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艷瓊
植樹節(jié)那天,有老師在《保育與教育》幼師俱樂部的微信群里分享了在家種菜的圖片,大家紛紛跟著“曬”植物,開展了一場頗具特色的“云植樹”活動。
這些照片讓我想起小時候種蒜苗的經(jīng)歷。每年春天,媽媽會找來一個平時盛菜的瓷盤,里面放些泥土,澆點水讓土變軟,然后把剝好的蒜頭一粒?!捌ü沙隆辈暹M去。我總是興致盎然地期待著,尤其在一開始的那兩天,每天都要去窗臺邊看上十幾遍。當然也會殷勤地澆水,或者憂心忡忡地在晚上把盤子抱離窗臺——北方的春夜氣溫依然很低,也許會把它們凍壞。就在我的殷勤慢慢被其他趣事或煩惱沖淡時,驚喜出現(xiàn)了:蒜頭頂端隱約冒出綠色的小芽,然后破“皮”、長高。蒜苗長得特別快,明明前一天晚上還只有大拇指那么長,一覺醒來就跟食指一般高了。最快的時候,一晚上就能竄一拃長。吃面時,媽媽剪幾條蒜苗下來,切得碎碎的,拌到里面特別香。
如果說小小的孩童尚且沒辦法體會“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那么這種直觀的對生命力的感知,是剎那的驚嘆,更是永恒的柔軟。于是,我也興致勃勃地挖土、買蒜頭,晚上帶著三歲的女兒種蒜苗。一段時間里,女兒重復(fù)著我三十多年前的期待和殷勤、欣喜與驚嘆。
身為母親和兒童教育相關(guān)從業(yè)者,我常常被問到,也常常會反思,什么是教育?就像童年種蒜苗的經(jīng)歷,媽媽沒有說什么,蒜苗沒有說什么,太陽和水也沒有說什么,但這就是教育。而對于教育者來說,這種親身的“被教育體驗”對我們的影響,遠比想象中大得多。試想一下,當老師有了種植的經(jīng)驗,經(jīng)歷過播種、澆水、松土、間苗等,有過每天都要去看幾遍的期待,某個早晨或黃昏突然看到嫩芽的欣喜,憂心是不是水多了、溫度低了的忐忑,眼看著一株植物從脆弱到粗壯、再到收獲的滿足,以及整個過程中不斷遇到的問題和四處求教得來的解決方案,還有時不時想要拍照、畫畫甚至作詩的沖動……那么他帶領(lǐng)下的種植活動,不再是參考書里的教學流程:種植——記錄——分享——總結(jié)。他能理解孩子們的期待和疑惑,知道何時要一起等待、何時可以去尋找答案。他也能明白孩子內(nèi)心萌發(fā)的情感悸動,允許他們大叫、歌唱、舞蹈。他知道孩子總有一天會像他那樣,理解四時之序,明白生長帶來的感動。這樣的種植活動才是真實的、真誠的,才是帶孩子去“發(fā)現(xiàn)自然”,而不是“教”他們關(guān)于自然的知識。
切實地感受的意義同樣體現(xiàn)在戲劇教育中。一次跟王添強老師聊教師培訓,我們的結(jié)論是:在戲劇中打開自己,享受戲劇、從戲劇中獲益,才是教師走進戲劇之門的鑰匙。如果只是出于“完成任務(wù)”式的學習,或者單純地把戲劇當作一個工具而沒有真正投入其中,那他的教育戲劇實踐之路將會非常痛苦。
然而,就教師培訓來說,我們總會不小心走入一個誤區(qū):不知不覺間,把教師當作執(zhí)行工具——在“好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好的課程模式”和“好的教學策略”完成“好的教育”。我們對教師的要求,往往集中于“術(shù)”的部分,而忽略了教師自身的經(jīng)驗、感受和領(lǐng)悟。
發(fā)現(xiàn)這一點后,我們試著慢慢改變,比如今年的“繪本賞析”欄目,刻意避免以往“只想著孩子”的指導策略類解讀,更想把老師當作一個欣賞繪本的人,而不是一個要“教孩子”的人。希望這微小的改變,能化作窗外柔和的春風,吹過之處皆是你我心田上的綠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