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應用型本科高校通識教育調查分析及思考

2020-05-18 06:48孫向陽
銅仁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銅仁通識應用型

孫向陽

應用型本科高校通識教育調查分析及思考

孫向陽

(銅仁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為深入了解應用型本科高校通識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以銅仁學院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發(fā)現(xiàn)其在通識教育課程設置上存在著頂層設計以及整體規(guī)劃不夠完善、師生對通識教育的認識不夠深入、各個模塊之間的課程設置還不平衡不充分、交叉學科課程偏少、缺乏一套嚴格的“優(yōu)勝劣汰”機制、課程質量的監(jiān)控與評估還沒有引起足夠關注以及學生選課比較盲目等問題。對此,提出了轉變教育觀念、完善課程結構、加強師資建設、做好選課指導和完善制度建設等具體策略,為應用型本科高校通識教育的有效開展和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應用型本科高校; 通識教育; 現(xiàn)狀; 啟示; 對策

一、前言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起源于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所提倡的“自由教育”。我國的“通識教育”一詞是上世紀40年代根據(jù)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意思翻譯過來的。此前,曾有人把“general education”翻譯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把“l(fā)iberal education”翻譯為“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在十九世紀之前,“通識教育”一詞通常是中小學教育的總稱。第一個把“通識教育”與高等教育聯(lián)系起來的是美國博德學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他最早提出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通識教育概念?!拔覀儗W院預計給青年一種general education,一種古典的、文學的和科學的、一種盡可能綜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是學生進行任何專業(yè)學習的準備,為學生提供所有知識分支的教學,這將使得學生在致力于學習一種特殊的、專門的知識之前對知識的總體狀況有一個綜合的、全面的了解?!盵1]如今,人們則比較認同《教育大詞典》中對通識教育的的界定?!巴ㄗR教育是近代關于教育目的和內容的一種教育思想以及據(jù)此實施的教育。在高等教育階段,指大學生均應接受的有關共同內容的教育,通常分屬于學科領域,提供內容寬泛的教育,與專業(yè)教育有別?!盵2]通識教育作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與專業(yè)教育一起共同承擔著培養(yǎng)高素質現(xiàn)代公民的重要責任。

銅仁學院作為一所應用型本科高校(2006年“升本”),近些年來在通識教育改革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15年,把通識教育界定在“大通識”的概念上,將學校原有的“思政”“大學體育”“大學外語”“計算機”四大類課程均定位為通識教育課程,并稱之為通識教育必修科目。2016年,學校凝練出了“通識教育+專業(yè)教育+自主學習+項目課程”的“山”字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將通識教育貫穿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新設置了公民教育、科學精神、藝術審美、哲學智慧、國際交流、教師教育等六大通識教育模塊。2017年,啟動通識教育課程建設與遴選計劃,建立通識教育課程資源庫,通過建立跨學科、跨學院的選課機制,創(chuàng)建“通識教育大講堂”,積極培育通識教育教學文化,基本解決通識教育和專業(yè)教育割裂的問題。特別是2018年,學校專門成立田秋寫作學院(現(xiàn)正式命名為寫作研究院),正式啟動《銅仁學院大學生寫作與溝通能力提升計劃(試行)》,將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交流溝通、閱讀、寫作、信息處理等能力納入到人才培養(yǎng)體系建構之中,把大學生的寫作與溝通能力作為核心素養(yǎng)傾力打造,并專門在通識教育平臺中增加“寫作與溝通”模塊,強力推動通識教育綜合改革和實踐研究。但其實施效果到底如何,尚需進行深入、全面地分析和總結。為此,課題組特意選擇銅仁學院為研究案例,以選修課程為突破點,制定“銅仁學院通識教育問卷調查表”(學生版和教師版),在全校范圍內開展通識教育現(xiàn)狀調查研究,以期綜合掌握銅仁學院通識教育的現(xiàn)狀,并根據(jù)調查結果進行剖析,發(fā)現(xiàn)問題與不足,提出設想與對策,為應用型本科高校通識教育的有效開展以及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二、通識教育課程設置現(xiàn)狀分析

自2016年以來,銅仁學院根據(jù)“通識教育+專業(yè)教育+自主學習+項目課程”的“山”字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本科人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但鑒于銅仁學院正朝著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邁進的發(fā)展勢頭,如何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上體現(xiàn)出“高水平”,就成為了一個必須追問和解決的問題。因此,為了進一步適應社會發(fā)展和經(jīng)濟建設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進一步深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依據(jù)《教育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教發(fā)〔2015〕7號)、《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的意見》(教高〔2018〕2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fā)﹝2015﹞36號)等相關文件精神,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結合創(chuàng)建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需要,學校決定修訂本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于2018年12月印發(fā)了《2019版本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指導意見》,并最終形成了全新的《銅仁學院2019版本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此《方案》以“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以本為本四個回歸’,遵循人才培養(yǎng)為中心理念,以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為目標,結合新農科、新文科、新工科建設和卓越教師培養(yǎng)要求,實踐‘通識+專業(yè)+自主學習+項目課程’的‘山’字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重構課程內容,完善課程體系,推進銅仁本土特色教學資源、學院本土教授優(yōu)秀研究成果、銅仁本土品牌特色活動進入課程內容,厚植‘服務銅仁’的鄉(xiāng)土情懷,培養(yǎng)服務區(qū)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作為指導思想,按照“精準定位,服務學校發(fā)展戰(zhàn)略;產教融合,服務區(qū)域社會發(fā)展;強化實踐,服務學生能力培養(yǎng);因材施教,服務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修訂原則,整合課程體系,優(yōu)化教學內容,科學設置課程模塊,合理安排學時學分比例,使“通識教育、專業(yè)教育、自主學習、項目課程”得到了有機融合。①參見《銅仁學院2019版本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指導意見》(校辦發(fā)〔2018〕29號)。

下面,就通過對《方案》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分析,全面透視銅仁學院通識教育課程設置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方案》中,通識教育平臺的課程設置緊扣“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定位,將原有通識教育課程按模塊重新整合,分別設置公民教育、寫作與溝通、科學精神、藝術審美、哲學智慧、國際視野等六大模塊,構建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融合滲透的通識教育平臺,旨在提升大學生學習思考能力、交流溝通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培養(yǎng)“有社會擔當、有家國情懷、有科學精神、有哲學智慧、有個人修養(yǎng)、有全球視野”的完整人,[3]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在這個課程體系中,一個四年制的大學本科學生,學時要求是2350學時,其中“通識教育平臺”為656學時,占總學時的28.90%。學分要求為161學分,其中“通識課程平臺”為51學分(必修學分42個,選修學分9個),占總學分的31.70%。

表1 銅仁學院本科人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簡況表

而在“通識教育平臺”中,課程設置又分為公共必修課和公共選修課兩大類:

一是公共必修課。此類課程目前開設有19門(見表2),一共503個學時,占通識教育課程總學時的76.70%,共有42學分,占通識教育課程總學分的82.40%。二是公共選修課。此類課程是以課程庫的形式呈現(xiàn)。截止2019年底,此類課程一共設置了119門,共153個學時,51學分。其中,“公民教育”模塊10門,占總門數(shù)的8.40%;“寫作與溝通”模塊12門,占總門數(shù)的10.10%;“哲學智慧”模塊9門,占總門數(shù)的7.60%;“藝術審美”模塊39門,占總門數(shù)的32.80%;“科學精神”模塊23門,占總門數(shù)的19.30%;“國際視野”模塊26門,占總門數(shù)的21.85%。(見圖1)

從圖1可見,通識教育平臺的課程模塊設置比較科學合理,但是各個模塊之間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藝術審美和國際視野模塊所占比例過大。有待進一步研究,適度作出調整,逐步實現(xiàn)課程資源的整合優(yōu)化,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

通過對比分析,銅仁學院的公共必修課程與公共選修課程的學時比例為7.7:1,公共必修課程與公共選修課程的學分比例為8.2:1。據(jù)資料顯示,“日本大學共同必修課程與通識教育選修課程的學分比例為1:2,臺灣大學共同必修課程與通識教育選修課程的學分比例為1.5:1,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共同必修課程與通識教育選修課程的學分比例為0.28:1?!盵4]從這一層面來說,銅仁學院的通識教育公共必修課程比例偏大,而公共選修課的開設還亟待加強。

表2 銅仁學院通識教育平臺必修課程設置及教學計劃

圖1 銅仁學院通識教育平臺公共選修課設置情況

從公共選修課的實際開設情況來看,2019年下半年(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銅仁學院通識教育選修課程以課程庫(119門)為基礎,通過學生網(wǎng)上自主選課,按照每門課不得少于25人的要求,全校最終開設選修課61門,課程的開出率不算高,剛剛過半(52.10%)。其中,“公民教育”模塊10門(課程庫10門),課程開出率為100%;“寫作與溝通”模塊9門(課程庫12門),課程開出率為75%;“哲學智慧”模塊3門(課程庫9門),課程開出率為33.33%;“藝術審美”模塊21門(課程庫39門),課程開出率為53.85%;“科學精神”模塊16門(課程庫23門),課程開出率為69.57%;“國際視野”模塊2門(課程庫26門),課程開出率僅為7.69%。(見圖2、圖3)

此外,銅仁學院還借助超星·爾雅平臺,開設了在線選修課程42門供學生自主選擇,為通識教育平臺課程的開設作了適當補充。其中,“公民教育”模塊13門,占總門數(shù)的31%;“哲學智慧”模塊8門,占總門數(shù)的19%;“藝術審美”模塊7門,占總門數(shù)的16.70%;“科學精神”模塊10門,占總門數(shù)的23.80%;“國際視野”模塊4門,占總門數(shù)的9.52%。因為“寫作與溝通”屬于《方案》新增模塊,所以暫時還沒有開設在線課程。

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銅仁學院在通識教育選修課程的開設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第一,開課門數(shù)雖然不少(包括在線課程),但是頂層設計以及整體規(guī)劃尚需進一步完善,并且各個模塊之間的課程設置還不平衡不充分;第二,選修課程的總開出率不高,剛剛過半(52.10%)。而各個模塊的課程開出率又參差不齊,高的可達100%(比如“公民教育”模塊),低的還不到10%(比如“國際視野”模塊);第三,課程設計比較陳舊,課程名稱不接地氣,多數(shù)課程就是照抄照搬各專業(yè)基礎課程的名稱,未能很好地涵蓋通識教育的要義,也沒有體現(xiàn)出新時代的新要求,比如《保護生物學》《新聞寫作》《中國美術史》《英美文學》等課程設置;第四,在通識教育課程設置中,通論概論型、專業(yè)補充型、知識集錦型、休閑娛樂型的課程居多,而能夠真正打破學科專業(yè)壁壘、綜合貫通的交叉學科課程偏少,課程與課程之間、專業(yè)與專業(yè)之間、學科與學科之間關聯(lián)度不高,通識課程的深度融合有待進一步拓展。此外,從通識教育的頂層設計上來看,學校對各個學院教師開設課程的約束性不夠,隨意性較大,并且缺乏一套嚴格的“優(yōu)勝劣汰”機制,這也是導致通識教育課程只增不減以及課程質量的監(jiān)控與評估還沒有引起足夠關注的根本原因。

圖2 銅仁學院公共選修課課程庫門數(shù)與實際開出門數(shù)對比圖

圖3 銅仁學院通識教育平臺公共選修課開出率

三、問卷調查及分析

《方案》實施后,師生對貫穿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的通識教育是否有了全新的認知?其運行情況、實際效果又到底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課題組專門精心設計了《銅仁學院關于大學生通識教育的調查問卷(學生版)》和《銅仁學院關于大學生開展通識教育的調查問卷(教師版)》,在全校師生中展開了抽樣調查,其目的就是為了掌握銅仁學院師生對通識教育的理解程度以及對通識教育課程設置的態(tài)度和看法,為下一步推動通識教育的綜合改革提供決策參考。

此次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學生問卷1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117份,覆蓋了全校10個二級學院的所有專業(yè)學生。其中,男生365人,占總人數(shù)的32.68%,女生752人,占總人數(shù)的67.32%。大一學生數(shù)為904人,占總人數(shù)的80.93%,大二學生數(shù)為126人,占總人數(shù)的11.28%,大三學生數(shù)為74人,占總人數(shù)的6.62%,大四學生數(shù)為13人,占總人數(shù)的1.16%。針對教師發(fā)放了調查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73份,覆蓋了全校10個二級學院的教師。調查結果分別如下所示:

(一)針對學生的調查情況分析

調查顯示,學生對通識教育有所認知、并明確表示支持實施通識教育的占到67.23%,而對通識教育不知道、甚至沒有聽說的卻占到了32.77%,這也許與大一新生剛進校不久有關。學生對通識教育授課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和教學方式還比較認可。

在教學態(tài)度上,“十分滿意”的占31.96%,“比較滿意”的占64.37%。在教學方式上,“十分滿意”的占28.92%,“比較滿意”的占66.25%。對通識教育課程的喜歡程度,“都喜歡”的占18.62%,“大多數(shù)喜歡”的占74.04%,大多數(shù)不喜歡的占6.89%。學生對通識教育的學分要求了解得不是太清楚,“了解一些”的占72.2%,“完全不了解”的占了16.65%,“完全了解”的不到十分之一(7.79%)學生選修通識教育的動機主要是“興趣愛好”,占了90.96%,而“課程名稱”“教師知名度”“學長學姐介紹”和“學校宣傳”則分別占了40.91%、28.38%、26.05%和27.75%。學生認為我校的通識教育課程類型和數(shù)量基本能夠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占到了74.93%,也有少部分學生認為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5.46%)。

在通識教育的難易度上,普遍學生認為有點難度、但能夠接受的居多,占了85.32%,認為“非常難,接受不了”的占2.95%。在通識教育課程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上,“都比較認真聽課”的占70.46%,“感興趣的或有價值的課認真聽,沒興趣的就不認真”占27.57%。通過通識教育課程主要學到了什么,“學到了自身專業(yè)以外的知識”占65.09%,“加深和鞏固了自身專業(yè)知識”占29.45%,“什么也沒有學到”占1.16%。對于通識教育課程的考核方式,學生喜歡“筆試”的占55.42%,喜歡“論文”的占17.10%,喜歡“上機考試”的占23.10%,喜歡“上交作品”的占44.67%。對于通識教育課堂容量問題,學生不希望人數(shù)太多,能接受0-50人的占36.71%,能接受50-100人的占44.58%,能接受100-200的占15.31%。

對于學校設置的六個方面的通識教育模塊,喜歡“公民教育”的占39.48%,喜歡“寫作與溝通”的占45.57%,喜歡“藝術審美”的占60.34%,喜歡“國際視野”的占52.37%,喜歡“科學精神”的占45.39%,喜歡“哲學智慧”的占38.5%。

在通識教育課程的授課形式上,“課堂講授”占60.7%,“小組討論”占50.13%,“研究性學習”占42.79%,“主題探討”占41.9%,“少而精”占35.9%,“課外實踐”占66.79%,“其他”占7.07%。在通識教育的實現(xiàn)形式上,“按公選課”占51.92%,“多學科的系列講座”占68.31%,“跨學科文化沙龍”占40.11%,“其他”占11.73%。

在通識教育課程教學上存在的問題,“課程方式不夠吸引人”占了一半以上(58.10%),“課程內容沒有新意”占20.41%,“課程設置不能體現(xiàn)通識教育的意義”占19.70%,“老師不認真”占1.79%。而對于通識教育課程設置存在的主要問題,最主要是“缺少一些趣味性、生活性較強的課程,對學生吸引力差”,占到了65.89%,“缺少實踐類課程”也是主要問題,占57.74%。其余的“課時太少”占17.10%,“我想聽的課程本校沒有開設”占14.23%,“課程名不副實,選課前很難了解到老師授課內容”占13.07%,“課程不夠精華,精品課太少”占15.40%。對于當前設置的通識教育課程,學生最想改變的是“增加趣味性課程”,占到了79.50%,其次是“增加動手課程”(51.57%),“選課系統(tǒng)中加入課程主要內容”占23.19%,“縮減課時”占19.43%。

(二)針對教師的調查情況分析

調查顯示,教師對通識教育有所認知、并明確表示支持實施通識教育的占到68.49%,對通識教育很了解的只占8.22%,對通識教育不了解、甚至沒有聽說的卻占到了23.29%。而且沒有上過通識教育課程的老師占一半以上,達到了60.27%。這些都說明銅仁學院教師對通識教育的認同度和參與度都不是很高。

在對待通識教育課程的教學態(tài)度上,“認真?zhèn)湔n,準備資料”占絕大多數(shù)(87.67%),“稍微準備一下”的占9.59%,“不用準備,隨堂教學”的只占2.74%,這說明教師對待通識教育的教學態(tài)度還是不錯的。

在教學方式上,“教授和討論相結合”是最主要的(78.08%),“隨堂教授”占5.48%,“課堂討論”占6.85%。

在課程難度的選擇上,絕大多數(shù)教師都“只普及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46.95%),而“從專業(yè)的角度深層次講解”只占38.36%,“根據(jù)學生情況和狀態(tài)進一步選擇”占6.85%。

對于學生上課時的聽課狀態(tài),教師們認為大部分學生都聽得很認真(76.71%),認為全都認真聽講的占13.70%,認為極少部分人在聽講的占9.59%。針對學生的這種聽課狀態(tài),大部分老師經(jīng)常采取多樣方式改善(64.38%),偶爾會采取措施的占35.62%。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情況還比較理想,經(jīng)常交流的占49.32%,有一些交流的占43.84%,極少交流的占5.48%,從來沒有與學生的交流的只占1.37%。而對于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情況卻不太理想,彼此之間只有一些交流的居多(67.12%),經(jīng)常交流的只占17.81%,極少交流的占10.96%,從來不交流的占到4.11%。如果教師之間有交流,采取的方式和途徑主要是私底下交流(60.27%),自己主動找機會去聽課觀摩的不多,只占36.99%,通過學校提供的機會接觸占了30.14%。

對于通識教育課程的考核方式比較多樣化?!罢n程論文”最高,達到了52.05%,其次是“小組成果展示”(50.68%),“開卷考試”占39.73%,“其他”占16.44%。

對于通識教育開展的目的,教師們提出了不同的答案。其中,“提高人文素養(yǎng)”最高,達到了80.82%。其次是“引導學生思維”(75.34%)?!鞍l(fā)展學科興趣”占69.86%,“獲得人生指導獲得實用知識”占68.49%,“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占65.75%。而對于我校開展通識教育課程的實際效果,絕大多數(shù)教師都認為有一定成效(76.71%),而認為達到了理想效果的不多,才占15.07%,也有部分教師認為沒有效果(8.22%)。

對于如何看待目前高校通識課教師的教學基本素質和教學經(jīng)驗,認為“只有部分教師具備良好的經(jīng)驗和素質”的占大多數(shù)(52.05%),認為“教學素養(yǎng)普遍很高,經(jīng)驗豐富”的占38.36%,認為只有極少數(shù)教師兩者都具備的占9.59%。而對于“您覺得有哪些方式可以提高通識課教師的教學質量”這個可以多項選擇問題,老師們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其中,“有機會可以充分了解國外通識課教學的豐富經(jīng)驗”占比最多(78.08%),其次是“學校提供機會與外校進行交流”和“不定期開展通識課程教學的講座與討論”,分別占了72.60%,“對教師進行一定的培訓”占57.53%。

如何看待學校通識教育課程的可選擇性?針對這個問題,老師們也作出了多樣化的回答?!巴ㄗR課的種類太少,涉及的方面不夠多”占了一半以上(64.38%),而認為“通識課種類多,設置合理”占了38.36%,“很多通識課與專業(yè)課在時間上有沖突”占27.40%,“較少通識課與專業(yè)可有沖突”占24.66%,“通識課學分太少”占28.77%。

對于目前通識教育存在的問題,認為“缺少一些趣味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對學生吸引力差”的占了大多數(shù)(68.49%)。“課時太少”占了42.47%,“學生對有些課程不了解,盲目選擇”占39.36%,“教師的教學素質與教學經(jīng)驗不足,教學質量差”占34.25%,“課程不夠精華,精品課太少且名額太少,難以滿足學生需求”占38.36%,“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導致教學內容深度深淺不一”占32.48%,認為“課時太多”的占12.33%。

教師們對通識教育課程下一步的改革方式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建議“在開設選課模式上,讓學生根據(jù)自己興趣等需要在一定條件下自主選擇”占56.16%,“改革通識教育時間,貫穿大學四年始終”占64.38%,“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嘗試突破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占73.97%,“減少一些冗長重復的課程,增加一些精品課程”占63.01%。

四、啟示與對策

當前,應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過于偏重專業(yè)教育而輕視通識教育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作為一所大學,其根本職能應該是什么?大學教育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大學教育的品質到底是什么?這一系列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作為一名大學教育工作者,至少我們要明白,人文精神、健全人格、批判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對于一個人的全面發(fā)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那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針對應用型本科高校開展通識教育、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與人格品質呢?課題組通過綜合分析,認真研判,提出如下對策:

(一)轉變觀念,理念先行

通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健全的個人和自由社會中的健全人格的公民。在整個大學教育中,通識教育和專業(yè)教育如同鳥之兩翼,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他們各自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具有著對方難以取代的作用。只有把通識教育和專業(yè)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比翼雙飛,并駕齊驅,才能培養(yǎng)出既精通某一專門學問又具有全面素質基礎的“整全人”。因此,我們一定轉變觀念,正確處理通識教育和專業(yè)教育兩者之間的關系,堅持通識教育與專業(yè)教育并重,提高通識教育在整個大學教育中的地位。“社會對專業(yè)訓練需求的強勁勢頭,更需要通識教育提供一種協(xié)調、平衡的力量?!盵5]課題組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多學生對通識教育認識不足,擔心實施通識教育會影響他們的專業(yè)課程學習,甚至有的教師也有同樣的想法。如果不從認識上著手,改變人們對通識教育的偏見,通識教育將只會成為一句停在口頭上的時髦口號。

(二)完善課程,精準施策

在通識教育課程設置上,要緊扣學校應用轉型的辦學定位,對接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需求,不斷完善通識教育的課程結構,構建適應社會需求、切合學校實際、彰顯辦學特色的通識教育模式。通識教育實施的主渠道是課程,課程資源的有效配置尤為重要。因此,在通識教育實施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地方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和人才需求,針對學生層次和專業(yè)差異,有的放矢,精準施策,差異發(fā)展,整合優(yōu)化現(xiàn)有的通識教育課程,按需開設能夠滿足學生需求的新型課程,合理分配各類課程之間的比例,不斷完善通識教育的課程設置。只有做到了這一點,學校才能不斷提高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達成度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滿意率。

(三)提升教學水平,加強師資建設

擁有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師資隊伍是提高通識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但在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擔任通識課程的教師在知識機構與能力水平上參差不齊,彼此之間交流溝通也不多,甚至還存有理科老師不能與教文科的老師對話、教西方文學的不能與教中國文學的對話等現(xiàn)象。這說明不少擔任通識教育課程的教師知識結構單一,視野狹窄,囿于自身所學專業(yè),學科的交叉融合還做得非常不夠。在實際教學中,還有不少老師僅僅按照學校安排的教學任務上課,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完全沒有意識到也不去關注學生的學習需要。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到了通識教育課程的開設與教學效果。作為學校,就應該主動采取進修學習、考察交流、集中備課、專題研討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授課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努力打造一支素質過硬、業(yè)務精湛的通識教育教師隊伍。

(四)加強選課指導,做到有的放矢

調查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在選課時盲動性很大,缺乏明確的針對性,僅憑一時的喜好或者就為了“積攢”學分就選了。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教務管理部門應該要做好選修課的宣傳工作,通過學校網(wǎng)站、教務網(wǎng)絡平臺以及微信公眾號等及時發(fā)布課程介紹、授課教師、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課程學分和評價方式等相關信息,切實加強對學生的選課指導,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選修通識課程是拓展知識視野、提升自身素質、健全人格品質的客觀需求,克服功利主義的學習觀。

(五)加強教學管理,完善制度建設

為了避免通識教育流于形式、成為一句時髦的口號,學校層面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和制度設計,比如,成立通識教育中心負責整體規(guī)劃、協(xié)調聯(lián)絡,成立通識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審議和評估工作,單獨劃撥經(jīng)費用于通識教育的課程開發(fā)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由教學管理部門將全校通識課程開設的相關要求提前編印成冊發(fā)放給師生,等等。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制度來推動通識教育地有序開展,提升通識教育的教學水平,從而實現(xiàn)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躍升。

[1] A.S.Packard.The Substance of Two Rrportsof the Faculty of Amherst Collge to the Board of Trustees,with the Doings of the Board thereon.In:North American Review,1829,vol.28:300.

[2] 顧明遠.教育大詞典(增訂合編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 龔靜,張新婷.銅仁學院“山”字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內在邏輯探析[J].銅仁學院學報,2019(1):38-45.

[4] 馮惠民,曾德軍.武漢大學通識教育調查與分析報告[J].武漢大學學報(社科科學版),2003(4):522-527.

[5] 哈佛委員會.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M].李曼麗,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Investigation and Reflection on General Educ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SUN Xiangyang

(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ongren University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analysis of survey data,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curriculum sett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such as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the overall planning are not perfect, teachers and students fail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setting among various modules is unbalanced and insufficient, there are few cross-disciplinary courses, it is short of a strict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mechanism,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quality fail to attract enough attention, and the students choose courses blindly. In view of these, specific strategies such as changing educational concepts, improving curriculum structure,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teachers' team, and providing guidance in course selection and improv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in-depth research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general education, current status, revelation, countermeasures

G642

A

1673-9639 (2020) 02-0048-09

2020-02-11

銅仁學院博士科研啟動基金“大學通識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TRXYDH1813);銅仁學高校本研究項目“應用型高校通識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TRXY201807)。

孫向陽(1976-),男,貴州松桃人,文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銅仁學院寫作研究院院長,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大學通識教育。

(責任編輯 陳昌蕓)(責任校對 王立平)(英文編輯 田興斌)

猜你喜歡
銅仁通識應用型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探討
應用型本科層次大學生網(wǎng)絡在線學習策略及實踐
半群SPCn 的極大子半群
唱響美麗銅仁 助力自然遺產保護
詩書畫苑
通識少年小課堂 無線電尋寶之旅
通識少年“種”石油
銅仁學院李秋燾作品欣賞
通識少年小課堂 血液之旅
通識少年·拿破侖
永州市| 罗定市| 江源县| 漳州市| 台山市| 崇阳县| 抚顺县| 孝昌县| 海宁市| 仙桃市| 万盛区| 新巴尔虎左旗| 元朗区| 汶上县| 阿克苏市| 德兴市| 来宾市| 永兴县| 竹山县| 望江县| 天台县| 柳林县| 噶尔县| 赣州市| 普兰店市| 图木舒克市| 沿河| 子洲县| 耒阳市| 英超| 靖安县| 澄城县| 财经| 平潭县| 郴州市| 孟村| 武强县| 通化市| 隆尧县| 花莲县| 海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