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楊勇
摘 要:采供血機構作為公共衛(wèi)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門,其固定資產是開展無償獻血工作的物質保障和基礎,同時也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采供血機構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既是保障血液質量安全的要求,也是國有資產管理的要求。本文通過分析采供血機構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有效加強采供血機構固定資產管理。
關鍵詞:采供血機構;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對策
一、采供血機構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自1998年10月1日起頒布實施《無償獻血法》以來,無償獻血事業(yè)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無償獻血量逐年提升,為醫(yī)療機構救治病人提供了血液保障。隨著采供血業(yè)務發(fā)展的需要,各采供血機構不斷加大對固定資產的投入,固定資產總額逐年增加。
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不斷加大對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力度,相繼出臺了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管理辦法、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為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采供血機構應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財政資金的效用。
二、目前采供血機構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固定資產內控制度不完善、職責不明確
隨著國家政府采購及國有資產管理等法律法規(guī)體系的建立健全,在財政部門及主管部門的監(jiān)督管理下,各采供血機構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也在逐步規(guī)范,對固定資產采購、使用、清查、處置等常規(guī)工作有了明確制度規(guī)定,但不夠全面,沒有涵蓋固定資產管理的全過程,例如對資產配置計劃的制定,資產采購預算的執(zhí)行、資產使用效率效益的績效評價及資產管理的監(jiān)督檢查等方面的制度還不夠健全。
在現有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中,制度規(guī)定較為粗略,缺少對各環(huán)節(jié)管理工作具體操作流程等細節(jié)的規(guī)定,可操作性不強,在實際工作中各部門的管理人員根據各自的理解執(zhí)行,造成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管理質量的參差不齊。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中對資產管理、核算、使用、監(jiān)督部門的職責不夠細化,使得一些難度較大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成了各部門都不愿管理的真空地帶。在發(fā)現管理問題時各部門、各崗位互相推諉責任,繼而造成責任無法落實,無法追究,最終不了了之的結果。
2.固定資產管理深度不夠,缺少對履職情況的監(jiān)督、考核
有效的監(jiān)督檢查是保障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落實的必要手段,很多采供血機構并未建立完備的績效評價和監(jiān)督檢查制度,或者雖然有相關制度但沒有貫徹落實。監(jiān)督、考核的缺失,導致不能調動固定資產管理和使用部門的積極性,管理工作僅局限于完成采購、驗收、維護等常規(guī)工作,管理措施有限且管理深度不夠,不能促進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提高,也造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得到糾正。
3.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績效管理結合不緊密
在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沒有對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成本、效益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無法對現有存量資產的使用情況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并且由于采供血機構沒有實行成本核算,購置固定資產并不會增加部門或科室成本,因此各部門更愿意購置更新、更先進的固定資產。在制定固定資產配置計劃時,單位對固定資產購置的可行性論證流于形式,沒有對擬購置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達到預期收入支出、預期實現的效益及資金回收期等數據進行科學的評估。由此產生的不嚴謹的固定資產購置決策,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導致所購置固定資產的閑置或者因請購部門隨意變更采購計劃,使得已審批的配置計劃和預算無法執(zhí)行,從而造成財政資金的損失浪費。
由于采供血機構沒有對固定資產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評價,使得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及使用部門對固定資產的維護保養(yǎng)、使用效率及資產的閑置、損壞情況疏于管理。存在部分固定資產購置成本較高,但利用率不高的情況以及因為有了更新的替代設備而停用仍可使用的舊設備。對低效運轉或長期閑置的同類固定資產在單位內部不同部門之間沒有建立整合、調劑制度,在有的部門處于閑置狀態(tài),而有的部門卻因不能滿足工作需要而提出購置申請,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浪費。
4.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各采供血機構固定資產信息化系統主要用于財務核算,信息系統功能單一,利用率不高,基本只用來記錄固定資產增加、計提折舊、減少等財務數據,不能全面反映資產信息。信息系統的使用部門僅為資產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單位管理層及資產使用部門不能隨時了解本單位或本部門固定資產情況。固定資產采購、調撥、報廢等環(huán)節(jié)的申請、審批仍采用紙質申請審批形式,紙質審批后集中交由財務部門錄入資產信息系統,管理效率不高,并且不能及時反映存量固定資產使用狀態(tài)、使用部門等信息變動情況。
三、加強采供血機構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1.完善固定資產內控制度
健全的固定資產內控制度是固定資產管理的基礎,應分別從固定資產采購、預算管理、審批論證、驗收、維修保養(yǎng)、核算、報廢處置、清查盤點、績效評價監(jiān)督和資產管理責任等環(huán)節(jié)梳理內部控制風險點,明確各環(huán)節(jié)的管理要求和工作流程,明確資產使用、管理、監(jiān)督等部門的職責,使得資產各項管理工作都有章有循。并且在制度執(zhí)行和監(jiān)督過程中,結合發(fā)現的問題及時對內控制度進行持續(xù)改進,使各部門能夠相互分工合作、相互監(jiān)督,為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落實提供制度保障。
2.增強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提高管理水平,切實履行固定資產管理監(jiān)督問責制度
采供血機構管理層應強化對固定資產管理相關各部門人員的培訓,加強與其他單位的交流學習,增強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更新管理理念、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單位管理層應加大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監(jiān)督力度,對固定資產管理的全過程實施監(jiān)督問責制度。形成單位領導層面的監(jiān)督、資產管理部門對使用部門的監(jiān)督及財務部門與資產部門之間的相互監(jiān)督的監(jiān)督體系。將管理職責落實到每一個管理環(huán)節(jié)和每個責任人。定期對固定資產各使用管理部門及責任人的履職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及時發(fā)現管理漏洞,根據管理職責追究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并進行相應處罰,做到有章必循,違章必究,從而確保固定資產管理各項要求能得到有效落實。
3.加強固定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預算管理、績效管理的有效結合
在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資產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收集固定資產工作量、取得的收入、發(fā)生的成本費用等數據,對實際使用及未來的經濟效益進行評價,對未達到預期效益的原因進行分析,及時做出調整。部門申請固定資產報廢時,應由單位專家委員會審核評估,經專家委員會審批同意并上報主管部門及財政部門審批同意后方可報廢。對未到使用年限的固定資產申請報廢時,應查明原因,考核使用部門是否存在管理不善等情況。在固定資產報廢后,對固定資產管理使用過程進行綜合評價,可以將固定資產績效評價結果與購置前的可行性論證結論進行對比,為今后固定資產的采購提供論證依據,從而提高固定資產采購決策的科學性。
在固定資產購置環(huán)節(jié),采供血機構應在充分了解現有存量資產使用情況的前提下,考慮單位業(yè)務發(fā)展規(guī)劃、同類設備使用情況市場調研等因素,并分析預期達到的效果,合理制定單位固定資產配置計劃和采購預算。采購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資產配置計劃、采購預算和政府采購制度。
對于購置資金較大的固定資產的可行性論證,應由單位內部專家及邀請外部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對擬采購固定資產的作用、預期工作量、技術參數的合理性、配套耗材、維護保養(yǎng)要求、使用環(huán)境和條件、預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資金回收年限等進行科學、規(guī)范的可行性論證和技術評估。
4.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加強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及效果。將單位所有部門納入信息系統,方便管理層了解本單位資產情況,使用部門核對本部門資產情況,并及時更新資產使用信息。健全完善信息系統管理功能,增加資產日常保養(yǎng)、維修、檢測、盤點等相關記錄,使管理信息系統能全面反映存量資產各項信息。增加資產配置、采購、調撥、調劑、報廢處置等資產變動事項的申請審批功能,可以及時反映資產配置計劃執(zhí)行情況及資產變動情況,實現資產從配置計劃到處置的全過程動態(tài)化管理。
參考文獻
1.樓鵬海.關于加強行政事業(yè)單位資產管理的思考.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15(11).
2.柴偉.內控視角下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探討.當代會計,2015(2).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