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摘 要:新《中小學書法教育綱要》的頒布,預示著兒童書法教育的春天來了,綱要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都有了新的變革。如何使學生愛上書法藝術,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我國的國粹藝術,并從書法學習中初步學會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已然成為了一個迫在眉睫的課題。
關鍵詞:中小學生;書法教學;立體;德育;活動
《中小學書法教育綱要》曾明確提出書法教育的總體目標:“既要掌握寫漢字的基本技能,養(yǎng)成好的書寫習慣,又要滲透美感教育和書法文化教育,關注學生在書法練習和欣賞中的體驗、感悟、個性化表現(xiàn),珍視漢字書法的豐富內涵和文化價值,從而增強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感?!北救酸槍π陆虒W綱要的要求,對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了一年多的教學探究和梳理,大膽嘗試多方位立體化的書法教學實踐,試圖找出能融合技能學習、美感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的新途徑,已初見成效。
一、活動探索,評價促進。
首先,引導學生進行集體學習活動,教與學的活動常常以興趣小組為單位展開,進而形成合作共贏的學習氛圍。例如,一堂探索歐體藝術特點的課。課前,我將同一個字的不同楷書字體打散剪貼在課件中,試請每一組找出歐體的字,經(jīng)過學生討論、每組互評、教師引導等環(huán)節(jié)歸納出歐體書法藝術的風格特點。然后根據(jù)歐體筆畫和結體的藝術特點,每組開始臨字比賽,派出書法小先鋒和評論員交流對其他組作品的看法,最后分析總結出歐體要寫成什么樣子,要達到怎樣的水平才能算得上好作品。每一組的記錄員及時記錄了小組活動的討論過程、觀點,將有價值的信息匯總并制作成班級手抄板,并且配上了傳統(tǒng)圖案的插圖。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初步懂得了如何去鑒賞和評價歐體的作品,寫作品也因此有了方向。
其次,積極爭取學校和社會的支持,多舉辦班級自制書法資料競賽及手抄報競賽、書法作品征集等,以年級為單位進行評選;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書法協(xié)會,為學校寫對聯(lián)、寫橫幅、做板報;展開針對主題的書法競賽培訓;邀請家長參觀學生優(yōu)秀書法作品展等等活動點燃學生的書法學習熱情。
二、能說會寫,重帖促進。
了解和傳承古貼的法度是學生學習的第一要領。我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書法理論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從豐富的教學模式中靈活學習古帖的法度理論。
其一,能說。課堂中用多媒體直觀展示字體的風格特點繼而引出筆法、字法的特點,通過活動使學生敢想敢說,這是學生臨帖書寫的理論基礎,可進一步增強書法鑒賞語言的表達能力。為此,我嘗試了多種方法,其中效果最顯著的是將電腦印刷體和歐體并排展示,在未講出碑帖的特點之前請學生分析哪一種字體好看,好看在哪里,并且就觀點來臨寫練習。之后進行該帖教與學的實踐,通過互動讓學生知道該貼的點畫特點、字形特點,并且有一定時間的實戰(zhàn)練習。然后將碑帖歐體和印刷體的另一個字進行第二次對比,再分組讓學生評價兩字的不同特點,得到了明顯不同的效果?!澳苷f”還可以用在相互討論分析筆畫的規(guī)律、字的結構特點;及時交流總結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書寫和理解困難、討論更好的學習方法;廣泛收集、探討書法家書寫心得及評論等教與學的活動中。
其二,會寫。表現(xiàn)在對傳統(tǒng)法度的學習和傳承的嚴謹態(tài)度。我采用的方法是先講筆法、字法的基本要領,再初步涉足章法。重視古代名家碑帖,引導學生進行集字創(chuàng)作,學會意臨、對字臨、描紅、雙鉤等方法來觀察范字。比如,在研究讓學生了解歐體的書寫特點時,我分成三個學習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學習筆法。為了加深學生對筆畫造型特點的了解,我試圖通過活動讓學生歸納筆畫家族及成員。接著也產(chǎn)生了第二個問題:即大部分學生拼出的字有點筆畫而無字形。我遵循教學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從最簡單的單字到組合字進行有層次的教學,利用米字格或回宮格有效的輔助書寫,用圖形原理來解說組合字的間架結構,在下筆前就有外形意識,更復雜的左中右、上中下結構也迎刃而解。
通過有針對性的多種活動形式,深入碑帖,講解碑帖要領,使學生懂得了理論的嚴謹性和重要性,學生因此進步更大,興趣更濃,也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三、交流學習意識,實用促進。
平時注重學生課外的書法學習和觀察的意識。如,交流生活中看到的名山碑刻、匾牌里的古人書法;多關注及踴躍參加各級各類書法比賽;利用文化節(jié)舉辦校級展覽、班級展覽以促進學生的學習交流。為了增強書法在學生生活中的實用性,我在教學過程中將手工課與書法內容結合,豐富手工課內涵,拓寬書法作品的形式和實用性,增強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形成了更深刻的情感體驗,充分發(fā)揮了書法教育的德育作用,拉進了學生與書法的心理距離,從而形成了更濃厚的興趣。如廣西版美術教材三年級上冊《小掛飾》一課,我嘗試讓學生利用傳統(tǒng)裝飾圖案(葫蘆、燈籠等)與書法雙鉤或臨寫相結合來制作,學生可以將自制的小掛飾掛在家門前或送給親朋好友。即宣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表達了吉祥喜慶的寓意,又增強了書法的實用價值,達到了德育的目的。類似的方法還有自制包書紙、書法賀卡等等。
建立多方位立體化的書法教學課堂將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提高,但目前的研究僅僅是一個開始。今后的路任重而道遠,我將以提高書寫能力為基本目標,努力找到融入深厚書法審美和文化教育的書法教學新出路。
參考文獻:
[1]皮亞杰.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2]依云.文字發(fā)展時期的書法教育[J].藝苑(美術版),1994.
[3]趙伶俐.大美育實驗研究[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4]劉炳森.小學寫字教學手冊[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