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旺紅
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合理滲透德育教育,樹立正確觀念意識,將樹德育人的相關教育理念充分融入其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全面提升小學語文學科教育工作的價值,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達到預期的教學工作目標。
一、小學語文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認知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初步發(fā)展的階段,由于小學生的感知能力較低,認知水平較差,不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在此期間合理開展德育工作,通過語文學科教育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有助于促使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增強認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事物分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認知引導作用。語文學科的教材均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文章,其中所表達的思想和“善惡美丑”的分辨存在直接聯(lián)系,含有歌頌祖國與高尚情操的內容,在此情況下開展德育工作,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分辨能力,提升認知水平。
(二)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審美情趣
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工作中,教師滲透德育,除了能夠增強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外,還能有效培養(yǎng)其道德素養(yǎng)與審美情趣。教師將教學目標與德育有機整合,通過學科教學的方式,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優(yōu)秀人格品質。與此同時,教師引導小學生欣賞優(yōu)美的文章和語句,還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鑒賞文章,使其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從而更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與生活活動中。
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學科教育的工作中,滲透德育,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認知能力、道德素養(yǎng)與審美情趣,教師應該予以足夠重視,在日常教學中采用合理的措施滲透德育。
二、樹德育人,浸潤無聲——小學語文學科德育滲透的思路
在學科教學中應樹立正確觀念意識,采用有效措施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打破傳統(tǒng)教育工作的局限性,全面提升教學效果和水平,為樹德育人工作的合理實施和良好發(fā)展夯實基礎。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將教育工作與德育目標相互整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強化教育工作效果,采用合理的措施開展德育活動。教師帶領學生學習《鄧小平爺爺?shù)臉洹氛n程時,可先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挖掘出關于“鄧小平精神”的相關德育內容,然后帶領學生學習相關知識,引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達到德育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全面分析教材內容,了解其中的德育內涵,在教學中將德育內容有效體現(xiàn)出來,將德育的積極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以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二)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重視德育的充分滲透。教師在課前準備的環(huán)節(jié)中應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將課堂教育的作用發(fā)揮出來,合理挖掘并整理內容,以此達到相關的德育工作目的。在備課工作中必須制定完善的課堂教育規(guī)劃方案,考慮到小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與德育接受特點等,靈活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課程知識,在課堂教學之前做好準備工作,利用網(wǎng)絡渠道為學生搜集關于課程的圖片和視頻,尤其是德育的內容,必須正確地進行搜集與整理,然后應用在課堂中。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先為學生播放關于課程內容的視頻與圖片,使學生形成初步認知。然后為其講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不僅在吃水方面不要忘記挖井人的辛苦,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會感恩,感謝生活中的清潔人員、學校中的教師、家庭中的親人等等,引導學生感恩,達到良好的德育工作目的。
(三)編制長效的德育教育機制
要想確保在小學語文的學科教育中充分滲透德育內容,將其德育的功能發(fā)揮出來,應制定長效的德育工作機制,充分落實制度有效的提升德育工作效果。應編制完善的獎勵工作方案和制度,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如果教師可以積極將德育內容應用其中,就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將教師的德育教育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形成良好的促進作用。制定完善的責任追究方案。教師在小學語文學科教育中不能合理滲透德育,就應該進行自省,從根本上調動起德育的工作積極性,滿足當前的工作要求。
(四)營造真實的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近年來十分常見的教學手段,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圖像形式、音樂形式與視頻形式等,營造較為良好的情境,有效調動小學生的主觀情感,使得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形成對語文德育內容的認同感,有效增強相關的德育教學效果。教師帶領學生學習《難忘的潑水節(jié)》時,在課堂教學中播放關于潑水節(jié)的圖片與視頻,引導學生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風俗等明確不同民族的人們有著不同的文化特點,在較為真實的情境中感受到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在潑水節(jié)的時期還可以帶領學生穿著少數(shù)民族服裝,開展?jié)娝?jié)的相關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在真實的情境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認知,還能起到良好的德育,使得小學生全面了解我國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一定的敬仰之心,增強其愛國情感。再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課程,先為學生播放圖片與視頻,使其可以了解到小興安嶺的風景文化,然后引導學生自主性的搜集關于小興安嶺的各種文化知識,這樣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全面感受到我國疆土文化的魅力,形成對國家文化的良好認知,強化愛國情。
小學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總結教育經(jīng)驗,根據(jù)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身心特點,正確開展德育工作,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并使其樹立愛國主義情懷,增強認知能力與道德素養(yǎng),全面提升各方面教育工作效果,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