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人性在語言藝術中的隱喻,是美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文字呈現(xiàn)。”汪劍釗對于詩歌持這樣一種認知。為此也就不難理解其所說的,“詩歌的意義就蘊藏于人性,我們則可以通過詩歌看到最美好的人性?!保ā对娍?019年第9期)從某種意義上說,汪劍釗是在堅守一種理念,一種——“詩歌最根本的品質(zhì)”仍在于抒情和審美功能——的理念,而這一理念無他,即是幾千年來中國詩歌一以貫之的抒情言志傳統(tǒng)。加以“言之無文,行之不遠”的告誡,審美的功能也在其中了。他似乎有些反對“載道”所帶來的負重感,不樂于見到政治學、宗教學、倫理學等應該承擔的責任被強行地加諸于詩,主張要打破這些外來的枷鎖,不希望詩歌成為它們的“奴役”。因此透過其作品,我們總是可以見到其中張揚著傳統(tǒng)詩歌本體論的影子,也就不足為怪了。
詩歌的確可以明心見性。不過,不同的詩人由于性情和識見的緣故,在某些情境中對于這一征驗的表現(xiàn)并不明顯。汪劍釗是易于表現(xiàn)性情的人,故而其詩歌中對于這一點的呈示相對比較顯著。如其《桃花一把將我扯進春天》,在詩中他沉醉于桃花,沉醉于那“在歷史的詆毀中”所閃爍的“香艷到樸素的美”,個人的喜樂立馬便“現(xiàn)形”了。即使在看起來可能有哲學誘導的詩篇中,我們也常常能夠見證這一點。如其《一只鳥如何領悟世界》即是如此,詩歌先是對鳥進行賦寫,然后逐漸滲入人為意識,由“人的夢想”做一過渡,最后落實于一種帶有空靈想象的浪漫之思:“空中,那只鳥/俯視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它將產(chǎn)生怎樣的想法?/是的,有什么鳥的想法?/如果有一個鳥國,/它的邊境線在哪里出現(xiàn)?”從某種程度上說,作者最后的“領悟”動搖了鳥的世界,“完善”了詩人自己。很顯然,這是詩人在對鳥的賦格中,打開了個體的真性情,從而使得個人與鳥在“領悟”中形成了一種割裂的統(tǒng)一。但亦正是因為有割裂,所以見性情。
汪劍釗說:“置身在一個詩性缺乏的時代,或許最需要的就是詩歌的出現(xiàn)和存在”,“在人們的心靈深處,詩歌仍然是生活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是他們渴望抵達的一種境界?!睂τ谒约憾砸舱侨绱?。他總是試圖從真實的“生活”里吐掉苦果,摒棄孤獨,讓詩歌的快慰走進煩躁的心靈。他沉浸于這種語言藝術的“嚎叫”與“傾瀉”中,仿佛真正抵達了某種鏡像。一如他在《生活》一詩中所描述的那樣:“語言可以照亮陰郁的內(nèi)心,/讓裸身的對話始終保持愉快的頻率?!北M管在詩的結尾他還有“得繼續(xù)生活”這樣顯得有些無奈的話語,但是仍然看得出,他并不想打破生活與詩的這種界限。
審美是汪劍釗對詩歌功能的重要認定標準之一。他說,詩是“美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文字呈現(xiàn)”。在詩歌中他也完全實踐了這一點。他的詩歌大多都寫得極具美感,一方面出于他在文字選擇上的考究,另一方面出于他對整首詩歌在情緒和諧上的建構。在汪劍釗的作品中,我們總是能感受到語言文字本身的美感和韻味在其中浮動。像《一只鳥如何領悟世界》的首節(jié),對于鳥的一段唯美的描寫,讀詩的人很少不拜倒在其語言的裙裾下。又如某詩的題目——“秋日,微醺在成都”,“微醺”的擇取,看起來既自然又略具匠意,實在是美感十足。從某種意義上說,汪劍釗的確有借助語言釀詩的情趣在。在此詩的結尾汪劍釗說:“詩,乃語言的醇酒”,這一言語正好可以拿來為他自己的詩歌作注。另外,他的詩歌也很少捕捉?jīng)_動的情緒,總是充滿了一股寧靜的和諧。即使偶爾有沖動出現(xiàn),他也多將其化作靜謐的不安分,頗有些戴望舒為詩所制定的“以文字來表現(xiàn)的情緒的和諧”的味道。
汪劍釗雖然偏重從事物中搜尋情緒的“帶來”,然而并不淪為客觀主義的爬梳。他一直努力從事物中發(fā)現(xiàn)奇特乃至美好的意義,或者從此溯源直達那些靈性的奧秘居住地。我非常欣賞他在《雪地上的烏鴉》中的那一段沉思:“存在仿佛是為了對應,/污穢的雪水流淌,浸泡/一張黑白照的底片,/而我們熟悉的烏鴉即將在寒霧中凝固,/成為夜的某一個器官?!比绻粋€人一直在以平和的靈敏觀察萬物的秘境,那么生命與詩最終必然走向一個渾一的存在。就像詩中所說的,“存在仿佛是為了對應”。一個詩人的存在是為了對應他的詩,一首詩的存在是為了對應給予它生命的詩者。這是詩人與詩擁抱的必然結果。當然,也是每一個作詩的人想得到的“結果”。
趙目珍,詩人,批評家。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