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級學生習作中普遍存在著把表達對象寫不具體的情形,如寫一處景物總是用“美麗”上加“十分”“非?!被蛘摺皹O了”完事;寫人物外貌總是“頭發(fā)+眼睛+鼻子+嘴巴”的幾大件,用的也總是“烏黑的”“炯炯有神的”“高高的”“靈巧的”清一色的詞語與之相配;表達情感上總是“一高興就蹦三尺高”“一傷心就哭個不?!钡?,這便說明教師在指導寫具體上不能真正給力,學生沒有從教師的指導中獲得寫具體的方法策略,寫起來只能停留在個人有限的經(jīng)驗與水平上。那么,該怎樣指導學生把習作寫具體呢?
一、找尋適切的學習路徑
寫具體的前提是學生要明白寫成什么樣才算寫具體。“具體”本身不是一個物品,沒辦法直接給學生看清楚它是什么樣子;這樣一來,學生如果想弄明白“具體”的情形,只能讓他們在比較中來理解和體會。換句話說,“具體”沒有標準的尺度來衡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相互比較、對比中產(chǎn)生的一種感性認識。這種情形與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比較切近,畢竟他們從低年級開始學習的語言材料,都是從簡單慢慢到復雜的,那么比簡單能夠多出一些的就屬于具體了,再多一些就是進一步的具體了。雖然說這樣理解和體會具體的理念有些笨拙,但能夠讓學生很直觀地懂得語文學習中的具體是怎樣一步步呈現(xiàn)出來的,由此也找到了一條通向?qū)懢唧w的路子——在比較中進行。在習作中運用比較的方法達到寫具體的目的,通??梢杂檬煜さ氖挛锱c陌生的表達對象做比較,如《花的學?!?,從題目看,文章所要表達的情形應(yīng)當是人們都很不熟悉的,這個世界上,誰也沒有進過花的學校里去,不知道花的學校在哪兒,學校里面的老師是怎么教育學生的,學生又是如何學習和生活的,等等。那如何才能把花的學校寫具體呢?及至進入課文的學習,才發(fā)現(xiàn)大文豪泰戈爾把花的學校放在了“地下”,估計這是說那些大片大片的花都是從地下生長出來的;學校里也是“關(guān)了門做功課”,學生犯錯也會遭到教師“罰他們站墻角的”;放假時,也都是沖了出來撲向媽媽的懷抱。這些具體寫出來的花的學校里的情形,其實就是與當時學校里小學生學習的情形比較著寫的。只是經(jīng)過大文豪的筆表達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分不清所寫的到底是花還是小學生了。
當然,除比較外,統(tǒng)編教材以習作單元的方式給出了一些解決的思路和方法。出現(xiàn)在三年級上冊的第一個習作單元的主題就是觀察,也是編者認可的能夠解決學生寫具體的重要方法和路徑。作為一個習作單元,安排學習的語文要素是“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的”和“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焙茱@然,這與普通單元的語文要素的區(qū)別就在于淡化了閱讀方面的學習要求,強化了表達方面的訓練目標。具體地可以用同樣是精讀課文的學習來進行比較。這個單元的精讀課文《搭船的鳥》《金色的草地》的教學指向都不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而是學習課文的表達——把觀察到的內(nèi)容寫出來。具體地說,《搭船的鳥》課后練習1“讀課文,想想作者對哪些事物作了細致觀察,說說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就是要求在閱讀課文中關(guān)注細致觀察的地方。所謂細致觀察,就是比較得出來的,以第1自然段的下雨為例看。下雨簡單地說用“下雨”兩個字就解決問題,課文中寫出來的是“天下著大雨,雨點打在船篷上,沙拉、沙拉地響”,體現(xiàn)出的就是細致觀察,重點是聽覺的感受,聲音是從船篷發(fā)出的,“沙拉、沙拉”表示聲音很密集地響,而且很大,與打在鐵棚上的脆響、打在樹林里的“淅瀝”聲都不一樣。雖然課文只寫出了雨點打在船篷上的響聲,實際上也是在與雨點打在其他東西上響聲比較之間感受的,只有比較才能記住這一雨點聲音的特點,這是從觀察的層面來看細致的體現(xiàn)。再看指向表達方面的內(nèi)容,如何才能寫出具體的大雨呢,課文接下來寫出的是雨點落腳的地方(船篷上),造成的效果(發(fā)出了沙拉、沙拉地響聲),這就是進一步寫;教師在此可以啟發(fā)學生結(jié)合課文的語境想(下大雨的情形學生都經(jīng)歷過),大雨點除了打在船篷上,還可以打在哪兒,會出現(xiàn)什么結(jié)果,試著把這種結(jié)果具體寫出來,再互相比比誰寫得具體感更明顯一些。
二、開展適當?shù)碾S文練筆
統(tǒng)編教材十分重視在閱讀教學中開展小練筆的訓練,除了習作單元在精讀課文和交流平臺之后專門安排“初試身手”之外,在其他閱讀單元中,也都安排或要求結(jié)合單元習作訓練目標要求,注意選擇課文中一些具有典范意味的片段或獨特表達方法,設(shè)計學生跟寫或仿寫的訓練,使學生的練筆既有課文精彩片段做樣子,又能緊緊圍繞單元習作訓練目標,以達成在隨文練筆學習活動中習得寫具體的本領(lǐng)。
如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習作方面的語文要素學習要求是“試著把觀察到的事物寫清楚”。雖然三年級上冊的習作中有時也有“寫清楚”方面的要求或意思,但作為語文要素表述出來,這還是第一次。對此,教師在這一單元閱讀教學中,自然需要引導學生關(guān)注課文“寫清楚”的精彩片段,體會其中的表達方法,并要求學生將那些值得遷移的寫具體的方法,運用小練筆之中,掌握一些初步寫具體的方法。這些課文中,《荷花》第2自然段描寫荷花開堪稱范例:“……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睂@四個句子教師需要先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情形:第一個句子體現(xiàn)的是荷花與荷葉之間的位置高低上的關(guān)系,第二個句子是從花瓣的數(shù)量看荷花是半開的,第三個句子寫出小蓮蓬顏色的嬌艷,第四個句子突出將開未開的荷花獨特姿態(tài)飽脹感。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荷花的這些不同情形,也是在比較中體現(xiàn)出來的,既是不同花形之間的比較又是與其他花開放的不同進行比較的。然后再從中提取語言表達上的特點,也就是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樣的句式來表達的,學生在看出重點是用三個“有的”句式之后,還需要進一步體會三個“有的”句子中有什么不一樣,這種不一樣就是作者能夠把荷花開放寫具體的關(guān)鍵所在:一種寫出的是花瓣的數(shù)量,一種寫出的是花心的獨特,還有一種寫出的是花兒開放的欲望,這里面,既有作者的觀察結(jié)果又有作者觀察中的想象,各方面互相配合才寫出了荷花開放的具體姿態(tài)。這樣讓學生在閱讀中弄懂了課文范例是怎樣具體寫和怎樣做到寫具體的,再進行練筆,就能夠有的放矢、有模有樣了。當然,即使是仿寫《荷花》的這一經(jīng)典片段,也不是寫一次就完事,而需要以不斷提高的要求多次組織學生練寫,才能夠慢慢提高寫具體的本領(lǐng)。
三、搭建適宜的訓練支架
讓許多教師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無論多么努力地教學生寫具體,結(jié)果是學生寫出來的東西就是不具體。本質(zhì)上說還是教師的教出了問題,教師需要設(shè)身處地地想一想,所要求表達的內(nèi)容如果自己來寫怎么可以寫具體,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找到寫具體的一些精準知識,以此來支撐學生的具體表達,用具體規(guī)范的案例、清晰的操作步驟、有效的提示等,給學生進入寫具體的狀態(tài)搭建適宜的支架。
如教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在這個習作單元中,習作的語文要素是“觀察事物的變化,把實驗的過程寫清楚”。其中,“觀察事物的變化”就是要求學生把變化的情況觀察具體,變化既有苗頭又有過程還有結(jié)果,如種子的發(fā)芽,只要把發(fā)芽的苗頭與發(fā)芽的結(jié)果進行比較,變化就得以具體呈現(xiàn)了;“把實驗的過程寫清楚”之中,過程本身就屬于動態(tài)的,寫清楚了動態(tài)的過程,也就把實驗的情形寫具體了。由此可見,這一習作表達方面的語文要素雖然表面上不是要求寫具體的,但實際上“寫清楚”的效果與寫具體是一樣的(清楚才能看得具體;具體的東西也能看得清楚)。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一項小實驗時,不是急于給學生寫具體的方法,而是讓學生認認真真地做一項小實驗。可以是學生自己喜歡的小實驗展示,需要一邊展示一邊清楚地進行實驗說明;也可以讓科學課教師組織去實驗室選擇一項有意思的實驗做一做,需要學生記錄實驗名稱、實驗準備、實驗的具體步驟以及實驗的結(jié)果。這個實際上就是組織學生仔細觀察并記錄的過程,是為進行寫具體的指導做準備的。在學生選擇能夠?qū)懢唧w的小實驗之后,指導學生如何寫具體的方法,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說這一次小實驗的情況,并互相評價所說的實驗的內(nèi)容有沒有不夠清楚的地方,能不能補充說說;對于說得很清楚的學生,不妨讓他講講自己說清楚的順序是什么。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把學生引向按順序(步驟)來寫實驗的過程,并給出寫步驟時的連接語“先……接著……然后……最后……”,也可以直接用“第一步……;第二步……”把每一步實驗的做法寫具體。這樣在學生寫出初稿之后,還要組織學生進行互相評改,重點是看把實驗中的什么寫清楚了,能不能看到具體目標。這樣圍繞學生把一次實驗寫清楚的習作指導中,寫具體這一中年級學段上的習作目標要求同樣獲得了體現(xiàn)。換言之,寫清楚既是寫具體的一個方面又是寫具體的一種方法。
總而言之,指導學生把習作寫具體是統(tǒng)編教材在中年級重點訓練的內(nèi)容,這種寫具體不是刻板的數(shù)字來體現(xiàn)的,而是以語言表達的結(jié)果是不是具備具體的特征來衡量的,當然寫具體還得需要準備具體(觀察細致等)和掌握寫具體的方法,并且需要勤加訓練才能真正形成寫具體的本領(lǐng)。
吳峰,浙江省杭州崇文實驗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