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福
摘 要:當今社會,素質教育越來越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視,新課標也將素質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這就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正是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必將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推進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學思政課發(fā)揮立德樹人的功能呢?本文將從言傳身教、寓教于樂、以法育心這三個方面出發(fā)進行探討,以期為素質教育的更好推進提供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學思政;立德樹人;研究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4-0168-02
“立德樹人”是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育人根本準則,更是道德與法治學科的一張“名片”,而繪制這張“名片”的,正是全體道德與法治教師。立德樹人,不忘初心,我們想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又是在為誰培養(yǎng)人?我們教師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我們在為黨和國家培育英才,為了黨和國家的千秋偉業(yè)、前途命運;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后繼有人。那么,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師應當怎樣培養(yǎng)人呢? 那就是言傳身教、寓教于樂和以法育心,落實核心素養(yǎng),實現立德樹人。
1.言傳身教,培養(yǎng)新時代接班人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作為一名小學思政教師,我們要有家國情懷,在日常實踐中關注時政去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我們開展道德與法治課堂,將道德和法治融合為一體,幫助少年兒童樹立正確的理念,識法懂法守法,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我們教師還要有學科情懷,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思政教師,身為教師的我們,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更是要言傳身教,要做好學生的引路人,以博大寬廣的情懷、高尚人格感染學生,用榜樣的力量成為學生心目中的人師,教會學生如何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時代的接班人,這樣我們才能培養(yǎng)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例如,在二年級道德與法治《堅持才會有收獲》這節(jié)課中,老師以自身為例,切身實際地說明堅持才會有收獲,如沐春風般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學生,接著引導學生輪流展示自己因堅持而帶來的成果,學生躍躍欲試,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營造了輕松愉快融洽的課堂氛圍,學生不僅收獲了知識,還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成功地構建了一節(jié)“生活+情感”多維課堂。在《我們所了解的環(huán)境污染》這課教學中,教師課堂導入播放影片引出“白色污染”,使學生對白色污染有一定了解后介紹“限塑令”和“垃圾分類”,之后教師請學生表演情景劇《塑料袋漂流記》調動全班熱情,豐富學生的經歷與體驗。教師隨后結合實際生活,不斷提問追問發(fā)掘學生的親身經歷、共同遭遇,引發(fā)其心靈共鳴,引導學生了解環(huán)境污染的危害,樹立環(huán)保意識并找到保護環(huán)境的方法。
2.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寓教于樂。一是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要深刻體現一個“趣”字,教師應當充分考慮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為載體,將德育與法治教育相融合,讓學生在樂中學,玩中悟,極富童真童趣,真正實現品德養(yǎng)成回歸日常生活;二是“品德與社會”的課堂展示則需體現一個“實”字,課堂教學中課堂的構思、結構的設計、問題的精選、語言的組織,教師都需要“用心、動情”去準備,課堂中教師也要關注每一位學生,注重其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例如,在低年級《讓我自己來整理》這課中,教師設計了“動手動腦動口”豐富活動和各色趣味游戲。課堂上,老師由收到放,讓學生動手整理物品,從實踐活動中去感受物品整理帶來的好處,小朋友們興致勃勃,課堂氣氛輕松活躍。比如,在《人人都應該懂得的“道路語言”》這課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參加“交通知識培訓班”的活動,學生分小組學習,深入探究交通問題,并通過手抄報、圖集等多種呈現方式向我們匯報交通問題帶來的影響,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理解交通標志的指令含義,讓學生在“玩交通安全模擬游戲”的情境創(chuàng)設中鞏固交通標志的認識,學生玩得快樂,學得扎實,輕而易舉地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3.以法育心,增強學生法治觀念
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中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呢?我們可以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治”為主線,以法育心,增強少年兒童的法治觀念。根據學生年級高低制定不同的學習主題,即低年級—規(guī)則意識的養(yǎng)成;中年級—規(guī)則的制定及意義、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高年級—國家的法律。
例如,教師確定學段的學習主題后,該怎樣讓學生能夠有積極性的、主動性的去發(fā)生真正的學習呢?教師以高年級的《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這一課為例,首先讓學生通過視頻感知憲法的神圣與莊重,接著讓孩子知道憲法伴我成長,與我的生活密不可分,如“我一出生就受到了法律的保護”,“我上學了,認識了國旗”,“我成年了,有了投票選舉的權利”等等。然后開啟重點,讓學生通過小組的自主學習,體驗生活和憲法的關系,例如,“我成年了,投票選舉了人大代表”這一條,讓學生從憲法中找一找它涉及到了憲法中的第幾條規(guī)定,憲法中是怎樣具體規(guī)定的,以學習單元的形式呈現。讓憲法的學習從這里切入,結合生活實際,充分體現體會憲法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從而知道憲法是這么的重要,我們人人都必須知道,并充分感知憲法的溫度、明白憲法的神圣。
總而言之,課堂實際教學歷來是課程改革的主陣地,也是發(fā)揮教育真正作用的第一線,在課程改革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的一員,就要首先做到要不忘初心、牢記立德樹人的使命,充分了解并體悟黨和國家對新一代青少年的期許和要求,以此為準則,思考如何在小學思政課中發(fā)揮立德樹人的功能,用心上好每一節(jié)課。在教學第一線上去實現學科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點燃學生追求和實踐真善美的生命理想,讓道德與法治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張海苑.以“立德樹人”為核心開展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新智慧,2019(25):47
[2]徐寬義,王桂榮.新時期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與對策探究[J].學周刊,2019(17):47
[3]徐曉峰.思政課教育的課堂教學革新[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11):173
[4]趙文華.圍繞“立德樹人”目標,探索思政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路徑[J].文理導航(上旬),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