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坤
教師對《新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認真閱讀和研究,是明確教育任務、要求的根本途徑,是幫助教師明確目標、實施教學、評價的思想基礎。只有深刻領悟理念以及建立科學的課程意識,才有可能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才有可能使數學課堂成為民主、和諧、平等、開放的課堂。
對于因特網這個良莠不齊的信息海洋,如何使學生有順利地接受健康向上的信息是當務之急。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促使學生具的積極探索的有利因素,但如果教師指導 失策,容易讓學生迷失于盲目之中,并不能起到將計算機當作學習工具,將網絡作為獲知平臺。所以我們教師應當適當地采用任務驅動策略,讓學生帶著目標學習,并且為目標積極地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教學與應用的最優(yōu)化。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或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呈現問題,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或如何利用信息技術直觀呈現抽象的概念,或者演示學生難以理解的現象和過程的?或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操練和練習的?或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提供豐富資源,拓展學生的學習的?或如何讓學生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探索、模型總結或進修創(chuàng)作的?或如何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評價、反饋和矯正的?或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支持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對話的?
為此,我在教材中選擇的這個《網上討論》的內容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通過《到網上去》對IE瀏覽器的學習,對瀏覽器的一般操作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毒W上搜索》又為網絡資料的查找奠定了基礎;《保存網上資料》更加使學生對網絡操作得心應手,《收發(fā)電子郵件》為學生相互交流構建了很好的應用平臺,可以說學生對進一步的網絡應用BBS討論有了極為有利的教學時機。通過學習,讓學生真正融入到屬于自己的網絡空間,成為討論活動的主人,興致盎然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能利用所學替需要幫助的人解決疑難問題,嘗到助人為樂的成就感。
在課堂的教學實施中,我也發(fā)現,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對發(fā)貼和回貼得心應手,畢竟一些學生對于動手操作是弱項,但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針對這一狀況,我從激趣入手,采用小組協作形式,用討論的方法,鼓動學生選擇合適的話題,分工合作,有出謀劃策的,有收集資料的,有整理素材的,有發(fā)表新貼的,使學生學會群體協作的能力。當然,我們也注重提高機房使用的效率,使學生平時也有機會上網,讓學生能放心大膽地進行實際操作,多進入論壇發(fā)表自己的作品,做到熟能生巧,既是練習的平臺,也能作為一種學習資源的積累。
在廣大熱心參與論壇討論的學生群體中,不免有一些喜愛搗蛋的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因勢利導,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提倡大家做一個負責的人、樂于奉獻的人,共同營造一個潔凈的網絡空間(在這里要教育學生遵守網絡公德,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作一名合格的小網民),使學生們在道德品質上也有一個較大的提高。對于自己發(fā)表的主題,如果能及時關注回貼的情況,學生也能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習慣,為最終達到一種問題的合理解決而積極努力。這些正是我們教學活動開展的最終目的。
中學信息技術課本著作為學習工具的特征,正需要我們在教學設計中滲透學以致用的實效性,使學生們愛用、會用,能用,從而使我們的中學計算機教學落到實處。也使我們的學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達到教學的最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