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普通高中黨建與德育融合

2020-08-10 08:50:31王建偉
教育·綜合視線 2020年8期
關鍵詞:道德教育育人德育

王建偉

中央組織部、教育部黨組印發(fā)《關于加強中小學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強調:“把抓好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中小學校黨組織重要任務?!苯逃坑“l(fā)《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加強黨對中小學校的領導,牢牢把握中小學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導權。2020年疫情防控背景下,學校強化黨組織德育功能,以黨建促進中學德育機制的完善,不斷創(chuàng)新學校黨建新境界。

德育模式研究

19世紀德國著名哲學家和心理學家赫爾巴特核心思想,是對現(xiàn)實社會中已有的價值理念進行歸納,形成具有普遍適應性的道德規(guī)范,然后將其進行分解和細化,使之成為更明確的政治、思想與品德等規(guī)則并構建成學校德育體系。赫爾巴特提出,培育偉大的品格,必須通過規(guī)范、嚴格的管理手段和教育模式。他認為,管理是服務教學的重要手段,而教學是實施德育的最主要路徑。盡管赫爾巴特對學生的德育側重宏觀上的教導,但是他的教育方式是多樣的,例如利用講授、強化、練習、模范、懲戒與表揚達到預期的德育目標。不難看出,這種德育模式的主體是教師,教師把傳統(tǒng)的“填鴨式灌輸”作為實現(xiàn)德育目標的重要手段,學生則自始至終處于被動學習的境況。

美國教育家杜威最早提出“自我教育模式”,之后瑞士的皮亞杰、美國的柯爾伯格等人進行了補充和完善。這種德育模式反對教師作為德育主體和“填鴨式灌輸”,而是主張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會自我學習與發(fā)展,并逐漸實現(xiàn)道德的自我培育。杜威在德育理念上崇尚獨立、自由和個性,反對把學生看成是德育的“產品”統(tǒng)一制造。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此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 的主張。在筆者看來,這種德育模式注重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發(fā)展能力、德育氛圍營造和綜合實踐活動。

“新道德教育模式”,是在分析、綜合了上述兩種模式的基礎上,由美國弗里肯納、英國威爾遜等著名教育家提出的。筆者認為,這種模式揚長避短,有效融合了理論教育和自我教育,既強調教師的講解、練習、強化、責罰等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也注重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實現(xiàn)自主性學習與發(fā)展。威爾遜是“新道德教育模式”的支持者。他指出,道德教育需要的不是“規(guī)則與鞭子”,而是“復雜的機制”及“交往的環(huán)境”。他認為,德育不能通過強制性地灌輸,更不能用懲罰來取代教育,而必須開展積極向上的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與發(fā)展,最后實現(xiàn)德育目標。本文在某種程度上借鑒了此教育模式,在為學生營造良好氛圍的基礎上,不斷研究、探索德育的路徑和方法,構建適合高中學生特點的德育新模式。

德育課程設置

近代西方對“學校道德教育用不用設置專門的課程”長期存在爭論,即“直接法”與“間接法”之爭。“直接法”通過開設單獨的課程實施道德教育,“間接法”則認為沒有必要單獨開設,完全可以在教學中進行學科滲透。

德育課程“直接教育法”的創(chuàng)立者——英國哲學家約翰·威爾遜主張設置專門的德育課程,建議將道德課納入課程表中。英國麥克菲爾也主張設置直接的德育課程,同時,他認為 道德不能靠教師的教學,而要依靠學生的理解和感受,《生命線》就是他基于道德情感編制的供中學生使用的教材,并在實踐中取得顯著成效。

日本注重道德教育,明治維新以后,日本開設了道德教育課程,之后定期對其進行修訂和完善。為提高中小學生道德水平,1979年開始設置專門的道德教育課,其中小學和初中均開設“道德教育時間”,每周開展一次討論與交流活動,高中階段則將其放在“現(xiàn)代社會”中。此外,日本德育課程還包括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課、公民課(高中)與生活課等,并分別制定了詳細的德育目標。

里克納是美國品格教育的典型代表,他認為學科教學對道德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并以“歷史課中偉人的品德與精神”等學科教學中的價值因素為例,強調發(fā)揮其他學科的德育滲透作用。美國教育家杰克遜首次明確提出 “隱性課程”這一概念,而科爾伯格則較早地闡釋了德育“隱性課程”,他認為主要依靠隱性課程建設德育課程,而不是利用傳統(tǒng)課程方式?!耙恍┙逃睦韺W家和教育社會學家把日常的道德教育活動稱作隱蔽或自發(fā)課程?!?[佘雙好.德育課程厘定——西方德育課程思想演變的基本理路[J].倫理學研究,2003(4):78-83.]這種隱形課程,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官方課程”,而是學生經過學科滲透學到的非預期知識和價值觀等。

綜上,國外學者對德育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教育模式、自我教育模式和新道德教育模式。盡管他們側重的模式不一,但是為本課題研究探索有針對性、操作性的高中德育模式提供了借鑒;雖然近代西方對“要不要設置專門的德育課程”莫衷一是,但是依筆者之見,西方道德教育正是在這種爭論中逐漸走向成熟。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是,在學校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如何充分發(fā)揮各種形式的德育課程作用,使之相互融合,共同體現(xiàn)育人價值。

德育思想研究對象

我國學術界對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德育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其中武漢大學黃釗[黃釗.中國古代德育思想史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60-73]教授以中國古代德育思想為研究對象,挖掘與梳理了我國古代不同時期、不同派別與不同代表人物的德育思想,進而闡述了我國古代德育思想產生、發(fā)展與演變的歷程,指出中國古代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與德育原則、方法及途徑,對如何發(fā)掘傳統(tǒng)德育思想進行了理論闡述;羅志佳[羅志佳,沙風.比較意義上中西古代德育理論之雙向變奏[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4(2):89-91.]等人則從另一視角對中西古代德育進行對比分析,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德育思想。學術界對中國古代德育思想的研究,對于全面了解中國古代德育學說,探索中國德育客觀規(guī)律與完善德育理論體系及推進當代德育實踐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我國近代涌現(xiàn)出大批教育思想家,他們普遍關注德育,并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和實踐。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針,指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他認為要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就必須接受包括公民道德教育在內的教育;陳鶴琴倡導“活教育”理論,認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國人,做現(xiàn)代中國人”;王國維首次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完全人物”,認為教育應當以道德為中心,并提出將“美育”列為學校的正式科目;馬寅初提出要以全面發(fā)展的觀點教育學生,不僅要使他們具有廣博的科學知識,而且要具備高尚的道德、強健的體魄和初步的辦事能力;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道德思想,創(chuàng)立生活德育理論,并提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德育目標。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術界更加注重德育功能,一大批教育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道德教育理論,并進行了長期的教育實踐。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葉飛[葉飛,檀傳寶.改革開放30年德育理論發(fā)展脈絡探析[J].教育研究.2009(01):19-24+85]教授等人分析了我國德育發(fā)展的趨勢,列舉了生活德育理論、公民德育理論、體驗式德育理論等發(fā)展方向;曲阜師范大學戚萬學[戚萬學,唐愛民,韓笑.改革開放40年德育理論研究的主題及進展[J].教育研究.2018(10):20-31]等人指出,我國德育理論研究在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成就,可以用研究主題的方式進行概括與呈現(xiàn),并指出新時代德育研究的新課題是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探討;華中師范大學杜時忠[杜時忠,孫銀光,程紅艷.德育研究70年:回顧與前瞻[J].教育研究.2019(10):17-26]等人梳理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德育研究曲折發(fā)展過程,肯定了我國德育研究取得的成就,同時指出目前德育研究中存在知識體系陳舊性、學科視野封閉性以及缺乏對教育重大問題的道德審視等不足。

高中學校黨建開發(fā)

課題組在中國知網以“黨建”和“德育”為主題進行文獻查閱,共檢索到789條文獻。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占476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00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68條、思想政治工作55條,均以黨建為核心,側重研究大學生、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對普通高中學校黨建研究的很少,高中學校如何把黨建與德育協(xié)調發(fā)展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從發(fā)表時間上看,2017年63篇,2018年81篇,2019年97篇,呈現(xiàn)遞增發(fā)展趨勢,說明在新形勢下,各地教育工作者逐漸重視黨建工作,并開始注重黨建與德育領域協(xié)調發(fā)展,構建“黨建+”育人機制漸成風氣。

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各地加強中小學校黨建,構建“黨建+”德育機制,提升德育實效。2017年11月,在全國中小學黨建暨德育工作會上,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朱之文就新時期如何做好中小學黨建和德育做出部署[冀曉萍.寫好中小學黨建和德育的奮進之筆——中小學黨建暨德育工作會綜述[J].人民教育,2017(23):46-48]。浙江省教育廳郭華巍總結了浙江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造“黨建+”育人機制,推進黨建與育人、教育教學和學校改革發(fā)展相融合的黨建與德育協(xié)調發(fā)展經驗;賈憲章[賈憲章.抓實校園“黨建+”,激活德育“新引擎”[J].基礎教育參考,2019(14):79]以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qū)實驗小學為例,介紹如何拓展“黨建+德育”的內容、探索“黨建+德育”的方法和構建黨建引領德育新模式,為本文研究提供了參考。

探索黨建與“紅色校園”有機融合,宋秀冬[宋秀冬.堅持黨建統(tǒng)領,共筑“紅色校園”——新河縣振堂中學發(fā)展紀實[J].黨史博采(上),2019(12):68-68]以河北新河縣振堂中學為例,基于當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研究探索新形勢下黨建與“紅色校園”融合方式,開展紅色德育,傳承紅色基因;徐以國、董萍[徐以國,董萍.創(chuàng)新黨建育人功能的實踐探索[J].南方論刊,2016(4):110-112.]結合學校教學實際,通過開展一系列黨建品牌建設,探索創(chuàng)新黨建育人功能的方法和途徑;許有強[許有強.積極開展黨建教育,增強班級管理實效性[J].教書育人,2018(22):69-70]嘗試在班級管理中開展黨建教育,探索班級管理新模式,增強學生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德育實效性。

綜上所述,國內對于德育的研究,對推進當代德育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受應試教育影響,目前國內德育研究存在著德育教學模式陳舊、學科視野封閉以及德育教學方法古板等缺陷。當前,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加強黨對教育教學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推進黨建統(tǒng)領下的德育已成為教育戰(zhàn)線面臨的一項重大戰(zhàn)略任務,關注黨建與德育深度融合,構建“黨建+”育人模式,高中學校要結合疫情防控實際,發(fā)揮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開發(fā)與探索黨建與德育深度融合的運作模式,構建黨組織引領下的學校育人新機制。

【本文系山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專項課題《疫情防控背景下高中黨建與德育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20YZJ054)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山東省諸城市繁華中學校長)

猜你喜歡
道德教育育人德育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新教師(2023年12期)2023-03-14 10:11:29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中國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xù)前行譜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肅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對幼兒開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岳西县| 朝阳县| 大新县| 许昌市| 潢川县| 宝清县| 连南| 江孜县| 英吉沙县| 定边县| 茶陵县| 保定市| 连云港市| 琼结县| 石林| 昌黎县| 曲沃县| 上栗县| 大余县| 新巴尔虎右旗| 黎平县| 定边县| 庆城县| 巧家县| 淅川县| 永吉县| 体育| 扶绥县| 孟连| 山东省| 西安市| 兰考县| 德令哈市| 新源县| 鹰潭市| 岳阳市| 子洲县| 柯坪县| 环江| 临桂县|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