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是一個小型社會,高校的黨建文化建設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點內容。高校規(guī)模的擴大致使教師和學生人數激增,但個體間思想素質存在差異。因此對高校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黨建文化建設在目標上具有一致性,均是為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政治覺悟,提高政治素養(yǎng),它們相輔相成。因此,本文討論了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并提出了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黨建文化建設的策略,提出高校應執(zhí)行“兩手抓”,組建優(yōu)秀的黨建和思政團隊,促進高校間的合作交流,為打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校園環(huán)境,為社會輸入高素質的專業(yè)人才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黨建文化建設
隨著高校招考并軌制度的實施,高等學校打開了擴招的大門,越來越多的高中生涌入了大學。大學生人數眾多,良莠不齊,大學生整體素質隨著擴招規(guī)模的擴大逐漸下滑,但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建設事業(yè)未來的規(guī)劃者和執(zhí)行者。尤其是習總書記曾強調我國高等教育要注重大學生思想素質的提升,要為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fā)展培養(yǎng)合格的接班人。與此同時,與學生人數激增相伴隨的是高校教師人數的增加,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也高低不平。因此,高校作為黨建文化建設的基層單位,加強高校黨建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校黨建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關系
1. 高校黨建文化建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
剛邁入大學的新生一般都只有十八九歲的年紀,此時的他們思想不夠成熟,并且脫離了父母監(jiān)督的他們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氣息的干擾;而且高校中很多年輕教師剛剛踏入工作崗位,對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要求不嚴格,低估了自己對學生的影響力,起了不良示范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培養(yǎng)他們愛國愛黨愛人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高校黨建文化建設工作中蘊含著很多積極向上的紅色文化資源,比如2020年為抗疫工作作出巨大貢獻的鐘南山、張伯禮等人,還有很多在平凡崗位上的醫(yī)護人員,他們身上體現出不畏困難、勇于付出的人生態(tài)度,諸如此類的事跡通過校園廣播或校園公眾號推廣,對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這種作用是受到感染而自發(fā)形成的一種內在動力,有利于建立正確且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方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聽從黨的指揮,積極踐行黨的指示。在這個過程中,黨建文化建設工作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有助于正確思想理念的樹立。
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黨建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
高校的群體就只有學生和教師兩類,他們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對象,他們的新奇想法很多,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潮,容易受一些反動組織的蒙蔽,事實也證明他們是最容易被利用的群體,如去年香港的港獨事件中就不乏一些師生的身影。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黨建文化建設工作的首要目標。在專業(yè)知識傳遞或接受的同時,加大師生立德樹人的工作。一方面體現了黨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體現了高校作為執(zhí)行單位的效力,另一方面,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黨建文化建設工作也必須加強,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黨建文化建設的策略
1. 思想政治教育和黨建文化建設“兩手抓”
當今社會是一個高誘惑力的社會,意志薄弱的人很容易受到外界迷惑,做出違反道德和原則的事情。比如高校頻現的師德問題和,經濟問題等,這都暴露了高校黨建文化建設工作的不足,這些事件也會對師生思想政治工作制造障礙。因此,高校必須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只有以黨建促教育,以教育督黨建,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高校黨建文化建設工作涉及到很多部門,需要各部門的全力配合,絕不能出現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做法,高校黨建文化建設工作細致入微,除了思想政治教師外,專業(yè)課教師也要加入,在向學生傳授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滲透積極正面的思想,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雖然高校種類眾多,有工科的,農學的,醫(yī)學的,綜合性地等,但無論高校的專業(yè),無論高校的層次,都必須將高校黨建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擺在和專業(yè)教育同等的位置。除此之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僅要從內積極推動黨建工作外,至外還要分析問題,尋找原因,向當地教育機構求助,尋求更多教育資源,比如當地黨建文化建設工作中塑造的典型人物,豐富黨建文化建設工作素材,通過內外協(xié)作的方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2. 加強高校間的黨建文化建設工作經驗交流
高校黨建文化建設工作要和學術工作一樣,注重交流,彼此之間分享成功的經驗,注重合作,面對棘手問題互幫互助。固步自封是夜郎自大的行事方法,同一個地區(qū)的高校更要注重交流合作,構建互助交流App或公眾號,擴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共享范圍,制造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話題,引導大家相互交流討論,實現高校共贏的目的。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可以烘托榜樣的作用,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人物或團隊,比如高校志愿者服務小隊、深入山區(qū)服務小隊等,用身邊的真實經歷和行為深深打動師生,感染師生,實現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 組建優(yōu)秀的黨建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團隊
在高校的教育中,學生向來崇拜專業(yè)素質能力高的任課教師,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將這些有影響力的專業(yè)教師組建成優(yōu)秀的黨建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小隊,首先加強黨建文化建設小隊的思想政治培訓,讓這些專業(yè)教師了解一些思想政治的專業(yè)術語,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和政治水平,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教育有機地融合,用自身的經驗來感化學生,達到以己度人的作用。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yè)教育,不僅避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為思想政治教育找到了著陸點,不再是空話、套話,而且也提升了專業(yè)教育的內涵。因此,組建團隊有助于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人才。
4. 建立穩(wěn)定的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嚴抓黨員發(fā)展質量
高校黨建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就是通過入黨積極分子來體現,黨建文化建設工作做得好,師生思想政治素質高,愿意與黨組織靠攏,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貢獻自己的熱情服務他人。此時,可以將渴望進步的師生吸收入黨積極分子隊伍,選擇優(yōu)秀地成為預備黨員,通過考察繼而成為正式黨員,成為黨建文化建設工作的新動力。因此,高校在新生或非黨員教師培訓中就要對其進行宣傳培訓,并邀請優(yōu)秀黨員做客演講,在他們心中埋下入黨意愿的種子。與此同時,對已經吸納為黨組織一員的師生,同樣要繼續(xù)加強黨員素質教育,可以采用傳輸帶的方式,由老帶新,幫助預備黨員的成長,并考核監(jiān)督其行為,保證黨員隊伍的質量,提高師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三、結語
總體上看,高校黨建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標上的一致性,它們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高校黨建文化建設可以有效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黨建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在高速發(fā)展的社會形勢下,社會需要高素質的接班人和建設者,高校必須不斷地將黨建文化建設工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在傳遞或接受專業(yè)技能知識的同時,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實施“兩手抓”的策略,同時有效開展高校間黨建工作的經驗交流,組建以專業(yè)教師和學生為主的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團隊,吸納優(yōu)秀師生進入黨組織,豐富高校黨建文化建設成果,為社會輸入思想政治過硬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歐陽. 以思想建設為核心的高校黨建工作探究智庫時代[J]. 2020,(05).
[2]周湉. 淺談高校文化建設與黨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J]. 新西部,2020,(03).
[3]孫永森. 淺談高校黨建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 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7,(02).
作者簡介:
王為群(1970-5),男,江蘇南京人,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助理政工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黨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單位:安徽國際商務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