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強
課堂教學重在引導,而引導之法貴在善問。課堂設問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置問題時,應從角度、難度、跨度、梯度、廣度和密度等方面啟迪學生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活動逐漸由已知導向未知,達到釋疑、解惑的目的,實現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飛躍。
角度
問題的設置應該注意角度,選擇最佳的切入點。角度選得好,教學效果就好。問題的設置應注意角度新穎,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例如:在講“我國的國家性質”時,我是這樣設問的:我國國徽的含義是什么?國徽,大家都常見,卻未必清楚它的構成及象征的意義。這么一問,立刻就引起了同學們的濃厚興趣,我便緊緊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十分自然地導入了新課。
難度
設置的問題要有難度。設置的問題如果太容易,則引不起學生的積極思考,起不到思維訓練的作用。所以,設置有些問題需要變換角度,增加難度,以激起學生的積極思維。例如:在講我國的國家職能部分“關于加強國家機關建設的必要性”時,如果就問題設問:我國的國家職能活動的主體是什么?學生會籠統地回答:國家機關。如果換個角度:中共中央宣傳部發(fā)出認真學習黨的十四大精神的號召,這是不是在履行國家職能?由于變換了角度,這個問題的難度顯然加大了。那么,要正確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知道執(zhí)行國家職能的只能是國家機關,而不是黨的機關,使學生對國家職能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
從橫向上看,問題的設置應具備一定的跨度,即緊扣教學內容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前后銜接。這樣,問題不僅具有一定的“點”上的信息量(難度),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面”上的信息量(跨度)。如果問題設置的跨度太小,則不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反之,如果跨度太大,由于學生不可能立即想起許多有關知識而難以作答,反而會抑制學生的思維活動。
問題的設置應由易到難、由小到大、由簡到繁、由具體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進,層層深入,逐漸接近問題的本質。例如:在學習“我國剝削階級已被消滅”這一知識點時,我設計了如下幾問:①什么是階級?如何劃分階級?②什么是剝削階級?剝削階級靠什么剝削?③怎樣才能消滅剝削階級?這幾問的難度呈梯度增加,學生每做對一步都為解答下一步打下了基礎,每做對一步都會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起鉆研和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同時也教給學生一種解決復雜問題的思考方法。
廣度
課堂教學中設置的問題,應注意到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能讓大部分學生經過分析思考后得以回答。在某些情況下,可通過適當增加問題的梯度來增加問題的廣度;也可變更問題的角度,使其具有更廣泛的思維空間,從而增加問題的廣度。例如: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大多數同學對此問題回答得不準確、不全面。
密度
問題的設置應疏密相間,一節(jié)課不能提問不斷,也不能沒有提問。同時,在每一個問題提出后,要有一定的停頓時間,以符合學生的思維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讓大多數學生參與思考,也使學生對問題考慮得更全面。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的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眾“度”,精心設計好每一個問題。設問有“度”,才能使“問”真正起到牽線、搭橋和引路的功效,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