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線上閱讀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盡可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使每個學生都能真正得到生長和發(fā)展。以部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線上教學的課文為例,探究線上教學對“差異”閱讀的獨特優(yōu)勢,探尋有效的指導策略:問卷調查與導學設計相結合,個性批注與總結提升相結合,共性作業(yè)與個性作業(yè)相結合,個性點評與共性小結相結合。
關鍵詞:線上學習;差異教學;個性閱讀;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0)05B-0050-03
2020年寒假,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學生的假期延長。其間,線上教學切實發(fā)揮著“空中課堂”的優(yōu)勢,為學生在特殊時期居家學習保駕護航。
線上教學對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存在著獨特優(yōu)勢。每個學生都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獨特個體。閱讀更是如此。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所獲得的情感體驗和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是不盡相同的,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往往是多元的[1]。線上教學讓學生真正走出了有限的教室空間和有限的課堂時間,解放了學生的學習時空,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閱讀實踐,內化吸收,自由生長。居家學習期間,學生的閱讀實踐是充裕而自由的,不僅可以讀大量的紙質書,還可以利用融媒體閱讀平臺開展線上閱讀,從而增加閱讀的廣度和深度,滿足新時代小學生自主性、多樣化閱讀的需求。線上學習利用線上學習資源和平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線,以教師助學為基礎,以家長引導和激勵為保障,多方聚力,形成合力,有效促進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
下面就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課文為例,探究線上教學在差異閱讀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探尋有效的指導策略。
一、問卷調查與導學設計相結合的策略
2019年,袁浩教授在他《關注個性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講座中指出:“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位;要尊重學生獨立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要因學而教,順學而教……”同樣,教師對于長達數(shù)月的線上教學也應克服不利因素,盡可能地尊重差異、善用差異,促進學生的學習,讓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生長。線上問卷調查是順學而教的一條有效途徑。教師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已知、未知、須知及學生學習的困惑之處、主要問題等,與學生一起找到他的“學習起點”。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琥珀》在“科普文章閱讀單元”,本單元的語文核心要素是:閱讀時能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課前,筆者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了解學生閱讀時會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哪些問題。
調查問卷內容:
1.針對課文題目你提出的問題是____。
2.針對課文內容你提出的問題是____。
3.針對課文寫法你提出的問題是____。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你提出的問題是____。
5.其他問題:___ 。提示:請從不同的角度提出2-3個問題,寫在橫線上。
學生完成“調查問卷”后,由家長上傳至釘釘群的家校本。筆者匯總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類并提煉出核心問題:為什么說“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fā)生在幾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
筆者在導學設計中,就順著學生的問題,引導他們細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經(jīng)驗找到問題的答案或產(chǎn)生新的問題。師生合作細讀文本,聯(lián)系課后的“閱讀鏈接”,完成表格,解決核心問題。
二、個性批注與總結提升相結合的策略
每一個學生進行文學作品的閱讀時,都會有各自關注的焦點,每一個學生的理解,都與其自身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生活體驗和閱讀品質等有關。因此,《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2]新課程提出這樣的要求的目的是鼓勵學生應有自己的獨到體驗和見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地、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閱讀的能力,為學生的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基礎。
例如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鄉(xiāng)下人家》,課文雖然提示最后一小節(jié)是關鍵句,但教學時,教師不能直接將這一句中的“獨特、迷人”作為解讀鄉(xiāng)下人家生活的唯一感受,讓學生去做貼標簽式的“求證”。教師應讓學生跟隨作者優(yōu)美的語言,走進課文描寫的六幅畫面,展開想象,聚焦關鍵語句,體會文字背后作者傳遞的那份情感,引導學生嘗試在語言文字中自主發(fā)現(xiàn)、想象、體會,寫下有自己獨特理解和感受的閱讀批注。
在學生對文本經(jīng)歷了充分的閱讀和思考,寫下了自己的個性批注后,教師再對關鍵語句的感悟作一定的總結提升,幫助學生理解更到位。例如:“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這是第一自然段一句很關鍵的語句,作者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了農家小屋的親切可愛、質樸自然,有一種別樣的情趣。筆者告訴學生,由這句關鍵語句可以體會到作者的情感,那就是:喜歡鄉(xiāng)村人家的親切、自然、可愛。筆者引導學生用這樣的方法去捕捉其他吸引自己的關鍵語句,寫出個性化的感悟。
三、共性作業(yè)與個性作業(yè)相結合的策略
倡導“差異教學”,就是尊重學生個性特征的體現(xiàn)。學生的閱讀學習可分層次進行,閱讀作業(yè)布置也可以針對不同層面的學生設計不同的任務單,同時注意兼顧大多數(shù)學生的共性。
例如,學習了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略讀課文《三月桃花水》,教師可以布置四個閱讀小任務。其中任務菜單一,以及任務菜單二、三的部分題目主要涉及課內知識,適度拓展,以鞏固基礎為主要目的,要求全部學生共同完成;任務菜單二、三的另一部分題目和任務菜單四是課外拓展題。尤其是任務菜單四,引導學生嘗試把課上獲得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相關文章的閱讀欣賞中。
任務菜單一:給下列多音字注音。
和諧( )和面( )和弄( )
和牌( )暖和( ) -唱一和( )
任務菜單二:填上合適的字或詞。
1.草如( )柳如( )
( )的絲綢( )的朝霞( )的低語
2.(選做)例:春水——(桃花水)
春風——( )春雨——( )
任務菜單三: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通過三月桃花水,你還能聽到哪些美妙的聲音?還能看到哪些迷人的景色?請你發(fā)揮聯(lián)想,仿照課文第4自然段或第6自然段的寫法寫一寫。適當用上修辭手法,增添語句的美感。(提示:下列兩小題至少選擇一題完成,有能力的可以挑戰(zhàn)兩句?。?/p>
(1)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它看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務菜單四:
閱讀朱自清的散文《春》,學習運用抓關鍵詞、想象畫面、品味修辭、體會情感的方法來品讀美文。
這四個任務單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課內到課外,將基礎鞏固、寫話實踐、閱讀拓展三者結合,既落實了課文訓練重點,又考慮到了不同學生的閱讀能力?;A部分人人扎實完成,拓展提升部分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自主完成。這樣共性作業(yè)與個性作業(yè)結合,給了學生一定的選擇權,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了學生的心理需求,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四、個性點評與共性小結相結合的策略
相比線下閱讀作業(yè)的集中講評,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成果點評都是一對一的指導。提倡和落實閱讀個性化,實施閱讀的個性化教學,正需要凸顯個性化的評價。線上教學期間,教師對學生閱讀成果的反饋,基本改變了線下學習的集中講評方式,更多的是“點對點指導,一對一點評”的個性化評價方式。教師通過“釘釘群”的批閱功能,圈注學生的精妙感悟或指出理解不到位、有偏差之處,評價學生的進步和不足,指明努力的方向,還原學生的“個體性”,讓兒童閱讀思維得到發(fā)展和提升。
個性化點評可以充分關注到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的差異。例如,在教學《鄉(xiāng)下人家》這篇課文時,筆者布置了一個讀寫結合的寫話練習:在作者眼中、心中,鄉(xiāng)下人家是“獨特”而又“迷人”的,在你的眼中是什么樣的呢?
學生的寫話內容是豐富而多樣的,中心詞也各不相同,有“美麗”“和諧”“如詩如畫”“多姿多彩”等等。點評時,筆者就針對每個學生寫話的亮點給予贊賞。比如:你圍繞“美麗”描繪了一幅清晨鳥兒歌唱圖,多處運用了擬人手法,描寫形象生動,流淌著對鄉(xiāng)村美景的喜愛之情。再如:多自在、和諧的畫面!同樣寫院落吃飯,你寫的是午餐,并寫出了鄉(xiāng)下人家吃午餐的獨特之處。
在一對一個性點評的基礎上,筆者再在班級學習群針對作業(yè)中的共性問題,綜合研判后開展共性小結。如教師在班級群在線小結寫好某段話的方法,以指導全體學生進一步學會怎樣圍繞中心句,用一段話寫好自己眼中的鄉(xiāng)村風光和鄉(xiāng)村生活:1.要緊扣中心詞寫具體。2.學習作者運用擬人修辭手法和寄情于景的寫法。這樣個性點評與共性小結相結合,使學生既向作者學習了寫法,又能寫出自己的特色。
總之,基于差異的“線上閱讀”,教師要從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基礎和閱讀水平出發(fā),探尋行之有效的指導策略,始終關注學生的差異,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善用差異促進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讓線上閱讀教學變得更有創(chuàng)意和樂趣。
參考文獻:
[1]陳紅.共生與差異:為學生個性彰顯而教[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5:8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2.
責任編輯:石萍
作者簡介:孫琦,蘇州市吳中區(qū)蘇苑實驗小學(江蘇蘇州,215128)副校長,高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學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