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
【內容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關注學科知識的傳授以及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引導,綜合開展不同形式的科學探究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探究實驗能力,以此來更好的體現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的實質作用和優(yōu)勢。其中探究性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之中的重點和難點,老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給予學生針對性的輔導,保證學生掌握實驗學習的技巧和精髓。
【關鍵詞】初中物理 探究性 實驗教學 創(chuàng)新方向
引言
實驗是物理教學之中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老師需要將物理實驗作為教育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掌握這一重要的教學基本手段,嚴格圍繞物理定律來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其中物理實驗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鼓勵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習到的物理定律進行有效的驗證和分析,從而培養(yǎng)個人良好的科學思維方式,加深個人對物理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地位分析
從上文的相關分析可以發(fā)現,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之中,探究性實驗教學尤為關鍵,許多教育學家以及心理學家明確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科學家的探究過程存在許多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學生必須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之中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通過問題的分析及研究來提高個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技能,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學生的科學觀也得到了一定的樹立。老師需要著眼于學生的學習條件以及學習態(tài)度,積極的構建完善的教育教學框架和體系,關注學生在實驗參與過程之中的基本情況,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給予學生更多良性體驗的機會。其中探究性實驗教學以問題教學為原則和基礎,老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問題的自主分析來鼓勵學生搜集各方的信息,掌握問題解決的途徑和策略,從而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及學習水平的穩(wěn)定提升。比如,在學習小孔成像時,老師可以將學生帶到課堂外,讓學生觀察校園內大樹下的光斑,然后在課堂中演示小孔成像實驗,引導學生根據樹下的光斑來推導小孔成像的原理。
二、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
1.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引導學生發(fā)揮潛力
對于物理實驗學習來說學生的大膽想象尤為關鍵,想象是指學生結合個人已有的知識,通過對表象的加工以及分析來創(chuàng)新個人的思維理念。作為學生在物理學習實踐中的重要能力,想象是創(chuàng)造性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學習能力及學習水平的提升意義重大。老師需要抓住創(chuàng)造性想象的核心要素,分析學生在物理實驗學習過程之中的綜合情況,針對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核心內容來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和想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比如,在學習杠桿原理和摩擦力等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觀察自行車車閘及軸承的運動情況,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分析不同交通工具中哪些部位運用了杠桿中“以小博大”的原理和如何增大與減小摩擦。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不難發(fā)現,許多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十分有限,為了構建高效課堂,物理老師需要注重前期實驗的猜想以及想象,幫助學生主動的運用個人的想象力,結合個人已有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來實現舉一反三的學習之用。比如,在學習物體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時,老師可以以探究性實驗為依據,要求學生進行課外小實驗,讓學生利用酒精燈加熱試管,鼓勵學生分析試管之中冰的熔化情況。
2.指導學生自主實驗,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
學生是整個自主實踐過程之中的主體,在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活動時老師需要以學生的自主實驗為依據,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考能力。探究性實驗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復雜,老師需要重新明確詳細的教學任務和教學方向,通過師生角色的合理互換來給予學生更多的肯定以及鼓勵,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從而調動個人的想象力,實現個人邏輯思維能力及水平的穩(wěn)定提升。物理探究性實驗環(huán)節(jié)較多,老師需要注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合理指導,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記錄和分析,讓學生意識到探究性實驗的內涵,掌握正確的科學研究方法和基礎,從而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比如,在學習“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電池組、電流表、電壓表、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開關以及若干導線,讓學生按照實驗要求連接好電路,然后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引導學生觀察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找出它們變化的規(guī)律,得出結論。鼓勵學生自主完成實驗操作,老師只需要為學生提供簡單的指導,以此來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態(tài)度有所區(qū)別,老師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關注不同層次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真實狀況,重新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向,保障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之中學有所獲,對物理探究性實驗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和理解,從而提高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老師只需要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給予學生相應的輔導,保證學生堅持正確的學習和行為方向。
結束語
在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注重不同教學內容的分析解讀,重新調整教學方向和教學形式,在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前提之下實現針對性的教學,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意識到探究性實驗學習的樂趣,促進個人物理成績和水平的綜合提升。
【參考文獻】
[1] 盧增凱.淺析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策略[J].成功(教育),2012(20):69.
[2] 周濤.淺探改善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措施[J].亞太教育,2015, 33(32):152.
[3] 任少鐸.探究性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8(13):171.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元認知理論視域下探究式教學范式的實踐研究》(JCJYB19251551)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河南省信陽市南灣湖風景區(q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