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有進
摘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對新時代小學教育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其中“生活即教育”思想,更是直接將生活和教育聯(lián)系起來。教師可以在生活中提煉教學素材,而學生可以在生活中通過實踐內化新知識,同時學生的學習又能夠使自己的生活質量提高一個層次。研究以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為例,探索如何將“生活即教育”思想融入小學教育。
關鍵詞:生活即教育 小學 道德與法治
一、以生活化知識情境構建為主導的教學實踐研究
將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滲透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最直接的就是尋找知識和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這是讓學生感受到教學和生活相聯(lián)系的最簡單方式。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知識獲取渠道主要是課本和教師的講解。如果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將知識轉化為和生活緊密相連的情境,那么學生對知識的陌生程度也會大大下降。
例如,《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這一節(jié)課的目的是要突出公共秩序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教學就要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來評價一下生活中哪些事件突出了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四個短片:第一個短片是一家早餐店,由于生意非?;鸨?,每天早上都擠滿了人。但是人們缺乏秩序意識,不愿意排隊,爭先恐后地買早餐。教師問學生:人群里面的小學生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早餐嗎?學生搖搖頭。第二段視頻展示的是一家奶茶店,生意同樣火爆,但是顧客同樣也沒有排隊,有位子的安靜地坐在位子上,沒有位子的隨意站著。起初,學生認為第二段視頻中的人們也缺乏秩序意識,但是視頻最后發(fā)現(xiàn)顧客都在掃碼點餐,掃碼點餐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將訂單按照先后順序自動排列。教師指導學生分析第一、第二段視頻,使學生明白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遵守良好的公共秩序,才能夠讓所有的人都受益。同時,高科技手段也能夠促進良好的公共秩序的構建。接著,教師展示第三段視頻,廢車場上堆滿了被人為損壞的共享單車。本是能夠方便市民的共享單車,由于有些市民亂停放,不按規(guī)定使用被損壞。教師指導學生分析:共享單車是公共設施資源,市民要自覺地遵守秩序,維護公共設施和資源,所以良好公共秩序的建立需要人們的自主自覺。最后一段視頻展示的是生活中的各種標志,如禁止停車、禁止轉向、禁止吸煙、殘疾人通道等。教師一一向學生介紹這些標志。學生表示在生活中基本上都見過這些標志,但是并沒有考慮這些標志的實際意義。聽教師這么一講,學生知道公共秩序要滲透到日常生活中每一個角落,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實際上就是給我們自己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活。
教師將良好的公共秩序對人們的作用的知識隱藏在視頻之中,視頻的內容和生活聯(lián)系密切,是學生經常能夠見得到的情境,以此來展開教學,會讓學生更容易感受到知識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以生活化游戲為主導的教學實踐研究
根據(jù)多年的小學教學經驗,筆者對小學生的性格和愛好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小學生喜歡一些參與性和游戲類的活動。課堂上,他們靜坐的時間往往不會超過20分鐘,學生的天性無法改變,但我們通過游戲讓學生學習知識,也未嘗不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策略。本階段研究以生活為主題,將生活融入游戲中,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習。
《人大代表為人民》這節(jié)課需要讓學生掌握人大代表是怎樣產生的,是通過什么方法選拔出來的;人民參加國家政治活動的途徑是什么。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學生要認識到自己是中國的一名公民,必須有一定的公民意識,同時對法律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學生在電視上經??吹健叭嗣翊泶髸薄叭舜蟠怼薄斑x舉”等詞匯,感覺比較抽象。此時,教師將教室布置成一個大會堂,全班55位學生當作一個縣城的所有民眾,要求55位學生投票選舉出10人為人大代表,教師負責主持并召開本次人民代表大會。在會上,扮演人大代表的學生要承擔自己的職責,對于本地區(qū)的一些事務展開討論研究。在人民代表大會上,“人大代表”代表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管理當?shù)氐氖聞?。教師要求學生以班上的紀律和學習相關事宜作為本次人民代表大會商量討論的事務,整個游戲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扮演人大代表的學生結合班上所有學生的心愿,將班級管理相關的事宜全部闡述出來,而教師作為管理者悉心聽取代表們的意見。
學生通過游戲活動明白了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了解了人民代表是怎樣選舉出來的,知道了公民怎樣參與國家一切大小事務管理。游戲中,學生不但沒有產生厭倦的情緒,而且提高了自己的主人翁意識,整個游戲過程達到了預期想要的結果。游戲的主題和公民的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
三、以課外社會生活實踐為主導的教學實踐研究
傳統(tǒ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師都是在教室內對學生展開教學,忽視了資源的拓展延伸。學習不僅是為了完成學業(yè)任務,更重要的是日后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道德與法治課程很多都涉及社會真實場景和真實生活案例,有的教師僅是口頭敘述,或者展示圖片和視頻,這樣不能夠讓學生獲得情感方面的體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參與課外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在生活中真實的體驗和參與內化新知識。
例如,在《科技發(fā)展,造福人類》這一節(jié)課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僅告訴學生我國取得了哪些偉大的科學成就,世界上有哪些舉世矚目的科學發(fā)明,還會告訴學生科學家在探索和發(fā)現(xiàn)過程中歷經的艱難險阻。但是,學生只能夠用看和聽了解國家和世界的科學進步。再加上小學生以學業(yè)為主,在社會上的活動極少,不能深入了解科技的進步。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來到科技展覽館,讓學生通過觀看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體會目前科技的進步,感受科技如何造福人類??萍拣^主要是通過模型展示世界上第一臺電燈、第一部電話機、第一臺留聲機,介紹世界上第一輛火車的工作原理。學生還可以通過觸摸著世界上第一架飛機模型,感受發(fā)明人萊特兄弟的聰明才智。
最后,教師要求學生聯(lián)系生活,說出這些發(fā)明為人類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學生通過在科技館了解世界重大發(fā)明,結合逼真的模型和對科學史的介紹,真正了解科學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歷程。然后切入生活主題,要求學生說說科技的發(fā)明對生活的影響。該教學場所也是在社會生活中,是一次以生活為主題的課外實踐活動,體現(xiàn)了“生活即教育”理念。
四、結語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在教學實踐中具有非常高的實踐價值。它讓小學生意識到生活和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學習科學知識是為了今后更好地生活,同時也要在生活中多學習知識。身為小學教師,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汲取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將思想深入我們的知識結構中。
參考文獻
[1]何培華.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的運用[ J].當代教研論叢,2020(01):82.
[2]宋洋.讓品德與社會的學習在生活中生成能力[ J].吉林教育,2017(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