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康
一本好書,像是一把鑰匙,它將為你開啟一扇新的大門,通向成長的道路。
在一次教研活動中,筆者有幸接觸了《課例研究,我們一起來:中小學教師指南》這本書?!霸诮虒W的過程中研究,在研究的狀態(tài)下教學,是當今課堂教學實踐研究理想的追求,也成就著一次次課堂教學故事的精彩?!北緯ㄟ^課例研究的國際背景、本土實踐、范例詮釋三個篇章講述了“為什么要做課例研究”“怎樣做課例研究”,并逐步讓筆者形成了一定要做課例研究的判斷。
課例研究不同于教學案例,后者重于表述情景,展示成果,問題總結。而課例研究則是一種行動研究,它重于過程,需要持續(xù)改進教學,從而得出階段的認識與總結,且每一次課例研究都會遇到新的問題,而新問題的逐步解決,總在不同程度地豐富原有的認識與結論。所以,課例研究始終處于未完成的狀態(tài),課堂教學的改進永遠都沒有終點。下面談談筆者從書中所得到指導教學實踐的幾點收獲。
一、鎖定目標,執(zhí)著鉆研
拜讀了本書之后,筆者更加明確了教學目標的重要性,教學目標是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學習結果,其價值應在于學生“學”到了什么,學生能否學會主動學習。帶著這樣的思考,在備課時,筆者會更加關注“目標引領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授技能的同時去滲透更為宏觀的規(guī)則意識、身體節(jié)奏感、合作意識的教育等。
如,在技巧:跳上成跪撐—爬行—跳下的技能教學中,慢跑時,筆者以音樂和提前錄好的錄音作為背景,讓學生圍繞自己的墊子進行慢跑,聽到提示音,模仿教師的動作,養(yǎng)成聽到口令后再做動作的習慣;跪撐爬行游戲時,教師跟著音樂打節(jié)拍,大部分學生都能有節(jié)奏地進行爬行,這樣不僅讓動作慢了下來,提高了動作質量和安全系數(shù),也在有意識地指導下培養(yǎng)了身體的節(jié)奏感;兩人、四人合作練習前,示范正誤動作,給出打分標準。接下來,小伙伴們在相互的口令指揮、保護與幫助下給出了客觀的打分與評價,然后開始自發(fā)、認真地糾正與進步,提高了團隊協(xié)作能力。
正是在目標引領下對教學內容的再思考、再鉆研,才引發(fā)出豐富多樣、效果更為顯著的教學形式。
二、反復實踐,改進求索
課例研究給了筆者深化教材知識的機會。在研究課或是賽課中,筆者往往在選定了教學內容之后,會搜索相關的研究課學習經(jīng)驗,并進行梳理、消化;然后在實踐研究中不斷佐證自己的想法,進一步學習與提高;出現(xiàn)新問題之后再去探討解決,最終呈現(xiàn)出較為成熟的體育課。
例如,在設計身體平衡與素質練習這節(jié)室內課時,筆者首先對平衡的概念進行了搜索與概括,隨后與同行進行探討,反復推敲后將本節(jié)課的練習分為靜態(tài)平衡練習、動態(tài)平衡練習以及動靜結合轉換平衡練習三個部分;其次,再去搜索與之相關的平衡練習,作為參考借鑒。設計好練習內容之后,筆者根據(jù)設計的內容進行了求證練習、再調整確定,直到能夠適合該階段學生的運動負荷。
預設的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探索與解決。在反復的實踐磨煉中,有助于教師提高對教學的理解,以及對自身教學問題的認知。通常,筆者課前會設想在上課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教學完成后,反思預設的問題在課堂上實施的真實情況,再次修改完善。如,筆者剛開始從教時,教學語言不夠精練、語言節(jié)奏有所卡頓、設計的內容學生不感興趣等,針對這些問題,在整個反復實踐與研究的過程中,筆者明白了同樣的教學內容,因為采用教學形式的不同,最終產(chǎn)生的教學效果也會不一樣。如,課的開始,采用對話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抓住他們的目光。再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學通過游戲貫穿,加以語言引導,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運動的興趣等。
正是課前的探索學習,結合課中的實踐改正,才能對教材掌握得更為深入,糾正自身問題,最終設計出適合學生運動的教學內容和吸引學生運動的教學形式。
三、團隊助力,力求完美
課例研究離不開團隊的互助,唯有積極向上、團隊共研的氛圍,才能使得個人走得更加長遠,才能使一節(jié)課更趨于完善。
在一次研究課中,組里的教師跟筆者提到:“示范講解時,學生沒有認真觀察你的動作,導致練習時動作不標準。”先聽后做是一種習慣,于是筆者在課的開始就注意習慣的養(yǎng)成,慢跑熱身中加入聽錄音提示模仿動作的練習,可以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將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給出一個大拇指,通過體態(tài)語讓學生感受到被肯定,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做得更加認真了。還有許多教師提供的小妙招,如,筆者在做支撐石頭剪刀布游戲的示范時,學生聽不清講解,于是筆者將錄音結合到音樂中進行講解,這樣學生不僅能觀察到教師的動作,還能聽清游戲要求。
《課例研究,我們一起來:中小學教師指南》一書讓筆者看到了課例研究所特有的專題性、持續(xù)性、實效性等特點,帶著這樣的特性進行研究,讓筆者在教學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也在研究中提升了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