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蓮
摘要: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小學生由于基礎水平、學習能力、智商等因素的不同,學習效果也會不同,所以出現了后進生這一群體。這時,小學數學教師應發(fā)揮引導作用,抓住思想教育的契機,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潛移默化,以逐步達到轉化后進生的目的。本文探討了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的方法,以期對小學數學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 ?后進生? ?轉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后進生的轉化付出了最多的心血。針對后進生在學習中表現出的各種問題,教師如果不能及時給予他們正確、有效、耐心、反復的教育,采用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或放任自流,很容易造成他們思想消沉和行為放蕩不羈。那么,如何轉化后進生呢?經過多年的教學探究,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對后進生教育要有愛心
子曰:“有教無類?!睙o論是對后進生,還是對優(yōu)等生,教師都要一視同仁,因為一視同仁的博愛是贏得學生尊敬的前提,更是師生溝通的基礎。愛心要以對學生的充分了解為前提,并以具體可感的語言作為因人制宜的教學方法,所以教師要找到恰當的時機與后進生促膝談心,培養(yǎng)師生情感,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實際困難,贏得他們的信任,進而分析他們的實際學情,以便針對具體情況實施轉化策略。
二、對后進生評價要熱心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評價語言的激勵作用,且激勵評價可適當傾向于后進生。同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后進生潛在的優(yōu)點,包容他們的過失,始終用熱情、贊揚、鼓勵的態(tài)度真誠地評價后進生,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在學習過程中取得點滴進步時的成功體驗,有利于培養(yǎng)后進生的學習自信,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產生學習動力,在思想上由被動的“要我學”轉化為主動的“我要學”,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多激勵后進生,會使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愛護與重視,有利于他們發(fā)現自我和重塑自我,樹立學習自信心。筆者曾經執(zhí)教的班上有一名數學后進生,他熱愛體育運動,但經常惹是生非,不寫作業(yè),筆者多次表揚鼓勵他后,收效甚微。有一次學校舉行兵乓球比賽,他取得了年級組第一名,筆者在班會上表揚他為班級增光添彩,號召全班學生向他學習打乒乓球,并要求全班學生在學習上多幫助他,要相信他在學習上一定能取得進步。第二天,他完成了數學家庭作業(yè),筆者又特意表揚了他,他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之后,他在同學之間樹立了威信,也慢慢融入了班集體,學習自信心倍增,學習勁頭明顯增強,成績也在逐漸提高。
三、對后進生轉化要有恒心
轉化后進生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教師要不斷地糾正與引導后進生,切不可以因為他們一時的過失斷言“朽木不可雕也”,將他們列入“黑名單”,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后進生往往是行為習慣差、學習成績差的雙差生,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自律意識差,行為習慣差,所以教師要有恒心,逐漸激發(fā)后進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經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取得進步,樹立學習自信心。
四、交給鑰匙,掌握學法
在轉化后進生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分析后進生形成的原因和他們的個性特征,教給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鑰匙”。后進生之所以學習成績落后,除了自身智力差異之外,還與他們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學習方法是否得當有著直接關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善于傳授知識,而且要引導后進生結合自身的學習特點掌握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單靠教師是很難完成后進生的轉化,還需要教師結合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因素引導學生共同完成。如父母需要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及時幫助孩子解決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困難,讓孩子徹底放下思想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五、結語
綜上所述,轉化后進生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教師必須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健康成長,托起明天的太陽。
參考文獻:
[1]徐曉芳.轉化小學數學學習后進生的點滴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16,(21).
[2]魏保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轉化“學困生”的幾點體會[J].才智,2012,(19).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沭縣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