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永
摘 要:在初中課程學習中,物理學科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物理學科具有邏輯性強,概念性內容較多,所以學好物理很難,但學好物理很實用。學好物理可以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在理性思維的指導下在學習其他科目時也會更加輕松,對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提升有著一定的影響。同時,學生學好物理,與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有一定的關聯(lián),如果教師的模式不夠合理,那課堂效果可想而知。所以,物理教師要對自身工作做出反思,隨時記錄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并積極尋找解決途徑。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工作;教學反思
很多學生認為物理太難,而對物理課程的學習提不起興趣,或者干脆自暴自棄,放棄了物理學習的學習。在與一部分學生溝通后,我發(fā)現(xiàn)學生學不好物理除去他們自身的原因外,我這個老師也有一定的責任。在教學中我就很容易忽視后進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尤其在講解一些基礎題時,盲目的人為大家都會了,所以在不知不自覺間會加快講課語速,這就導致一部分學生聽不懂,跟不上。從而出現(xiàn)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學習沒興趣的情況。在了解這些后,我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了一些整改,下面我將結合一些教學理念與教學經驗反思,指出大家在教學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正建議。
一、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得不到創(chuàng)新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大多數(shù)教師都已進行了相關教學知識的學習,但不同的教師對課改之后的新模式與新方法的認識是不同的,在具體教學中的落實程度也會存在差異。尤其是一些工作經驗較為豐富的教師,已經習慣了固有的教學模式,所以不愿意重新對自己的教學實踐做出改變,從而出現(xiàn)“穿新鞋走老路”的問題,但新課改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過渡與適應,所以這點需要各位教師在教學中逐步去落實。
2.物理課節(jié)安排較少
相對于其他主科,物理課程作為副科在學生學習中所占的時間是較少的。同時初中校園中物理教師人數(shù)少,所帶班級多,這就使得教師教學工作量大,難以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輔導與作業(yè)反饋,師生之間的交流也因此減少。物理學習學起來本就不易,自習課時間也多數(shù)被主科教師占用,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的時間極少,完全要求教師利用工作外的時間給學生課外輔導也是不現(xiàn)實的。所以,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難度不斷加大,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畏懼心理,放棄了物理學科的學習。
3.學生喪失物理學習熱情
在初中物理學習中,學生們學習物理的熱情一直處于低迷狀態(tài),即使有個別學生對物理產生興趣,也會在升至初三時被語、數(shù)、英三門主科擠壓的失去學習動力。所以物理學科逐漸呈現(xiàn)出邊緣化發(fā)展態(tài)勢,學生學起來沒興趣,教起來沒興趣,因此很難實現(xiàn)物理學科高質量教學。
二、解決教學問題的相關建議
1.建立起和諧的師生相處模式
因為學生恐懼物理,所以對物理教師的印象也不會很好,在日常工作中,很少有學生向物理教師請教難題。所以為了改善這個局面,應該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相處模式,物理課節(jié)雖然少,但是我可以頻繁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提升學生對物理的好感度。
比如我會在上課之前早進入教室,與學生在課間進行互動,嘮嘮家常,為學生緩解學習壓力。此外,我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在班級中多呆一段時間,給一部分上課存在疑問的學生問題的機會。我記得在講天平的使用時,有一個學生總記不住天平的使用順序,他告訴我他總是會對某一步驟產生誤記的現(xiàn)象。所以我干脆帶領全班同學去物理實驗室進行實際操作,讓他們在實踐中得出真知。試驗中,有學生忘記了砝碼歸零,還有學生把物品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我不會刻意去指出,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為什么他們的試驗數(shù)據(jù)與大家的是不同的。經過錯誤的嘗試,學生們對自己的問題產生深刻的印象,在之后的學習中也會有所注意。每次實驗之后我都會召集學生開一次簡單的交流會,我鼓勵學生們積極發(fā)言,彼此交換意見,在這樣的師生互動下,枯燥乏味的物理課堂變得更加輕松愉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所提高,也開始愿意去探索,愿意提出問題。
所以,教師和學生的感情交流的好壞也會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我們要重視與學生關系的建立,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尤其對于初中生來講,他們較為敏感,善于用對某一位教師的喜惡來評判這位教師教學質量的好壞。所以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物理教師要多疏導少強制,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人文關懷。
2.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望
物理學科是初中生升入八年級之后才接觸到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學生在剛學習物理時會對其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但隨著講解的深入,問題難度增加,學生的興趣往往就會喪失了。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在一開始就對課堂內容及時深化,讓學生保持對物理的熱情與熱愛。
我會對學生的第一堂課很重視,旨在使學生一接觸到物理就感覺到物理學科的奧妙,為今后的奮發(fā)學習打下良好的開端。大部分教師對待物理學習的第一堂課都是比較敷衍的,介紹完物理學科之后開始正常教學,這樣很難讓學生喜歡上物理。所以,我會在開課之前向學生展示學好物理為人們帶來的便利。小到我們日常的電燈電腦的使用,大至太空宇宙航天飛船的成功發(fā)射,無一不體現(xiàn)著物理學的美妙。在之后的課堂中,我也會讓學生相信物理的奇妙,比如在講“聲音具有能量”這個內容時,我按照課本中的實驗,取來音叉和泡沫塑料球,通過敲響左邊的音叉,讓學生觀察右邊的音叉和塑料球的變化。我還會讓感興趣的學生上講臺來親身感受這個實驗。
在教學中,我從來不會吝惜學生動手操作與動腦思考的時間,只有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想問題了,那我的教學目標就完成了一半。不然即使我講的天花亂墜與學生而言依舊是無用的,教學方法的時效性和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性也是值得重視的,好的課堂會讓學生的興趣成為習慣,始終保持著對物理的喜愛。
3.加強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視
初中物理課程是最具有科學性的一門學科,尤其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每一個物理規(guī)律和公式都是通過實驗得出的,要想讓學生得到最直觀的感受,那肯定離不開實驗的操作。所以在物理教學中,我認識到與學生的交流不只是課堂上提問,講解問題等,還需要在動手的實操中探索規(guī)律,完成教與學的雙向互動。
我們說的實驗不是必須要去實驗室進行各種儀器操作,雖然這是必須的教學步驟,但是現(xiàn)實的教學情況是不允許的,所以我們教師要融會貫通,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小實驗的安排。比如講“摩擦起電”的原理時,我會讓學生自己用塑料尺子與衣服進行摩擦,在將摩擦過的尺子去粘碎紙屑,觀察紙屑的狀態(tài)。再如,我會利用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將課程內容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像在講“水的沸騰”這部分內容時,我會讓學生回家之后仔細觀察水燒開的過程,在講天體運行一部分內容時,我會讓學生觀察日出日落變化,我還會帶領學生觀察雨后彩虹,分析彩虹的形成機制。這些簡單的小實驗都是學生自己可以操作實施的,并且做起來十分經濟簡便,讓學生通過感性的認識對物理產生興趣,之后在進行理性的學習,探求每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
此外,物理教師還可以將課堂實驗和課外小實驗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帶領學生利用廢舊材料制作針孔照相機,根據(jù)物理原理設計拱橋等實驗模型,并組織學生開展物理創(chuàng)意實驗競賽,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提高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把身邊的資源進行有效利用。
總而言之,物理是其他學科中較為復雜且精細的一門學科,它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有著嚴格的要求。無論是那一節(jié)物理課,都不能忽視實驗的重要性與學生思維能力的調動。所以物理教師要學會在教學中不斷總結探索,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學習,開闊視野,豐富知識。
參考文獻:
[1]楊朋輝.物理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2(07)
[2]劉國財.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
[3]朱文亮.淺析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贏未來.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