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朋升 肖慶峰
[摘 要] 如果能夠將特定時期、特定文獻中文字使用情況進行總體觀察,找出某字與其所表示的音義之間的對應關系,能夠找出這種對應關系的規(guī)律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該文獻的用字習慣。西漢初的簡帛文獻處于古文字與今文字的交界之時,用字習慣有相當的復雜性,可以分為“兩音義之間形體互用”和“字與所表示的音義的復雜對應”兩種情況,復雜的用字現(xiàn)象可以形成若干個關系網。
[關鍵詞] 漢初簡帛文獻;復雜的用字習慣;關系網
[中圖分類號]H141??? [文獻標志碼]A
用字習慣指的是一定時期的文字材料中約定俗成了的為表示某音義而選用某字的現(xiàn)象。某音義能夠選用某字有其深層次的原因,具有一定規(guī)律的對應關系。如果將視野放在某個時代的出土文獻材料,用窮盡性的整理原則,就會發(fā)現(xiàn),文獻材料中的用字與音義之間有復雜的對應關系。學術界對字詞對應關系已有許多研究,如余濤(2000)[1]、黃文杰(2008)[2]、周波(2008)[3]、陳斯鵬(2011)[4]、田煒(2013)[5]、周朋升(2015)[6],等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西漢初的簡帛材料主要有馬王堆簡帛、張家山漢簡、阜陽漢簡牘、銀雀山簡牘等大宗的出土材料,比較零散的有羅泊灣木牘、云夢大墳頭木牘、江陵鳳凰山簡牘、沅陵虎溪山竹簡等,這些材料的時代相對明確,釋文完整清晰,為研究西漢初的用字習慣提供了便利條件。
字與音義交叉使用現(xiàn)象是指某字也可通多個音義,某音義使用了多個字來表示,其中,某字與多個音義、某音義與多個字之間又相互交叉使用,形成雙向的復雜的多元對應關系的現(xiàn)象。例如:“戉”“越”表示“越”,“鉞”除使用“鉞”外,又假借用“越”來表示,“越”與“鉞”這兩個音義,因為共同使用了“越”,形成了交叉使用的現(xiàn)象。這是因為文字之間相互通假或是有的字形有多個異體造成的,是西漢初簡帛用字不夠規(guī)范的體現(xiàn)。字形與音義交叉使用現(xiàn)象的極端情況是恰好兩個音義之間的形體互用,這種情況是指A、B兩個字除了表示自己本該表示的音義A、B以外,又分別表示交叉表另外一個音義,即A→A,B→B;A→B,B→A,這樣形成的形體互用,但在西漢初簡帛材料中,這種情況僅有2組。第一組:版→版、板→板;版→板,板→版。第二組:皆→皆,偕→偕;皆→偕,偕→皆。
字形與音義交叉使用現(xiàn)象的較為常見的情況是:一字對應多音義、一音義對應多字形,字形與字形之間、音義與音義之間又有種種關聯(lián),這是西漢初簡帛用字習慣最復雜的情況,只有通過對所有文獻進行梳理后才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因異體,有的因假借,有的因通假,有的因古今字,有的因書寫訛誤等等。
一、交叉關系簡單的情況舉例
字與音義復雜音義的對應相對簡單,但也有復雜的情況,經過梳理,列出123組(為了體現(xiàn)字與音義、字與字之間的聯(lián)系,個別情況下保留了繁體):
某個音義選用某個字形來表示它,應該說有一定的可選擇性,那么也就是人們在記錄某個詞時在不違法漢字表音義的理據性的前提下,使用了記錄者認為合理的一個。表示同一個音義的字與字之間有多種關系,有的是異體字關系,如表示{窮}的字有“”“”“竆”“”“窮”;有的是通假字關系,如“躬”與“窮”;有的是分化字關系,如表示{位}的“立”與“位”;有的雙音詞很難說有本字來表示本詞的用法,可以界定為假借關系,如雙音詞{沌沌}用“湷湷”“蠢蠢”表示。
二、交叉關系復雜的情況舉例
以上這種情況不可謂不復雜,但用表格表示不夠清晰地展示,如果著眼所有的文獻材料,字與音義會形成一個個復雜的關系網,可以通過我們制成12組圖表(“→”表示某字對應某音義,并用括號“{}”將某音義括起來)展示出來:
第1組是比較簡單的,{挫}和{危}分別由多個字來表示。
這里再看一組稍微復雜些的:
第2組中,表示{厭}的字比較多,“厭”字表示{厭}外,也可通{壓}{饜},從圖表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第3組中,“敖”表示{驁}{傲},是一字表示多音義。{夭}的字形“夭”,又可通{妖}。
第4組中,雙音詞{}用“茀茀”表示,與表示{茀}的本用字形“茀”字相關,加括號表示。
第5組中,“彼”也可通多個音義,有{破}{頗}{疲}{柏},也可通{魄}{霸},{霸}也用“”“”“霸”“伯”表示。
第6組的“睘”也可通{圜}{還}{睘}{旋}{環(huán)},“還”也可通{旋}{還}{環(huán)},“環(huán)”也可通{還}{睘}{旋}{環(huán)},一字表示多音義現(xiàn)象特別突出。
第7組看似松散,實際上是靠雙音詞{蝙蝠}和{便便}聯(lián)系的。
第8組的“賁”表示{蕡}{坌}{墳}{賁}{奔},{繁}用“繁”“燔”“蘩”“”“”“”多個字形表示。
第9組“比”的作用比較突出,表示{妣}{}{庇}{蚍}{篦}多個音義。
第10組中“埶”也可通{劓}{爇}{熱}{勢}{設}多個音義,{痹}由“畀”“淠”“”“劓”來表示的。
以上10組有的雖然復雜,用一個圖表就可以標示清楚,下面我們選取一個字與音義對應關系更復雜的,受到這種圖表和word排版的限制,需要用多個圖表來表示。
第11組的“方”也可通多個音義,并通過“放”字與第12組相連接。
第12組,因為第11組有“粉放”表示{芬芳}以及單用的“芳”字,可以聯(lián)系到本組。
這樣的兩組說明西漢初簡帛的用字習慣的復雜性,如果將所有的用字現(xiàn)象都用圖表表示出來,會形成一系列有趣的關系網,需要類似的100多張圖表才能標示清楚。
西漢初的漢字,正處于漢字經過秦統(tǒng)一文字、西漢又進一步統(tǒng)一的過渡時期,可以說是規(guī)范與不規(guī)范并存,存在著許多特殊的用字現(xiàn)象。再者,簡帛文獻數量豐富,情況本身也比較復雜,馬王堆、銀雀山、阜陽等中有些文獻有可與傳世典籍對讀的,字與音義的對應關系較為明確,那些不能對讀的部分以及張家山、鳳凰山等材料就需要借助其他文獻來考釋了。我們列舉了123組相對簡單和12組相對復雜的字與音義的對應情況,旨在說明這一時期用字習慣的復雜性,如果把研究材料擴大到秦代,或者上溯到周代,下推到東漢、唐宋等,一定會有更加復雜的用字習慣值得去研究。
[參考文獻]
[1]余濤.銀雀山漢墓竹簡(壹)特殊用字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0.
[2]黃文杰.秦至漢初簡帛文字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3]周波.戰(zhàn)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的用字差異現(xiàn)象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8.
[4]陳斯鵬.楚系簡帛中字形與音義關系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5]田煒.西周金文字詞關系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6]周朋升.西漢初簡帛文獻用字習慣研究(文獻用例篇)[D].長春:吉林大學,2015.
[7]吳媛媛,陳大志.《戰(zhàn)國縱橫家書》中的“以”字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71-74.
[8]張玉金,吳媛媛.《說文解字》“牛”部字文化生態(tài)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85-94.
[責任編輯]甄 欣
The Study on the Complicated Word Habits of the Documentsin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ZHOU Pengsheng1,XIAO Qingfeng2
(1.School of Literature,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150080,China;2.School of Literature,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11,China)
Abstract:If we can make a general observation of the use of words in a specific period and a specific document,and find out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a word and the meaning of its word,we can find out the regularity of this correspondence,and it can be to a certain extent.we know the word habits of this document.When the succinct literature in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was at the jun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and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the habits of using words were quite complicated,and they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mutual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sounds and meanings" and "complex correspondence between words and expressed meanings" In this case,a complex wording phenomenon can form several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Keywords: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literature;complex word habits;relationship network
[收稿日期] 2019-09-10
[作者簡介] 周朋升(1978-),男,黑龍江牡丹江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古文字與古文獻研究;肖慶峰(1976-)男,黑龍江牡丹江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古文字與古文獻研究。
[基金項目] 黑龍江省社科項目(14E083);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9BYY155)
文章編號:1003-6121(2020)02-0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