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霞
(廣東省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wù)中心,廣東惠州516001)
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稱小葉肺炎,是臨床較為常見小兒呼吸道疾病之一,多發(fā)于冬、春兩季,具有反復性特點,咳嗽、氣促等臨床癥狀[1]。據(jù)統(tǒng)計部門的報告顯示,5歲以下兒童每年死于肺炎者達30萬[2]。臨床治療中以對癥治療輔助排痰,由于傳統(tǒng)人工叩擊排痰方案執(zhí)行時缺乏可行性及有效性,因此逐步被臨床淘汰[3]。機械排痰自21世紀初引進我國,可有效吸取深部支氣管及肺泡痰液分泌物[4]。但小兒年齡尚小,無法完全配合機械排痰,造成治療依從性差,難以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5-6]。舒適護理作為個體化有效的新型護理模式,以生理、心理上愉悅為目的。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旨在探究舒適護理配合機械排痰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340例,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兩組,對照組男88例,女82例,年齡最小4.8個月,最大 6歲,平均(4.6±0.5)歲。實驗組男 88例,女82例,年齡最小 4.5個月,最大 6歲,平均(4.4±0.4)歲。兩組年齡、性別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保持胸部低于髖部,選擇振動排痰機叩擊頭,頻率25~35CPS,叩擊從下向上,從外到內(nèi),盡量覆蓋整個肺部,根據(jù)其肺部情況延長叩擊時間和適時增加頻率,10min/每側(cè)肺。對照組配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采取舒適護理:①心理舒適護理:患兒咳喘不適,對醫(yī)院環(huán)境陌生、害怕,家長過度緊張均可導致患兒抗拒、恐懼的心理,應及時給予疏導,講述機械排痰,消除患兒恐懼感,在患兒可配合排痰時給予鼓勵,提升治療依從性;②病區(qū)舒適環(huán)境:注意清潔度、濕度,避免刺激性氣味及微塵出現(xiàn);③飲食干預:選擇高蛋白飲食,若無法進食可以考慮采用滴管喂養(yǎng)。
1.3 評價標準[8]:抽取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動脈血,評估血氣指標。統(tǒng)計治療后退熱、咳嗽消失、喘息緩解時間。
兩組患兒治療血氣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氣指標明顯改善,其中實驗組血氣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 (±s)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 (±s)
組別n PCO2(kPa)PO2(kPa)護理前 護理后 t值 P值 護理前 護理后 t值 P值實驗組 170 9.08±0.92 6.54±0.67 29.099 0.000 8.43±0.83 11.04±1.07 25.130 0.000對照組 170 9.03±0.90 7.49±0.72 17.421 0.000 8.46±0.85 9.29±0.92 8.639 0.000 t值 0.506 12.597 0.329 16.169 P值 0.613 0.000 0.743 0.000
小兒支氣管肺炎多存在于小兒肺部及痰液中,但是小兒咳嗽反射及排痰能力較弱,無法通過自身反射系統(tǒng)將痰液排除[9]。據(jù)相關(guān)文獻指出,機械排痰分別垂直、平行作用于背部體表,致其黏附力降低并在呼吸氣流中發(fā)生液化,推進液化分泌物逐漸向外移動、脫落而排出,效果確切[10]。患兒接受機械排痰過程中,由于心智尚不成熟,無自控能力,且對機械產(chǎn)生較重的恐懼及排斥感,其無助感、恐懼感多表現(xiàn)為哭鬧與抵觸,無法完全配合,導致排痰效果較差。常規(guī)護理中,僅注重對小兒病情的護理,無法完全考慮患兒是否舒適,造成治療效果較差。肺炎患兒不適感來源于病理與心理兩方面,而舒適度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需求。而心理護理方面需保持自身親和力,建立良好關(guān)系,借助其性格特征滿足其心理需求,可促成其遵醫(yī)行為,從而盡快為康復創(chuàng)造條件[3]。
綜上所述,在機械排痰治療的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中,采取舒適護理配合,可明顯改善患兒治療后血氣指標,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