nèi)容,然后再要求學生預習,并在正式課堂上通過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如果這些都可以做到,相信不只是教師上課會很輕松,學生學得也會很輕松。
二、提倡學生誦讀,注重內(nèi)容的理解
文言文和白話文不同,文言文有獨特的語式,誦讀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文語感,誦讀做得好,學生對文言文就理解得好,也會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誦讀的教學方法有很多,這需要教師自己去摸索和選擇。在導學課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先讀一遍文章,熟悉一下內(nèi)容。在學生自己進行課前預習的時候,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自己能通讀文章,而在正式的教學課中,教師可以自己先示范地讀一遍,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獨特的句式,將難以把握的段落分開,讓學生們輪流朗讀。在需要特殊記憶的段落,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集體朗讀,在反復的誦讀中會鞏固學生的記憶。在文言文教學中,誦讀真的很有必要,誦讀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而理解對學習也很重要,一篇文言文,學生理解得越透徹,越能靈活地掌握。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內(nèi)容呢?我覺得讓學生先大致理解很重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文章本身的注釋和之前掌握的文言文知識來通讀文章,提取文章的信息。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每四人一組,小組內(nèi)進行文言文的翻譯,最后由教師來點評講解,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感受文章精華,體會作者的情感
文言文雖然和白話文不太一樣,但是共同之處是作者都是通過文字來表達某種情感的,文言文的作者也有自己的內(nèi)在情感。語文的學習就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語言,文言文也是一種語言。在文言文的世界里,我們可以體會到那個時期的人所想表達的情感,感受其中的含義。文言文的字詞句是含有感情的,所以通過誦讀不但可以掌握文章內(nèi)容,也可以體會文章的情感。一篇文章,它所表達的情感很重要,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關注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文言文的世界充滿豐富的情感,學生只有在與文章中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的時候,才能夠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做的就是要讓學生在這文言文的世界里尋找到作者要表達的思想,通過了解文言文作者的人生軌跡、心路歷程、創(chuàng)作背景等,感受其情感,體驗文章的動人之處。
初中的文言文課文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是很值得學習和體會的好作品。在語文課堂上,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使學生愉快地走進作者的世界里,感受文章的美妙。這也要求教師必須時刻提升自己,對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不但要有深刻的了解,還要有更新穎的看法。教師需要有充沛的知識儲備,熱情的精神投入以及豐富的想象力。
四、重視一點一滴,強調(diào)日積月累
每一篇文言文課文都是需要學生精讀細讀的,只有在一篇一篇的積累下,學生的學習才能有長足的進步。在這一點上很多教師都是明白的——只有嚴格的教師才能夠教育出優(yōu)秀的學生。例如需要背誦的文言文段落,教師就要嚴格要求學生背誦,更要及時抽查,而不是單純靠學生的自學。
對每一篇文言文課文,課文中的每一個詞類的活用,每一個古今異義,每一個特殊句式,教師都要反復地講解,學生聽得多了才有掌握的可能,才會有積累,有進步。每一個學生都要有水滴石穿的毅力,只有這樣,文言文才不會是考試的一大難題。每一個語文教師都知道,文言文知識是需要學生長期積累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突然領悟的,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和運用,做到量變引起質(zhì)變,以便學生在考試中發(fā)揮良好的學習效果,成功攻克文言文這個難題。
作為初中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沉浸在文言文的氛圍里,在學生與學生的友好競爭中快樂地學習文言文,完美地掌握文言文。要知道文言文可以存在至今,并且要求學生們學習它,是因為它是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載體,值得每一位學生深入地了解掌握。
參考文獻
[1]佚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探討[J].南北橋,2019.
[2]張聲桂.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探討[J].南北橋,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