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廷平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消化內科臨床診療中無痛胃腸鏡的應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采取隨機盲選法,將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我院消化內科接受臨床診療的90例患者劃分為2組,各組平均45例;其中,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胃腸鏡,觀察組實行無痛胃腸鏡,對比2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及診療時間。結果:(1)觀察組術中心率、血氧飽和度、舒張壓、收縮壓,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6.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89%,2組數據具備統(tǒng)計學研究意義(P<0.05)。(2)觀察組診療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消化內科患者臨床診療實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效果顯著,能保持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處于平穩(wěn)狀態(tài),縮短診療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因此,值得在臨床診療領域中使用及推廣。
【關鍵詞】消化內科;無痛胃腸鏡;應用效果
消化內科是研究肝膽、胃腸及食管等疾病的臨床科室,并且消化內科疾病相關類型較為復雜,具有發(fā)生率高、反復發(fā)作及治療難度大等鮮明特點。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生命健康[1]。受現代醫(yī)療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影響,無痛胃腸鏡檢查被廣泛應用于消化內科疾病診療領域,而應用無痛胃腸鏡檢查能大大減輕檢查疼痛感,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有助于機體恢復。鑒于此,本文重點探究消化內科臨床診療中無痛胃腸鏡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此次納入研究的90例患者,納入時間為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所有患者均符合胃腸鏡檢查適應證的標準,并且于知情條件下簽署實驗同意書,基本排除失語、惡性腫瘤、合并精神疾病及合并傳染性疾病的情況。以隨機盲選法為參照劃分為2組,即:對照組4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31:14,年齡分布為24歲至68歲,平均年齡為(42.81±3.27)歲;觀察組4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32:13,年齡分布為23歲至69歲,平均年齡為(42.82±3.28)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上不存在任何明顯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意義。
1.2 方法
2 組患者入院后仔細詢問其是否有內鏡檢查史及其它并發(fā)癥,根據既往病史提前備好藥物及檢查器械,告知患者檢查前8小時斷食6小時斷水,并且檢查期間同時給予低流量吸氧及心電監(jiān)護。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胃腸鏡,嚴格按照常規(guī)胃腸鏡操作流程執(zhí)行。觀察組實行無痛胃腸鏡,即:建立靜脈通路,于檢查前靜脈推注1毫克氟派利多、20至30毫克丙泊酚、1.0至1.5毫克咪達唑侖及0.075至0.15毫克芬太尼,結合患者具體反映適當調整麻醉藥物的應用劑量,將胃腸鏡緩慢放置進入口腔及舌根部,待胃腸鏡進入食道后由上至下進行循環(huán)檢查,仔細觀察患者食道黏膜的顏色及是否出現潰爛、糜爛。
1.3 判定標準
分別統(tǒng)計2組患者檢查期間心率、血氧飽和度、舒張壓、收縮壓及診療時間等指標,并且觀察2組患者是否出現惡心嘔吐、不安躁動及咳嗽咳痰等不良反應,計算其總發(fā)生率[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3.0處理數據,其中計量數據使用()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數據用百分率(%)表示,并用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具備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
觀察組術中心率、血氧飽和度、舒張壓、收縮壓,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6.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89%,2組數據具備統(tǒng)計學研究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診療時間對比
對照組診療時間為(8.51±1.63)min,觀察組診療時間為(6.51±1.13)min;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存在明顯差異性(t=5.239,P>0.05)。
3 討論
消化內科臨床診療效果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常規(guī)胃腸鏡存在引發(fā)各種不良反應的可能性,例如:過于緊張焦慮、惡心嘔吐及疼痛感劇烈等,甚至出現心率過快、血壓上升、心肌梗死及腦溢血等嚴重并發(fā)癥。值得注意的是,與常規(guī)胃腸鏡相比,無痛胃腸鏡具有分辨率高、清晰度高、檢查無死角無損傷及診斷準確性高等鮮明特點,極大程度上縮短臨床診療的時間,消除影響胃腸鏡檢查及治療的風險因素,占據著消化內科疾病檢查治療極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除診斷準確性高以外,無痛胃腸鏡能減輕檢查治療中不適感,大大提高患者診療依從性及舒適程度,適用于中老年患者[3]。
本次研究中納入2組接受胃腸鏡檢查患者,分別實行常規(guī)胃腸鏡(對照組)及無痛胃腸鏡(觀察組),結果顯示:一方面,觀察組術中心率、血氧飽和度、舒張壓、收縮壓,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另一方面,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6.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89%;此外,觀察組診療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研究結果數據說明無痛胃腸鏡檢查的效果良好,真正意義上做到準確診斷及快速診斷,有助于把握最佳治療時機。
綜上所述:消化內科患者臨床診療實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效果顯著,能保持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處于平穩(wěn)狀態(tài),縮短診療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因此,值得在臨床診療領域中使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林濤.無痛胃腸鏡在消化內科臨床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9,11(07):68-69.
張維海.無痛腸胃鏡在消化內科臨床診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25):80.
于燕.無痛胃腸鏡在消化內科疾病診療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0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