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整本書閱讀已然寫進了課程標準,作為了日常教學內(nèi)容,也意味著整本書閱讀也成為了語文課程標準的一個“任務群”,作為課程的任務,如何讓學生能有效地閱讀,讓閱讀有價值,教師應該如何推動教學任務的完成,也是任務群的一大難點。本文以高中生必讀篇目《家》為例,淺顯地進行閱讀路徑探究。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深入解讀;路徑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15-0013-01
【本文著錄格式】陸美芳.以《家》為例的整本書閱讀路徑探究[J].課外語文,2020,19(15):13,15.
葉圣陶在《論中學國文課程標準的修訂》中對“讀整本的書”作了專門論述,明確提出把整本書作為主體,把單篇短章作輔佐的主張。而今《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把整本書閱讀已然寫進了課程標準,把整本書閱讀作為了一個單獨的“任務群”,這無疑是把整本書閱讀推上了一個大平臺。但如何閱讀才有效,實現(xiàn)閱讀的價值,卻是面臨的一大問題。
一、問題呈現(xiàn)
(一)整本書閱讀目標意識的缺失
雖說應該把閱讀作為學生獲得知識的一種常態(tài),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學業(yè)負擔的增加,大多數(shù)中學生在選擇整本書閱讀中,不大會考慮為自己的閱讀設定閱讀任務,往往使得閱讀中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就好比走馬觀花,直至文本閱讀完畢,也不一定會掌握多少知識。這種目標意識缺失,讓整本書閱讀的目的名存實亡。
(二)整本書個性解讀的平臺缺失
隨著高中生知識積累和人生閱歷增多,閱讀想象思維能力也比初中生有了較大的改變。但由于教師的滿堂灌教學方式,學生的思維能力沒能逐步打開,對文本的解讀停留在表面,至于個性化的解讀就更不用說了,這一滾雪球式的循環(huán)使得高中生的思維停留在教師提點的層面,所謂的整本書閱讀其實是教師指導下的定型化知識反饋,真正地深入解讀整本書文本蕩然無存。
二、路徑探究
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提出過“六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嘴、眼睛、時間和空間,還兒童以自由,從而解放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趁著這股整本書閱讀課程標準的東風,我們不妨將高中生的閱讀進行解放,作為教師,不妨制定有效的讀書計劃,給學生一本書,圍繞一些點,創(chuàng)設一個閱讀空間,生發(fā)一段讀書經(jīng)歷,讓整本書閱讀真正實現(xiàn)。
(一)目錄指津,找到整本書閱讀的問學途徑
清代王鳴盛曾說過:“目錄之學,學中第一緊要事。必從此問涂,方能得其門而入?!币蚨谡緯喿x過程中,我們不妨嘗試為小說的章節(jié)進行目錄概要編寫,來找到問學的途徑。
以巴金的《家》為例,小說分為四十章,每一章都是一個內(nèi)容清楚的故事內(nèi)容,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不妨進行“目錄編寫”的任務。要求用最為簡短的語言概括本章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這樣既達到對具體每一章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可以延續(xù)整篇文本的內(nèi)容銜接,還可以成為學生解讀整本書閱讀的一大手段。以所任班級學生為例,一開始學生不知如何下手,只是將本章的情節(jié)進行概括,如第四章學生寫的是“鳴鳳在夜晚思考人生覺得命薄”,第九章“士兵與學生沖突,覺慧被禁足”。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鍛煉,學生的提煉明顯得到了提高,如第十三章學生寫的是“四世同堂歡樂多”,第二十四章,學生寫的是“情誼升華”/“談心”??梢姡@逐級的目錄編寫升華成為了學生問學的途徑。
(二)角色立體,驅(qū)動整本書閱讀的反復思量
如今教學的定位由一篇文本走向了整本書閱讀,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解整本書的內(nèi)容,理清哪個點是教學的重點,小說中人物的角色定位是一個很好的支點。以《家》為例,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可以采用角色立體的方法,打開學生仔細閱讀文本的大門。
方法一:金句對碰,碰出人物的思維火花。小說中學生最感興趣的無疑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要真正讓學生說出子丑寅卯來還需要精讀精神。教師在指導學生理解人物時可以采用人物金句的方法,讓金句成為深入了解人物的一個觀測點。以《家》為例,首先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出最能代表覺新、琴人物特點的句子,然后在課堂中進行人物語言配對,最終選擇最能代表人物思想的句子,并闡明理由。這一流程下來,學生對文本人物也就有了更多的了解,能促進實現(xiàn)對整本書精讀并達到個性理解的目的。以下是學生找尋的人物金句:覺新——這有什么辦法呢?琴——我不走那條路,我要做一個人,一個跟男人一樣的人……看到這些金句,就可知學生已經(jīng)把書讀通了。
方法二:語言勾圖,圖繪人物的精神世界。如果說對人物語言的找尋只是簡單的查閱,那么運用語言勾圖的方式再現(xiàn)人物特點則可以讓學生對整本書閱讀進行細致的體悟,是書的眼睛。語言勾圖,即是運用語言寫作的方式勾畫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可以是對整個人物形象的描繪,也可以是對人物某一特征的仔細勾勒。以《家》為例,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要求:請用簡單的文字仔細描繪琴的眼睛,并說出這樣描繪的原因。因為學生對整本書進行了細致的閱讀,所以學生有了這樣一番回答:琴的眼睛“溫順中帶著點倔強”,因為琴是新時代的女性,受過相對高等的教育,思想比鳴鳳開明,有新時代女性的追求,雖然她會為了母親而稍顯順從,但骨子中的倔強卻是不可磨滅的。由此觀之,這樣的語言勾圖,讓學生更深層次地解讀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并學會了文本之間的比對,從而對文本有了更高層次的閱讀體悟。
(三)跨界欣賞,品評整本書閱讀的干貨精髓
葉瀾教授曾經(jīng)說過:“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成生命的涌動?!贝髷?shù)據(jù)時代,閱讀的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閱讀的思維也有了改變。除文本的閱讀體驗,我們還可以進行多元化的閱讀,例如影視領域,它最直觀的形象擺在了讀者的面前,更可以給讀者以視覺的沖擊,或者頭腦風暴。適當?shù)刈寣W生接觸多種版本的影視作品,并引導比較體驗,能加深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印象,也有利于文本內(nèi)涵的挖掘。
以《家》為例,這部經(jīng)典作品最初被翻拍為電影作品,也被翻拍成戲劇,又被翻拍為年代情感劇,以電視劇的形式出現(xiàn),不同的劇種不同的導演呈現(xiàn)了不同的盛宴,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對學生進行跨界分析,通過這種方式把原作與影視作品作對比,憑借自己對《家》的獨特感悟進而對影視創(chuàng)作進行評價。實踐操作閱讀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觀看了電影和黃梅戲劇,看完后讓學生進行觀劇點評:與原作比較,哪一劇種翻拍最成功?學生通過觀看,明顯對黃梅戲的表演贊賞有加,有學生認為黃梅戲的《家》雖然沒有明星劇那么貼近原作,但是對人物的刻畫,人物的神態(tài),人物的內(nèi)心的演繹是最為到位的,認為覺新的扮演者侯長榮對覺新的優(yōu)柔寡斷,對梅的情牽表演精到。這樣的跨界欣賞從另一個角度對這些人物進行了立體化的品評,更客觀、多角度地評價了《家》這本書。
(四)轉化創(chuàng)作,填補整本書閱讀的視野空白
以《家》為例,教師在學生已經(jīng)進行了整本書閱讀完畢之后,就可以進行“轉化創(chuàng)作”。如在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中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問題,比如請以二十世紀新青年的身份給鳴鳳寫一封信;請給覺新進行專欄采訪……在此摘錄一段學生的當堂隨感:其一,全書最令我作嘔的便是那唯有利益的婚姻制度。長輩們在肆意揮霍著兒女的幸福。或為物質(zhì),或為證明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他們徒有長輩其型,而無其神。(高一1班謝同學)其二,鳴鳳每一次舉臂敲窗,必定是倍受煎熬的吧,憐她,青春年華;惜她,結局凄涼;嘆她,生不逢時。并非世人之錯,而是時代殘忍,如此嬌兒,這般悲涼,當時只道是尋常。(高一3張同學)……可見,通過這種形式的創(chuàng)作,讓學生與作品“深度對話”,運用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去解讀整本書,填補學生在閱讀中的視野空白,提高學生個性閱讀的能力。
三、一點思考
程顥說:“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闭緯喿x成為了大趨勢大潮流,讓“為應付考試而讀”變?yōu)椤盀樗仞B(yǎng)提升而讀”還是任重而道遠的。 作為語文教師,更多的就是多找尋合適的路徑,讓學生對整本書閱讀多些興趣,多點心得體會。期待實現(xiàn)博爾赫斯曾說的:“我心里暗暗設想,如果有天堂,那就是圖書館的模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