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課緣起】
長久以來,我的作文課堂要么傳授寫作知識,要么讓學生讀老師的下水文,這種狀況一直持續(xù)到閱讀了名師課例。閱讀中,我漸悟黃厚江老師的“名家名篇,一般作家也寫不出來”一語之懇矻。原來我并不了解學情,“害怕寫,沒話寫,不會寫”,“三怕”才是病根。反省中,我的觀念全面“維新”,著手向名家取經,用以療治課堂。開始是“依葫蘆畫瓢”,把黃老師的實錄機械照搬,其“我的故事”,我借鑒成“我們的班級史記”;其“一串葡萄”,我的課堂則是“一串枇杷”。天道酬勤,名師手把手教導,我三五次地刪繁就簡、優(yōu)化聚焦,上課效果漸有層次感和梯級性。
【創(chuàng)課思路】
這堂課具體環(huán)節(jié)是這樣設計的:猜謎游戲導入,診斷學生寫人能否抓住重點。緊接著以學過的課文為參照,讓學生了解什么叫作“人物特點”,再通過經典段落賞析,讓學生對比感知動作描寫的好處。這個環(huán)節(jié),融入對話之中,才能做到“授人以漁”。然后進行病癥把脈,摘錄學生周記和教師隨筆,讓學生意識到動詞及其連貫性、邏輯性的重要。但是在操作過程中,由于偏于概念性陳述,我化知識性講解為貼近生活的實例。接下來的“生長”環(huán)節(jié),我把原先的四幅圖片精簡成兩幅,梯度性自然呈現。在名師指導下,我明白了“共生種子”可以是學生的故事,也可以是教師的親身經歷,切忌堆繁。學生在這樣的指導下,掌握了方法,寫作有了抓手。
【教學現場】
一、初級挑戰(zhàn):你說我說,可淺可深
師:這堂課我們來學《抓住人物的特點》里的動作,寫照片里的人物,你要仔細觀察動作,掌握觀察的方法。老師設置了三級挑戰(zhàn),先來看初級內容。
(屏顯)
用一個詞描述老師的特點。
用一句話描述老師的特點。
生(紛紛):端莊、優(yōu)雅、樸素、文質彬彬。
師:全都是詞,能不能補充成一句話?
生:老師沉魚落雁。(眾笑)
師:這是主謂結構的詞組,要說更完整的話,不能光從外貌、品質上說,要記住要求。
生:老師優(yōu)雅端莊地走下了講臺。
師:他抓住老師的特點了嗎?
生:抓住了,有簡單動作。
師:什么是人物特點呢?
生:獨特、比較突出的地方。
師:你能不能挑戰(zhàn)再說一句?(生沉默)你可以求助身邊的同學。
生:和藹可親的老師熱情地給我們上課。
師:他的回答有沒有給你啟發(fā)?
生:一位嚴肅的老師站在我的身邊。(眾笑)
(屏顯)
人物特點:一個人的特殊之處是區(qū)別于其他人的地方,即“獨特的這一個”。
師:“獨特的這一個”,說明要區(qū)別“共性”,像和藹可親、熱情等詞就是老師的共同特點。你知道大家為什么笑嗎?
生:沒有說出您的特點。
二、中級挑戰(zhàn):觀察比較,考驗視覺
師:下面來看幾個例子,你從這段話看出人物什么特點?
(屏顯)
正說著,門被推開了。一個須眉花白的瑤族老人站在門前,手里提著一桿明火槍,肩上扛著一? ? 袋米。
——《驛路梨花》
生:年邁。
生:健壯、有力。
師: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動作。
師:注意到了動作詞,很好。剛才大家說“熱情的老師”是精神特點,如果把這段話改成公式化語言:“一個年邁的、健壯的老人”,好不好?
生(齊):不好,籠統(tǒng)。
師:好,請大家齊讀一下。
(屏顯)
使用動詞好,活靈活現形象顯。
師:再來看例子。
(屏顯)
我覺得有腳步向我走來,以為是母親,立刻伸出雙手。一個人握住我的手,把我緊緊地抱在? ? ? 懷中。
——《再塑生命的人》
師:看到她是什么樣的老師?
生(紛紛):友善、親情、和藹可親、平易近人……
師:從哪些詞可以看出?
生(紛紛):走來、握住我、抱在懷里……
師:這時候的莎莉文老師還是一個陌生人,海倫·凱勒就對她產生了依戀之情,作者直接抒情了嗎?
生(恍然大悟):是用一連串的動作描寫表現出來的。
(屏顯)
動詞若連貫,畫面生動情感現。
師:海倫·凱勒對老師有什么感情?
生:感激、懷念、親切、深情。
師:我們寫人,不能只“××樣的老師”,而是從他們給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
生:從動作入手寫。
師:好,我們再從名師的經典案例中取經,我讀第一句,你們接龍。
(屏顯)
“孩子,身上穿那么少的衣服,你不冷嗎?”
我(不由自主地)轉過頭,“?。颗?,不、不冷的,還好吧……”
我(結結巴巴、不自然地)回答道,(趕緊)看向她身旁的“名爵汽車”廣告。媽媽(反復)叮囑過我,不要跟陌生人說話的。
——王君《青春課堂》
師:括號里的詞語刪和添各有什么好?
生:我選“不由自主地”,她媽媽都說了,一定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但是那個人對她懷有善意的關懷,這個詞說明她動搖了。
生:我從“結結巴巴、不自然地”看出媽媽對她的叮囑,對陌生人有點害怕緊張。
師:這時候,她的內心是——
生:復雜的。
師:加上修飾詞,把人物內心的豐富性表現了出來。
生:從媽媽“反復”叮囑,可以看出媽媽多次叮囑,對我非常關懷。去掉就體現不出這種? ? ? ? 關懷。
師:“反復”是母愛的體現,甚至都讓你們覺得媽媽——
生:嘮叨。
生:“趕緊”兩個字寫出了這個孩子的無措,想逃避。
師:就是說內心很糾結。依然從情感上說的,可以這樣想,陌生人和親人都在關心作者,怎么使她更糾結了呢?
生:反襯出內心情感豐富,對善的深層理解。
師:真好,我們給動詞涂脂抹粉,確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屏顯)
再給動詞化化妝,文章內涵意味見。
師:我們從文本、名師案例那里認識了動詞的諸多好處,下面看這幅圖并實踐操作。
(屏顯)
生:老師戴著眼鏡,感覺有一種文學氣息。她在等孩子的同時,也在做自己的事。在這個充滿陽光的日子里,老師的手在不斷地寫東西。
師:你覺得他寫得怎么樣?
生:描寫不太細致。
師:讀一下你的。
生:一位媽媽在刺眼的陽光下坐著。她戴著一副眼鏡,一只手拿著筆,一只手捧著書,只見她一邊看,嘴巴里一邊嘀咕著,還時不時張望著大? ? ? 門口。
師:他寫得怎么樣?
生:還行吧,他運用了各種動作刻畫人物? ? ? 形象。
師:也讀一讀你自己的。
生:張老師坐在那里,手里拿著一支筆,不斷地在紙上挪動著。老師的手十分粗糙,可能經過了歲月的磨煉。(師展示雙手,生偷笑)
師:他們都想抓住細節(jié)描寫,但書寫不規(guī)范,觀察也不細。好吧,老師透露一下劇情,其實這張照片,不是偷拍照,這是為了課堂教學讓家長幫拍的,拍的時候有點羞赧、做作呢。
(討論演戲和真實的區(qū)別,生成課堂高潮)
三、高級挑戰(zhàn):段落雕琢,提升能力
師:再來看一幅照片,這是偷拍照嗎?
(屏顯)
(生紛紛點頭)
師:怎么看出來?
生:老師蹺著二郎腿。
生:那個小孩半躺著,他們很自然,是不加修飾的本來面貌。
師:說得非常好,下面來欣賞一段文字。
(屏顯)
當時,我坐在他們對面。剛開始孩子在看《西游記》,非常專注。我就想,在那么嘈雜之中,能夠靜靜地讀那樣一本書,讓人非常敬佩。這個時候我注意到張娟老師讀的是一本教研書。忽然,她可能遇到了比較有意思的情節(jié)吧,就把孩子喊過來,孩子開始看了一眼,也被內容吸引了,就把《西游記》放下了。因為母子中間有一段距離,孩子就把腿蹺起來,把身子斜過去,趴在那看。這個動作持續(xù)了很長時間。因為是一個昏暗的小站,我拍了一張又一張照片,他們都沒有發(fā)覺,可見看書是非常專注的。這張照片是其中相對比較清晰的一張。
師:這就是攝影師的原話,下面拿起筆,再描述照片。(7分鐘后)
生:老師坐在那里,雙腿交叉,低頭細細讀著手里的那本書,旁邊的兒子好像被這本書吸引了,頭和老師的頭靠在一塊,身體趴著,手還托著腮,雙腿交疊在一起,時不時和老師討論著書中的? ? ?內容。
師:大家說說,從她的文字中能看出老師和兒子有什么特點?
生(紛紛):對知識的熱愛、比較灑脫、不拘小節(jié)、放蕩不羈……
師:孩子的特點呢?
生:對知識渴望,對書好奇。
師:你覺得他寫得有什么缺憾?
生:動作沒有修飾語,還有些重復。
師:你讀讀自己的。
生:在喧鬧的車站里,有一位老師在目不轉睛地看一本書,大概她看到有趣的情節(jié),就叫了起來,她的兒子原來是不理睬的,掃了一眼便被精彩的內容吸引了,趴在母親的腿上,和母親一起觀看這本書。
生:我覺得他有一句不清楚,“就叫了起來”應該改為“就叫了一下旁邊她的兒子”。
師:很好!今天,我們學習了抓住動作描寫表現人物的特點,看看有哪些小竅門呢?
(屏顯)
具體準確有動作,活靈活現形象顯。
邏輯連貫記心間,畫面生動情感現。
“涂脂抹粉”化化妝,文章內涵意味見。
師:請同學們運用動作技巧,把片段擴展成大作文。下課。
【創(chuàng)課所得】
黃厚江老師的共生作文,有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帶著作文的種子進課堂”,然后施加肥料,它就能破土而出,直至根深葉茂,葳蕤壯觀。在設計這堂課的時候,我也傾力于一種共生控制力,把自己的一組照片當作作文的“種子”,希望激起學生熱烈的寫作欲望。
但開始設計時,我難以擺脫窠臼,比如讓學生了解“什么叫作‘人物特點”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直接讓學生讀一讀概念,就認為大家都了然于胸。再比如讓學生認識動作描寫的連貫性、邏輯性的重要,在操作過程中,我依然偏重于教師的隨筆樣本。后來根據修改意見,我重新設計,化“陌生化”體驗為貼近學生的生活內容,使學生浸熟于情境。這些都讓我體會到了王榮生老師理念的真諦,“寫作教學就是研究學生的寫作狀態(tài)和寫作樣本,根據學生的寫作狀態(tài)和寫作樣本,才能真正幫助學生?!倍蟮摹吧L”環(huán)節(jié),我把原先的四幅圖片(被偷拍的兩張讀寫照片、QQ封面照、自畫小像),精簡成兩幅,這樣聚焦一個人再到兩個人,課堂就生出了梯度?!霸瓉碜魑恼n如此有意思”“原來作文可以這么上”……活潑潑的文字從孩子們的筆尖流出,師生都收獲了寫作課堂的最高峰體驗。
黃老師在其后的講座中點評“我們今天上的都是很典型的共生作文課”,僅這一句話就讓我百感交集。回首這些年,我一直酷愛讀寫,積累了不少素材,但寫作教學一直處于空白狀態(tài),找不到著力點。是共生作文教會了我“用寫作教寫作,用老師的寫作體驗來喚醒學生的寫作”,我今后的歲月一定好好努力開發(fā)寫作課堂,提高學生的寫作? ? ?水平。
【學生作品】
偷拍照里的讀寫時光
我常想,人世間最美的一幕是什么呢?
放學了,學校大門外人頭攢動,當然更多的是低著頭撥拉手機的。有一輛姜紅色車駕駛位上坐著一個人,她把一個小日記本擱在方向盤上,手里捏著一支筆,眉頭緊鎖,是正在凝神于一句話嗎?剛才她還在我們班囑咐大家,“作文寫得好必須擁有孤絕的心,去勤學苦練”,說“歐陽修寫文章就在馬上、廁上和枕邊”。她今天是想把我們這些“神獸”的淘氣記下吧!
在昏暗的候車室內,她正專心致志地觀看某部著作。我不了解這部書為什么那么吸引人,但見她偶然會點一點頭好像很是贊許,忽然又倒翻兩頁,好像一遍沒有看夠似的,需要反復品讀。突然間,她咧起了好看的嘴角,喊起了身邊的小孩:“寶貝,來看這段?!笨赡苡幸欢挝淖謱懙锰柿?,她想分享給兒子。因為旁邊還有其他人在休息,她的聲音也不大。“快來,快來,這一段真好看?!贝藭r她的兒子正在看《西游記》,聽到母親喊,身子后轉,微微傾斜,手抵住下巴,而母親也為了把書墊高,大方蹺起二郎腿,把書攤在腿上。他們的動作都不怎么優(yōu)雅,但飽含著對知識的渴望。我想,這一幕必是人間最美好的風景。
有人說:人世間最美的動作是讀書姿勢,最美的時光是讀寫時光。這兩張照片就是啊!
(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第四中學;23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