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慧芳
如今,教育改革發(fā)展如火如荼,社會也越來越重視幼兒教育?!?—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幼兒藝術領域?qū)W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那么幼兒園可以如何開展音樂活動呢,筆者就幼兒園音樂活動開展的一些思考與大家分享。
在幼兒音樂活動的開展中,部分教師還停留在僅利用單一的教學課件,而忽略了大自然、大社會也可以是音樂教育的啟蒙之地。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如果在教學活動中束縛了幼兒的天性,就容易使他們喪失對音樂的興趣。還有一部分教師,雖然能夠意識到活動設計要尊重幼兒,但是由于缺乏科學性,使得音樂活動很難實現(xiàn)其真正價值。
1.營造良好的音樂環(huán)境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融入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活動提前準備一些道具,需要時也可以與幼兒一起商量,對活動環(huán)境進行適當?shù)牟贾?,通過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音樂。比如在“小烏鴉愛媽媽”的音樂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講講他們與媽媽之間發(fā)生的趣事和感人的事,引導他們表達對媽媽的愛。還可以通過制作小烏鴉和媽媽的角色道具,激發(fā)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扮演角色的興趣,從而更好地感受音樂、融入音樂。
2.音樂活動要貼近生活
音樂活動的設計,應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成長環(huán)境。比如我們熟悉的《賣報歌》,在活動設計中就需要教師充分考慮幼兒的生活實際和認知。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幼兒很難甚至沒有見過賣報員,不少教師會選擇給幼兒觀看音樂視頻,但他們?nèi)匀缓茈y擁有實際的體會。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生活中觀察快遞員或者外賣員的工作,甚至可以通過一些社會體驗,使幼兒間接體會以前賣報員工作的艱辛,從而在音樂中更好地感知勞動人民的辛苦和對生活的樂觀。
此外,在設計“白云”“蟲兒飛”等音樂活動時,教師可以選擇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清晨的露珠,羞澀的晚霞,甚至是路邊的小草,都可以成為幼兒音樂的啟蒙導師。大自然的奇妙會激發(fā)幼兒更多的想象,給他們帶來樂趣,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幼兒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3.提高幼兒自主性
激發(fā)幼兒自主性是有效開展音樂活動的關鍵所在。幼兒在活動中如果擁有較高的積極性,則有助于他們提升認知、積累經(jīng)驗。那么如何提高幼兒的自主性,則需要教師不斷思考,并通過實踐不斷完善。例如《采蘑菇的小姑娘》這種比較活潑的音樂類型,教師完全可以讓幼兒伴隨音樂進行自主性的即興表演,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充分感受音樂的魅力。
音樂不是冰冷的,音樂活動更應該是有趣的、幼兒喜歡的。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多思考,如何科學開展音樂活動,如何激發(fā)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不斷提升他們的感知能力、欣賞能力,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獲得不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