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田野調查資料,分析了噶瑪嘎孜畫派在德格縣的傳承現狀、指出傳承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措施。
【關鍵詞】唐卡;噶瑪嘎孜畫派;德格縣
【中圖分類號】J219?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33-0066-02
一、德格縣嘎孜畫派的傳承現狀
(一)傳承人主體從僧人轉向俗人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fā)展、人民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及教育的日臻成熟,噶瑪嘎孜畫派的傳承人主體已經從僧人轉向俗人。歷史上噶瑪嘎孜畫派的傳承人大多是法王與轉世活佛兼畫師身份,例如,畫派創(chuàng)始人南喀扎西活佛、十世噶瑪巴曲英多吉、八世司徒活佛曲吉迥乃都是該畫派重要的傳承人,包括近現代具有“神奇畫師”之稱的傳承人通拉澤翁也是八邦寺高僧。而進入本世紀以來,無論是國家認定的或是省、州、縣級認定的傳承人皆出自民間。
(二)傳承方式及對象從單一走向多元
從傳承方式看,傳統(tǒng)的嘎孜畫派主要以家庭傳承和師徒傳承為主,而目前還有學校傳承、民間協(xié)會傳承等方式。在德格縣部分學校有開設專門的嘎孜唐卡繪畫學習班,由著名的非遺傳承人擔任老師或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學和管理。呈現出“傳承人走進校園,繼承人走出學?!钡内厔?。
就傳承對象而言,目前已經從原來的傳男不傳女和普遍的族內傳承發(fā)展成不同性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學徒兼容并包的新局面。這種現象在學校傳承中較為普遍,據四郎達吉畫師介紹:他從事教學工作的龔埡寄宿學校唐卡繪畫班就有漢族和其他民族的學生,還有從北京、河南等地慕名而來專門學習唐卡繪畫的同學。①
綜上所述,目前德格縣的嘎孜畫派唐卡無論是傳承方式還是傳承對象,都從原本的單一化走上了多元發(fā)展的道路。
(三)傳承場所從寺院走向民間
隨著傳承人主體和傳承對象的變化,寺院已經不再符合繪畫藝術本身的發(fā)展,其傳承場所自然也逐漸從寺院走向民間。歷史上噶瑪嘎孜畫派傳承地主要在藏東地區(qū)著名的噶瑪噶舉派寺廟②。在司徒·曲吉迥乃重建八邦寺之前,主要傳承基地在西藏昌都的噶瑪丹薩寺;公元1730年,八邦寺建成后,嘎孜畫派在康區(qū)的中心傳承場又轉移到了德格境內的八邦寺。而目前民間的傳承正在蓬勃發(fā)展,康區(qū)很多學校都開設了唐卡繪畫班,還產生了一些唐卡繪畫協(xié)會和培訓班。德格地區(qū)的八邦鄉(xiāng)繪畫協(xié)會、龔埡寄宿制學校的唐卡繪畫班都是德格地區(qū)嘎孜畫派傳承從寺院走向民間的典型代表。
二、傳承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德格縣的噶瑪嘎孜畫派唐卡雖在傳承方式、傳承渠道、傳承對象等方面都有了創(chuàng)新,但也暴露出新的問題。
(一)傳承人綜合能力不足,優(yōu)質傳承人斷層
相較從前以寺院傳承為主的時代,目前噶瑪嘎孜畫派唐卡在繪畫技法方面創(chuàng)新不足,與時俱進的經典作品數量有所下降。由于噶瑪嘎孜畫派的教授方式多為師徒口傳,精華要義多通過老師講授給學生,但通過代代口傳下來的內容總會有所差異;在目前學習噶瑪嘎孜繪畫的年輕一代中,能夠真正領悟到要髓的更為稀少,容易產生傳承斷層③。其原因在于畫師們知識儲備和綜合能力不足,目前很多唐卡畫師缺乏恒心,急于求成。而歷史上堪稱藏畫天才的曲英多吉大師、空前絕后的獨特畫師司徒·曲吉迥乃④以及當代的神奇畫師通拉澤翁,無一不是學識淵博、多才多藝。
(二)受現代文明沖擊,傳統(tǒng)技法簡化
唐卡的制作工藝十分嚴格,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一般要經過起稿、涂底色、分色暈染、勾金線等繁雜的步驟。西藏傳統(tǒng)繪畫的技法,經過藏族老藝人們世世代代的創(chuàng)造,技法已經十分豐富。⑤噶瑪嘎孜畫派有別于其他畫派最鮮明的特征之一就是著色和顏料的工藝,嘎孜畫派繪畫所用顏料品種、質地和制作技藝都十分考究,多采用天然礦物、天然植物、骨質材料以及純金、純銀等貴重金屬材料。不僅價格昂貴、取材困難,而且需要人工研磨、調制顏料,筆者采訪的布地畫師就是噶瑪嘎孜畫派有名的顏料師。據調查,目前在德格地區(qū)甚至整個康巴地區(qū)精通顏料制作和調色工藝的畫師也是屈指可數。
受現代文明的影響和沖擊,嘎孜唐卡繪畫趨向速成,尤其是產業(yè)化批量生產。一幅唐卡從起稿到成品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而現在的唐卡繪畫不僅縮短了時間,而且顏料制作也有簡化和造假現象,這是目前噶派畫師很少有人能完整地掌握顏料調配技藝的主要原因。傳統(tǒng)工技的簡化不僅降低了唐卡的價值,還有可能使傳統(tǒng)工藝技術失傳。
(三)交流學習機會少,傳承質量降低
一方面,寺院對僧人工巧明的教育逐漸淡化,不同地域、不同寺院之間僧人的交流學習也更多傾向于佛學交流,對藝術交流涉及較少,這是直接導致寺院傳承功能弱化的主要原因。噶瑪嘎孜畫派在德格乃至康區(qū)最大的寺院傳承基地八邦寺,自通拉澤翁大師去世后,至今未出現過畫技精湛的僧人畫師。另一方面,目前很多歷代大師的經典作品和手稿基本不對外開放,唐卡繪畫學徒們無法觀摩和學習前人的經典,自然也領會不到畫派精髓。八邦寺內被稱為“八邦一絕”的上萬幅稀世珍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但這些珍貴唐卡都秘不示人。⑥除了經典繪畫作品外,大師的手稿也難見真容。例如,通拉澤翁大師的手稿一度被流傳做范本,但真跡只有其部分親傳弟子有珍藏,外人很難目睹。此外,民間畫師分布地域廣,由于沒有固定的考核標準,畫師們水平參差不齊,加之交通、經費等客觀因素限制,民間畫師之間的交流微乎其微。噶瑪嘎孜畫派分支很多,畫師們互相又缺少交流,導致學徒眼界和思維受限,自然會影響唐卡作品的質量。
三、針對傳承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拓寬對現有傳承人的培養(yǎng)范圍
目前,噶瑪嘎孜畫派的傳承人既有寺院僧人畫師、還有民間畫師和學校繪畫老師。因此,拓寬對傳承人的培養(yǎng)范圍是傳承和發(fā)展嘎孜藝術的有效措施之一。還要充分發(fā)揮老畫師的作用,邀請他們傳授經驗技巧。有不少老一輩的畫師,他們雖然沒有被認定為非遺傳承人,但卻有不少優(yōu)秀作品問世,終其一生都在傳承和發(fā)揚噶瑪嘎孜畫派藝術。這樣的老藝人有著十分豐富的經驗,可以通過傳幫帶的方式幫助現有傳承人的技藝更上層樓。
(二)建立嘎孜畫派唐卡非遺博物館
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傳統(tǒng)的嘎孜繪畫技巧和調色工藝越來越簡化;隨著現代產業(yè)化的發(fā)展和老藝人的相繼離世,傳統(tǒng)技法可能面臨失傳。而非遺博物館作為收藏、展示、研究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在傳承少數民族文化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噶瑪嘎孜畫派特色鮮明又不斷精進創(chuàng)新,建立非遺博物館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但要改變過去博物館只單純做物品陳列的現象,可結合現代化新技術,采用數字化設備,還原嘎孜畫派傳統(tǒng)技法,尤其是畫布制作、顏料打磨、上色工序等方法。
(三)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平臺交流學習
應當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平臺,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幫助嘎孜畫派傳承人進行交流學習。線下可以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與內地涉及唐卡研究的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使唐卡傳承人在與高??蒲腥藛T的互動中,能以另一視角剖析唐卡的美學形態(tài)⑦。還可以通過舉辦行業(yè)作品交流會、展覽會等活動為畫師們提供互相探討學習的機會。線上可以通過微信、QQ、公眾號等現代化網絡設備和客戶端,進行遠程交流和教學;這種方式不僅克服了交通、經費等現實問題,而且還使畫師們交流范圍更廣泛,線上能實現跨民族、跨地域、跨文化的共享交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德格縣的噶瑪嘎孜畫派雖然在傳承人和作品的數量都上有了較大突破,但從質量方面來看還是存在不少問題;尤其是對于嘎孜畫派特有的傳統(tǒng)技法的保護刻不容緩。唐卡傳承將是未來民族文化教育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在縱向上不同學段的貫通;在橫向上,不同傳承類型的結合與補充才是探索唐卡人才的途徑⑧。
注釋:
①根據筆者2020年7月19日對四郎達吉畫師的訪談整理。
②康·格桑益希:《康區(qū)噶瑪嘎孜畫派唐卡的人文風采》,《中國民族美術》2015年第2期,第6-13頁。
③雍西:《德格八邦噶瑪噶孜畫派傳承方式簡述》,《康定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第5期,第24-29頁。
④(德)大衛(wèi)·杰克遜,向紅茄,謝繼勝譯:《西藏繪畫史》,西藏人民出版社、明天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頁。
⑤安旭:《藏族美術史研究》,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版,第175頁。
⑥任新建:《康巴歷史與文化》,巴蜀書社2012年版,第431頁。
⑦馬寧:《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西藏唐卡傳承人的培養(yǎng)模式探析》,《西藏研究》2017年第6期,第89-98頁。
⑧劉冬梅:《70年來西藏唐卡的傳承與發(fā)展歷程》,《中國藏學》2019年第3期,第52-60頁。
參考文獻:
[1]康·格桑益希.康區(qū)噶瑪嘎孜畫派唐卡的人文風采[J].中國民族美術,2015,(02):6-13.
[2]雍西.德格八邦噶瑪噶孜畫派傳承方式簡述[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05):24-29.
[3](德)大衛(wèi)·杰克遜.西藏繪畫史[M].向紅茄,謝繼勝譯.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濟南:明天出版社,2001:207.
[4]安旭.藏族美術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175.
[5]任新建.康巴歷史與文化[M].成都:巴蜀書社,2012:431.
[6]馬寧.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西藏唐卡傳承人的培養(yǎng)模式探析[J].西藏研究,2017,(06):89-98.
[7]劉冬梅.70年來西藏唐卡的傳承與發(fā)展歷程[J].中國藏學,2019,(03):52-60.
作者簡介:
畢光美,女,漢族,云南大理人,西藏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少數民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