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宇
書如其人剛健清——由王懿榮所書一幅扇面談起
胡振宇
(中國歷史研究院 古代史所,北京 100732)
王懿榮是“甲骨文發(fā)現(xiàn)第一人”,“甲骨文之父”。王懿榮不僅發(fā)現(xiàn)了甲骨文,對古代文字、書籍、字畫均有豐富的收藏和研究,至于書法,更是親體力行,可稱一造詣頗深的書法家。王懿榮書有一扇面,為錄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詩,而長卿的經歷十分坎坷,先是屢試不第,又兩遭貶謫,再晚歲失州。再看王懿榮,其仕途跋涉之路亦多艱辛,三十載苦讀,才算有了回報。王劉一樣,對自身坎坷的求仕之路及爾虞我詐的官場生活懷有難以言表的復雜心情,這使其心身俱疲,多首詩作中道出厭倦惆悵與憤懣情緒。
王懿榮; 劉長卿; 書法; 扇面; 境遇
王懿榮(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蓮生,晚年自號養(yǎng)潛居士。山東福山(今煙臺市福山區(qū))人。中國近代金石學家。光緒六年(1880)進士,以翰林擢侍讀,官至祭酒,謚號文敏,《清史稿》有傳。
王懿榮出身于福山的名門望族,世代為官,且詩禮傳家,先祖中不乏博聞經史、通達學問并有著述行世之人。祖父兆深公為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父親是拔貢,以道德學問著稱,亦酷愛金石。懿榮幼時所受的教育受此影響,其業(yè)師非是舉人便是翰林,均為飽學之士,這為其后來成長為晚清一流學者奠定下良好的基礎。又受家學之熏染,懿榮從青少年時代,就對金石古物抱有濃厚興趣,凡上古彝器、宋元佳槧、金石碑版等,都為他搜藏研究之物。
王懿榮年于光緒六年(1880)高中進士,光緒九年(1883)任翰林院編修,光緒二十年(1894)升遷侍讀并入值南書房。曾三任翰林院庶常館教習,三為國子監(jiān)祭酒,“諸生得其指授,皆相勉為實學”,時人稱為“太學師”。
王懿榮與翁同龢、潘祖蔭等同時代藏書家均以博學并稱。凡書籍、字畫、金石、印章、錢幣、殘石,無不珍藏,往來于大江南北,訪書之勤,購書之艱,使他作有“典衣還惹群書債,折券時蒙小賈羞”之句。其收藏稿本甚多,葉昌熾曾觀其所藏,嘆“鑒別之精,近時收藏家無以過矣”。懿榮建有“天壤閣”“海上精舍”“天繪閣”等藏書樓,藏書中不乏珍本,以宋刻《漢書》為最貴。有“翰林供奉”“國子監(jiān)祭酒王懿榮印”“廉生登來”“慈圣御賜,多受福祉”“海上精舍藏本”“小蓮花室”“天繪閣”“湛華閣藏書印”等枚藏書印。
王懿榮搜集研究古代文物,又時常與同時代金石學家一起切磋,其收藏和研究,為近代金石學積累了大量資料。主要著作有《漢石存目》《六朝石存目》《王文敏公遺集》(八卷)等。其中《天壤閣叢書》是王祖源、王懿榮父子歷時幾十年共同編輯刊行的一套大型訓詁學叢書,共二十函四十余卷百余萬字。
王懿榮身后有其子王崇煥輯《清王文敏公懿榮年譜》,1986年臺灣商務印書館以影印本編入《新編中國名人年譜集成》叢編第19輯。又有劉承幹編《文敏公(懿榮)遺集》,1973年臺北文海出版社以影印本編入沈云龍主編之《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叢編第89輯。
說起王懿榮,其最為人熟知的身份卻是“甲骨文之父”。講到王懿榮,亦不能不說發(fā)現(xiàn)甲骨文之事。
王懿榮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顯赫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是中國第一個發(fā)現(xiàn)和鑒定甲骨文的人,是“甲骨文發(fā)現(xiàn)第一人”,“甲骨文之父”。雖然王懿榮生瘧疾吃中藥,認出“龍骨”上所刻,乃是古代的文字,進而發(fā)現(xiàn)了甲骨文的故事不斷遭人詬病,但王懿榮是第一個認識甲骨文字的人這點是不容抹煞的。無論如何,王懿榮對于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是有肇始之功。雖然這種發(fā)現(xiàn)看似有一點偶然,然而偶然中卻存在著相當?shù)谋厝?。如果王懿榮不是一位金石學家,不具有鑒識古物文字的學養(yǎng)與慧眼,那么他就很可能與這一發(fā)現(xiàn)失之交臂。
王懿榮出身望族,王家不僅是官宦世家,且是書香門第。王懿榮在幼年及少年時代,先后在福山、北京、濟南等地師從過八位先生,并入過書院,接受多種風格的啟蒙與初級教育,尤其是深受祖父、父親及外祖父一家影響。懿榮后來從事古文字及金石學研究,即是受到家庭的影響。
王懿榮發(fā)現(xiàn)甲骨文絕不是偶然的,是他性嗜金石、“好古成魔”,長期收藏并鑒識文物,進而在金石學方面具有高深造詣的必然結果。王曾有《病起即事書示同人并索和詩》,其中寫道:“廿年冷宦意蕭然,好古成魔力最堅?!薄澳睍俏岵?,旁人休笑余癲癲?!弊阋娖渲救づc真愛,是在收藏和研究金石文物。
《清史稿·王懿榮傳》稱:“懿榮泛涉書史,嗜金石。翁同龢、潘祖蔭并成其學。”[1]也與當時著名的金石學者如陳介祺、趙之謙、張之洞、吳大澂等相交游,切磋學問。今上海博物館所藏吳氏的一幅長卷《愙齋集古圖》,乃通過繪畫、墨拓形式集中展現(xiàn)吳大澂收藏的金石文物,內中就有王懿榮題跋(見圖1)。而《吳愙齋大澂尺牘》[2]《愙齋赤牘》[3]《吳大澂手札》[4],分別是吳大澂給陳介祺、王懿榮等人的書信與手札。吳、王信中,多談金石之學。
圖1 《愙齋集古圖》王懿榮題跋
2014年2月28日《北京青年報》第C02版“星期學術”有美國路易維爾大學美術系副教授賴德霖一文,就朱濤在其著《梁思成與他的時代》首發(fā)式上發(fā)言引發(fā)爭執(zhí),即林徽因的文章是否大段借鑒日本學者伊東忠太的《支那建筑史》來參與討論。文章最后論及“誰是佛光寺的發(fā)現(xiàn)者”,有一段話特別發(fā)人深?。何也煌庖驗榱核汲煽赡苁窃诳催^日本學者拍攝的佛光寺佛像照片之后再循蹤去找建筑,就否認他是佛光寺建筑的發(fā)現(xiàn)者。理由很簡單,科學研究中的所謂“發(fā)現(xiàn)”從不是指第一個看到,甚至第一個記錄,而是指第一個認識,這在建筑史研究中就是斷代以及各方面價值的認定,否則佛光寺所在的山西五臺豆村村民也可以說他們的祖先早就“發(fā)現(xiàn)”了佛光寺。
同樣用在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早在王懿榮發(fā)現(xiàn)甲骨文之前,甲骨應當面世有時,被搗碎熬成湯藥亦非一兩年才有,那么可以稱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村民是甲骨文的首先發(fā)現(xiàn)者嗎?
如果不是王懿榮,具有學養(yǎng)與慧眼,即便再多的“甲骨文”,不也一樣搗碎熬成湯藥喝下了事?倘若如此,中華文明史至少有一章將要重寫。
關于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以金石學家王懿榮生病購藥而發(fā)現(xiàn)甲骨的故事流傳最廣,以至于寫進了中學歷史課本,雖然現(xiàn)在我們已經考證不出何處是它的濫觴。清光緒二十五年己亥(1899)間時,王懿榮在京城任國子監(jiān)祭酒,一次他身患瘧疾,便差人從城南宣武門外菜市口的達仁堂藥鋪買回中藥,這位王大人在審視藥材時,偶然發(fā)現(xiàn)入藥的一味“龍骨”之上,有古樸的契刻文字,他便立刻被吸引住。經他仔細研究,認定在“龍骨”藥上的契刻文字就是三千年前商代的“甲骨文”。隨后王氏便派人以重金收購,直到一年之后的“義和團運動”爆發(fā),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作為京城團練大臣的王懿榮投井殉國,此時他收藏的甲骨已有一千五百余片。
王懿榮服藥發(fā)現(xiàn)甲骨的故事其真實的程度,現(xiàn)在已經無人能夠確定。但是世人皆知是王懿榮最早認識甲骨文,也是第一個有意收購甲骨的學者。他在甲骨學史上的貢獻不可磨滅,因而被尊稱為“甲骨之父”。日后因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而發(fā)掘殷墟的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的奠基人李濟先生,也把王懿榮比作“中國古文字這個新學科的查理·達爾文”。②見李濟:《安陽》,收入劉夢溪主編《中國現(xiàn)代學術經典?李濟卷》,李光謨編校,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同樣參加殷墟發(fā)掘,日后從事甲骨文研究且卓有成就的胡厚宣先生,也稱王懿榮為“開山祖師”。
胡厚宣先生畢生研究甲骨文字,早年胡先生經其師顧頡剛先生薦,由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轉成都齊魯大學,顧先生談及齊魯大學時就撰文說:“先就學術方面而說:自從發(fā)現(xiàn)了甲骨文字以來,齊大的兩位教授庫壽齡先生和方法斂先生,就做搜集研究的工夫,差不多是這門學問開山始祖。后來久住在安陽的明義士先生帶了他多年搜集的甲骨片來,這門學問在齊大中更充實起來。遷川以后,又聘胡厚宣先生繼續(xù)從事,他是為任發(fā)掘工作而又最專心研究的人,《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一出版即大為學術界所敬服。二集和三集都有成稿,今正在編印中,不久的將來大家一定會承認他是位甲骨學的集大成者?!盵5]容庚先生在《甲骨學概況》一文中也指出:胡(厚宣)氏“于甲骨斷代與辭例,精熟如流,留平逾月,即成《戰(zhàn)后平津新獲甲骨集》。董氏之后,鉅子誰屬?其在斯人?!盵6]可見容先生對胡評價之高與期許之殷。楊樹達先生認為,胡先生在甲骨研究上深得羅、王之學神髓,“既擅靜安考釋之美,又兼叔言播布之勤,以一人之身,殆欲并兩家之盛業(yè),何其偉也!”[7]就連一向“最critical”的張政烺③傅斯年先生語,見周一良《史語所一年》,刊《新學術之路》下冊,557頁,臺北:1998年10月。也稱胡先生為甲骨文“專家”。④“記得張政烺先生講過,研究甲骨只有胡厚宣先生是專家,因為胡先生以一生心力投入甲骨研究,真正稱得起專門名家?!币妱⒒浮都坠钦魇贰防顚W勤序,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版。而國際學壇則譽其為“甲骨學研究第一人”。
被譽為“甲骨文研究第一人”的胡厚宣先生多次論及“甲骨文發(fā)現(xiàn)第一人”王懿榮首先辨認甲骨文之功績。另外,與王懿榮大約同時發(fā)現(xiàn)并收購甲骨的,還有天津人王襄和孟定生,他們在甲骨學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不過由于近年對王襄一篇文章的曲解,把王懿榮首先認識和搜集甲骨文的學說想予以推翻,另以王襄、孟定生是最早認識甲骨之人,卻是大錯特錯了。最早為王襄、孟定生二人鳴不平而提出他們是與王懿榮同時發(fā)現(xiàn)甲骨的胡厚宣的《再論甲骨文發(fā)現(xiàn)問題》一文⑤刊于《中國文化》15-16期,1997年12月;后收入?yún)蝹ミ_主編《王懿榮集》及《紀念王懿榮發(fā)現(xiàn)甲骨文一百年論文集》,齊魯書社1999年版。,應為這一問題定了案,此種謬傳可以休矣。然而,就在胡文刊出十年之后,又有人撰文稱此問題作“近代學術史的一大公案”[8]。與早先對胡文提出反駁而力挺甲骨文是天津人發(fā)現(xiàn)的津門人士不同,該作者認定“對甲骨文發(fā)現(xiàn)的時間和誰是最早考訂甲骨文的人”“的確是甲骨學史上的一個重要問題”,進一步對胡文所言提出“怎么到了后來因為天津學者有要將甲骨文發(fā)現(xiàn)時間提前的意向,就對自己曾經信服并反復引證的材料產生了懷疑呢?這樣做不是自相矛盾嗎?”看來這位非津籍人士而工作在津的作者并沒有讀懂胡文,卻以為找到賣點。胡文直面的是“矯枉過正”者,在列舉各種證據(jù)后得出的結論是:殷墟甲骨文是在1899年,也就是清朝光緒二十五年己亥,由山東福山人,名叫王懿榮的,首先認識并加以搜購的。與王懿榮同時辨別搜集甲骨的,還有天津的孟定生和王襄。
2014年8月,為紀念王懿榮發(fā)現(xiàn)甲骨文115周年,王懿榮紀念館新館落成。紀念館展覽內容分六大部分,即:光輝生平、甲骨之父、忠烈千秋、風范長存、佳作傳世、甲骨文書法。展示了王懿榮的遺物,手札書信、著作、書法等300余件。展出中有“胡厚宣題詞”,雖然不是手書,也沒有注明出處。作:“殷商甲骨和西域漢簡、內閣大庫并稱本世紀中國學術史上的三大發(fā)現(xiàn)。正是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直接導致了對安陽殷墟的發(fā)掘……把中國的信史提早了一千多年……王懿榮作為甲骨文首先發(fā)現(xiàn)者、斷代者,其功績是不可磨滅的,被譽為甲骨文之父是當之無愧的?!绷碛泻裥壬环?990年8月題贈王懿榮紀念館留念的書法,其中寫道:“深切懷念開山的祖師王懿榮先生”。(見圖2)
圖2 胡厚宣題詞
王懿榮不僅發(fā)現(xiàn)了甲骨文,對古代文字、書籍、字畫均有豐富的收藏和研究。至于書法,更是親體力行,造詣頗深。
王懿榮書法上擅長真、行、隸、篆諸體,楷書多學柳公權,行書尤愛李北海、隸書取法《禮器》、篆書近似《天發(fā)神讖》。尤以行楷書名世。據(jù)稱,當年就有“翁(同龢)、王(懿榮)、何(紹基)、戴(彬元)書法四家”的美稱。清同治十三年(1874)狀元、書法大家陸潤庫對王懿榮書法評論道:“其書法一端,剛健清華,無美不備,亦實足以傳世?!苯袢笋R宗霍在《書林記事》中也說道:“王懿榮工行楷書,嘗云作一字須含十二意。光緒甲午大考,由三等改一等,入直南書房。尚方貼絡所需,其章幅稍大者,孝欽后必降口敕曰:令王懿榮書。醇賢親王栗主,亦特命繕寫供奉”。
王懿榮書行楷,雖有清人館閣體之雍容,亦不失廟堂正氣,渾厚豐滿,端莊穩(wěn)健。倘觀其書法淵源,也不難看出,其書受李北海、顏魯公、柳公權、蘇東坡、黃山谷等數(shù)家之影響,內中得李、蘇兩家最多。王氏曾寫有一李邕書跋,文曰:“余始得李邕書,不甚好之。然,疑邕有書名,自必有深趨,及看之久,遂知他書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篤。譬如結友伊始也,難其合也,必久后乃從邕書得法?!钡锰q如交友,此理確實成立,有的初識尚不能覺出對方之妙處,然深交則愈覺愈有味也。
除了行楷書外,王懿榮兼擅篆隸,其篆書學《天發(fā)神讖碑》,參以徐三庚的秀逸,起筆逆鋒藏頭,殺鋒以取勁折,筆末凌空收勢,嚴整而靈動;隸書則取法《禮器》《乙瑛》諸碑,凝重拙樸,勁健如鐵,變化多端。據(jù)說在京城的古玩學問圈內,王懿榮也頗負博雅盛名,一些京都士子名流,輒以“但愿一識韓荊州”為幸。而王懿榮也有調皮的生性,他給造訪者特制了三種“名片”:對那些只通八股文者,用楷書名片。對稍通古今學卻無專長者,用隸書名片。對專精漢學,又旁通金石文字者,則用小篆體。此等諧趣之舉,在京城居然一時傳為雅談。
陸潤庫對王懿榮的字曾有“剛健清華,無美不備”之評語。這“剛健清華”四字,不光是對王懿榮書法之評價,甚至也是對其文人風骨的贊美。
中國書法歷來注重字的氣質、神韻。西漢揚雄曰:“書,心畫也?!泵鞔椖掠终劦綍ㄟ€能表現(xiàn)人的性格和氣質特征:“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清代劉熙載《藝概·書概》中曰:“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盵9]170指出書法能表現(xiàn)出人的學識、才能和志向。
中國書法又最講“字外功”的修煉,字外功夫為何?孟子有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宋代黃庭堅《論書》就說:“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以圣哲之學,書乃可貴,若其靈府無程,政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睔W陽修也稱:“古之人皆能書,獨其人之賢者傳遂遠。然而世不推此,但務于書,不知前日工書隨與紙墨泯棄者不可勝數(shù)也。使顏魯公書雖不佳,后世見之必寶也。楊凝式以直言諫其父,其節(jié)見于艱危;李建中清慎溫雅,愛其書者兼取其為人也,豈有其實,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賢者必能書也,惟賢者能存爾,其余泯泯,不復見爾?!盵10]到了清代,紀曉嵐論詩道:“詩本性情者也?!窃姳竞跣郧檎呷灰?,而究非性情之至也。夫在天為道,在人為性,性動為情,情之至由于性之至,至性至情不過本天而動,而天下之凡有性情者相與,感發(fā)于不自知,詠嘆于不容已,于此見性情之所通者,大而其機自有真也。彼至性至情充塞于兩間蟠際不可澌滅者,孰有過于忠孝節(jié)義哉?”[11]劉熙載亦言:“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盵9]169
較王懿榮晚的齊魯同鄉(xiāng)松年(1837—1906),著有《頤園論畫》,在畫論方面頗有建樹,影響了一代代畫家,其中亦涉及書,如文末曰:“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jié)既優(yōu),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唐、宋、元、明以及國朝諸賢,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后世貴重。前賢已往,而片紙只字,皆以餅金購求。書畫以人重,信不誣也!歷代工書畫者,宋之蔡京、秦檜,明之嚴嵩,爵位尊崇,書法文學皆臻高品,何以后人吐棄之,湮沒不傳,實因其人大節(jié)已虧,其余技更一錢不值矣!”
又曰:“古今善書畫者,何止數(shù)千百人,湮沒不彰者多矣。細觀畫傳,所傳之人,大半皆有嘉言懿行,善政高文,不僅以幾筆書畫,即為不朽功業(yè)。”
王懿榮的學行與忠烈交相輝映,其不惜墜井自盡而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更使人們加深對他的追思懷念。
胡厚宣先生舊藏有王懿榮手書扇面一紙。上作:“生涯豈料承優(yōu)詔,世事空知學醉歌。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滄州近,顧影無如白發(fā)何。今日龍鐘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波。劉長卿”(見圖3)
圖3 王懿榮書扇面
扇面右上角橢圓印章是夔龍印,左下角鈐“翰林供奉”印。王懿榮用印講究,且印章種類繁多,主要有姓名印、籍貫印、職官印、齋館印、收藏印、護封印、吉語印、花押印等,還有慈禧賞賜的夔龍印。夔龍印則多用于作品起首處。
讀扇面所書,知此乃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詩,查儲仲君撰《劉長卿詩編年箋注》,是詩作于大歷十一年(776),其中“薛六”為薛弁,“柳八”為柳渾。只是“今日龍鐘人共棄,愧君猶遣慎風波”一句,文敏書作“今日龍鐘人共老”。[13]
劉長卿字文房,唐代詩人。其生年聞一多先生《唐詩大系》定為709年,今文學史著作皆以此為本。而傅璇琮則認為這顯然是缺乏根據(jù)。傅以劉二十余歲登第計算,推測其生年為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而兩者中似前者較接近實際。此采卞孝萱說[14]。
劉長卿為宣城(今屬安徽)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唐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jiān)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長卿工于詩,《騷壇秘語》有謂:劉長卿最得騷人之興,專主情景。其詩氣韻流暢,意境幽深,婉而多諷。有《劉隨州詩集》。其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曾入選國內全日制學校教材。一句“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不知迷倒多少學子。戲劇家吳祖光的代表名篇,即以“風雪夜歸人”為名。
《唐詩大辭典·修訂本》亦稱:劉長卿年輩與杜甫相若,早年工詩,然以詩名家,則在肅、代以后。與錢起并稱“錢劉”,為大歷詩風之主要代表。平生致力于近體,尤工五律,自稱“五言長城”,時人許之。詩中多身世之嘆,于國計民瘼,亦時有涉及[14]。
《舊唐書》《新唐書》并沒有劉長卿的專門傳記,現(xiàn)較早文獻中可見其事跡者,多散見于《新唐書·藝文志四》、《唐詩紀事》卷二六、《唐才子傳》卷二等處。如《新唐書·志第五十·藝文四》曰:“《劉長卿集》十卷,字文房。至德監(jiān)察御史,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鄂岳觀察使。吳仲孺誣奏,貶潘州南巴尉。會有為辨之者,除睦州司馬,終隨州刺史?!?/p>
《唐詩紀事》卷二十六“劉長卿”條作:“劉長卿,字文房,至監(jiān)察御史,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轉運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轉運留后、鄂岳觀察使。吳仲孺誣奏,貶潘州南巴尉,會有為之辨者,除睦州司馬,終隋州刺史。以詩馳聲上元、寶應間?;矢浽疲骸娢从袆㈤L卿一句,已呼宋玉為老兵矣;語未有駱賓王一字,已罵宋玉為罪人矣。’其名重如此。”同書“章八元”條:“《酬劉長卿月夜》云:‘夜涼河漢白,卷箔出南軒。過月鴻爭遠,辭枝葉暗翻。獨謠聞麗曲,緩步接清言。宣室思前席,行看拜主恩?!瘎㈤L卿云:‘貧家唯好月,空愧子猷過?!蓖瑫袄钅隆睏l:“李穆,劉長卿之婿也。詩寄劉云:‘處處云山無盡時,桐廬南望轉參差。舟人莫道新安近,欲上潺湲行自遲?!瘯r劉在新安郡。劉答云:‘孤舟相訪自天涯,萬轉云山路更賒。欲掃柴門迎客遠,青苔黃葉滿貧家。’長卿又送穆詩云:‘渡口發(fā)梅花,山中動泉脈。蕪城春草生,君作揚州客?!氵€空渚在,人去落湖翻。’”同書“韋應物”條:“應物性高潔,所在焚香掃地而坐。惟顧況、劉長卿、邱丹、秦系、皎然之儔,得廁賓列,與之酬唱?!?/p>
《唐才子傳》卷二“劉長卿”條有:“長卿,字文房,河間人。少居嵩山讀書,后移家來鄱陽最久。開元二十一年徐征榜及第。至德中,歷監(jiān)察御史,以檢校祠部員外郎出為轉運使判官,知淮西岳鄂轉運留后。觀察使吳仲孺誣奏,非罪系姑蘇獄,久之,貶潘州南巴尉。會有為辯之者,量移睦州司馬。終隨州刺史。長卿清才冠世,頗凌浮俗,性剛,多忤權門,故兩逢遷斥,人悉冤之。詩調雅暢,甚能煉飾。其自賦,傷而不怨,足以發(fā)揮風雅。權德輿稱為‘五言長城’。長卿嘗謂:‘今人稱前有沈、宋、王、杜,后有錢、郎、劉、李。李嘉祐、郎士元何得與余并驅?!款}詩不言姓,但書‘長卿’,以天下無不知其名者云。灞陵碧澗有別業(yè)。今集詩賦文等傳世?;茨侠钅?,有清才,公之婿也?!?/p>
依上所述,似乎劉在文學史上不算重要作家,但傅璇琮《劉長卿事跡考辨》[15]指出長卿存詩數(shù)量多,生前身后都獲廣泛好評。傅璇琮根據(jù)劉長卿同時代人高仲武述,知長卿曾“兩遭遷謫”,再據(jù)長卿本人詩《獄中聞收東京有赦》《將赴南巴至余干別李十二》《初貶南巴至鄱陽題李嘉佑江亭》等,考出劉長卿第一次貶謫是在至德三年(758)初,從蘇州長洲尉獲罪下獄,遠貶南巴,其間與李白、獨孤及、李嘉佑都有來往。又據(jù)史乘勾稽吳鎮(zhèn)鄂岳在大歷八年(773)至十三年(778),在前次貶謫后十五年至二十年。理清劉長卿兩次貶謫始末,對長卿在此前后的交友、心境和創(chuàng)作可以作出全新的梳理和解讀。前稱聞一多推測長卿生于709年,傅璇琮則佐證劉詩,知他及第肯定在天寶中后期,這樣推長卿的生年,大約在725年。
“詩言志”,劉詩中的“多身世之嘆”“于國計民瘼亦有涉及”,概與其身世相關。劉長卿的經歷十分坎坷,先是屢試不第,又兩遭貶謫,再晚歲失州。而大歷詩風,多應留連山水,稱道隱逸;而長卿的坎坷身世、剛正個性,均應見于其詩作當中?!秳㈤L卿詩編年箋注》對長卿詩意引方東樹《昭昧詹言》道:“此似知淮西、鄂岳時,將去留別作也。起句喜得除授。二句言時事難為。中二聯(lián)景與情交融。收入二員外。七句皆自述,末句始入別二人。”儲仲君進一步指出,非是“喜得除授”,而是按覆后得復職,雖為貶謫,仍出望外也[12]。
長卿《過賈誼宅》詩,通過對漢代文學家賈誼不幸遭遇的憑吊和痛惜,抒發(fā)自己被貶的悲憤與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情緒。詩作傷今懷古,感慨萬千,意境悲涼,真摯感人,堪稱唐人七律中的精品。
再看王懿榮的仕途跋涉之路。從清同治元年(1862),王懿榮參加了第一次鄉(xiāng)試起,至光緒五年(1879),歷經八次17年,終于中試第31名舉人。中舉以后,還有復試,王懿榮四書文《宰我子貢善為說辭》與五言八韻詩《賦得播厥百谷》,欽定為一等第七名。
再由光緒六年(1880)參加庚辰科會試,王懿榮交朝考卷《取財于地取法于天論》《耕藉田疏》及《賦得荒郊花柳遍》五言八韻詩。中一等第三名,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十載的苦讀,總算有了回報。
光緒九年(1883),王懿榮在翰林院庶吉士教習館肄業(yè),授職翰林院編修。同年被任命為國史館協(xié)修官。次年被任命為會典館纂修幫總纂官。光緒二十年(1894)年初,王懿榮在京察中被列為一等,以道府記名。接著,他又參加了翰詹大考,在大考中,被欽定為一等。后任國子監(jiān)祭酒。
王懿榮因科考與宦游身心俱疲,曾兩得重癥。為此,他有《病中寄雪堂和尚》一首,內有:“近從病里常生悟,自悔閑來不解禪”句。又《病起即事書視同人并索和詩》中有:“廿年冷宦意蕭然,好古成魔力最堅”句。表達了其無意高官甘為金石之志。另有《船中靜坐有感》,內有“百不如人兩鬢華,長安久居若為家。可憐一病成秋境,滿耳蟬聲滿眼花?!彼摹都词屡几小返谝皇字校骸奥f玉堂天上似,從來高處不勝寒”,苦悶失望情緒躍然紙上。
王懿榮同劉長卿一樣,對自身坎坷的求仕之路及爾虞我詐的官場生活懷有難以言表的復雜心情,這使其心身俱疲,在多首詩作中道出了自己對官場的厭倦惆悵與憤懣情緒。
與無聊的官場仕途相比,王懿榮似乎更熱心于金石書畫上的研求。他曾在一詩中有如此之表達:“廿年冷宦意蕭然,好古成魔力最堅”,又有“從來養(yǎng)志方為孝,自古傾家不在錢”之句。經過數(shù)年??毖芯?,王懿榮撰成《南北朝存石目》。于序中言道:“……前后十九年中,探索借讀、往返商榷者,為膠州匡鶴泉師、吳縣潘鄭完師、江陰繆炎之師、濰縣陳壽卿丈、諸城尹慈經秀才、會稽趙偽叔大令、吳縣吳清卿太仆、光山胡石查永部,考訂違合,剔抉幽隱,則大興孫問羹兵部、銅梁王孝禹工部、永明周季編修、會稽章碩卿大令之力為多。利津李竹朋丈、大興劉子重刑部、績溪胡甘伯戶部、諸城家戟門刑部叔氏亦嘗有事于此,今墓木已拱,竟不及見此刻之成也,悲夫!”從中可見,與王懿榮在學問上切磋往還的人士,多為如潘祖蔭、繆荃孫、吳念齋、趙之謙、陳介棋、胡笙甫等一代金石文字學大家。王懿榮與這些名家的交往,學問識見日益長進,其快慰的心境表露無遺。
紀曉嵐論詩曰:“詩本性情者也?!窃姳竞跣郧檎呷灰?,而究非性情之至也。夫在天為道,在人為性,性動為情,情之至由于性之至,至性至情不過本天而動,而天下之凡有性情者相與,感發(fā)于不自知,詠嘆于不容已,于此見性情之所通者,大而其機自有真也。彼至性至情充塞于兩間蟠際不可澌滅者,孰有過于忠孝節(jié)義哉?”[11]
讀長卿詩,因其被貶謫,心情惆悵,又遇蕭瑟搖落之秋,不免黯然銷魂,物候節(jié)序之遲暮,更引發(fā)年華已逝之人生,空、殘、寒、獨;秋水、悲涼;山河荒寞,心中黯淡。其詩中的感傷色彩顯出時代留痕。
反觀王懿榮,雖最終科場高中,仕途不可限量。但未有常人看來之榮華風光。王詩《即事偶感》第一首有:“漫說玉堂天上似,從來高處不勝寒”之句。在其看來,宦游并非美夢,高位之后的厭倦、凄涼處處隱現(xiàn),因為從來都是高處不勝寒。在其《退值偶感》一首中亦有:“心是兒時境已非,此心空逐白云飛。劇憐襟上三年血,換作五更朝里衣”之句。
那么,王懿榮手書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詩,是否有顧影相憐之意,則有待進一步考證了。
[1] 趙爾巽,主編.清史稿:卷42[M].北京:中華書局,1998.
[2] 謝國楨,編.吳愙齋大澂尺牘[M].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3] 吳大澂.吳愙齋赤牘[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
[4] 吳大澂.吳大澂手札[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
[5] 顧頡剛.我所認識的齊魯大學[J].齊魯大學校刊,1945 (3).
[6] 容庚.甲骨學概況[J].嶺南學報,1947(2).
[7] 楊樹達.戰(zhàn)后京津新獲甲骨集序[M]//增訂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3:271.
[8] 朱彥民.近代學術史的一大公案——關于甲骨文發(fā)現(xiàn)研究諸說的概況與評議[J].邯鄲學院學報,2008(2).
[9] 劉熙載.藝概:卷6[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70.
[10] 歐陽修,撰.李之亮,箋注.筆說·世人作肥字說[M]//歐陽修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7:159.
[11] 紀昀.紀文達公遺集·冰甄草序:卷9[M]//清代詩文集匯編:卷35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12.
[12] 儲仲君.劉長卿詩編年箋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6:409.
[13] 卞孝萱.劉長卿詩歌初探[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2(4).
[14] 周勛初,編.唐詩大辭典:修訂本[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
[15]傅璇琮.劉長卿事跡考辨[J].中華文史論叢,第8輯(1978).
Like Author, Like Book, Upright, Tough and Clear:From a Section Written by Wang Yirong
HU Zhenyu
( Institute of Ancient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History, Beijing 100732, China )
Wang Yirong is "the first one who found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nd "the father of Oracle". Wang Yirong not only discovered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but also had a rich collection and researches of ancient characters, book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s for calligraphy, he practiced earnestly and can be called a calligrapher with great attainments. Wang Yirong once wrote a sector which is the poem ofby Liu Changqing, who had a lifetime of frustrations. First, he failed many times, then he was relegated twice, and finally he lost his state under his administration at his later years. Both Wang Yirong and Liu Changqing had complex feelings to their unlucky official careers and the bureaucratic life of intrigues. These made them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exhausted. The feeling of being tired, melancholy and angry are shown in many poems.
Wang Yirong, Liu Changqing, calligraphy, sector, situation
I206.2
A
1673-9639 (2020) 02-0020-09
2020-03-19
胡振宇(1957-),北京人,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中國上古史,古文字,文化史。
(責任編輯 肖 峰)(責任校對 郭玲珍)(英文編輯 田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