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梅
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在幼兒教育中,游戲是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它能有力促進幼兒身體、認知、社會化和情感等各方面的發(fā)展。多年來,我園注重以游戲活動為載體,寓教育于游戲活動中,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幼兒天性好動,而游戲又具有情趣性、虛構性和具體性的特點,符合幼兒生理、心理發(fā)展的需要,最能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因此它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正如著名教育家陳望道所說:“幼兒的生活是游戲的生活,幼兒的世界是游戲的世界?!币虼耍覀冊诮M織幼兒活動時,首先要從興趣入手。
1.注重個性差異
幼兒在成長階段,雖喜歡游戲,但由于個性差異,游戲水平也存在差異。如果用同一標準去開展,能力弱一些的幼兒可能達不到游戲要求,強一些的幼兒可能覺得太簡單,兩者都會對游戲失去興趣。因此,我們在開展游戲時,要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讓每個幼兒在游戲中都能獲得樂趣。例如開展剪紙游戲時,我們通過觀察、比較、測查等方法了解幼兒的能力水平,制定出相應的操作要求:能力強的幼兒可以靈活使用剪刀、提高剪紙速度,熟練地裁剪輪廓線有較大曲折和細節(jié)部分的圖形,學習將剪下的圖形拼成一幅剪貼畫;能力一般的幼兒可以熟練使用剪刀,在原有基礎上提高剪紙速度,較熟練地裁剪輪廓線稍有曲折和個別細節(jié)部分的圖形,保持完整性;能力弱的幼兒則要求他們會使用剪刀,逐步提高剪紙速度,會剪輪廓線不曲折和無細節(jié)部分的圖形,學習對稱剪圖形。這樣,每個幼兒都玩得有意思,大大激發(fā)了他們對游戲的興趣。
2.處理主導、主體關系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以下簡稱《規(guī)程》)指出:“應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選擇和指導游戲?!蔽覉@教師充分認識到游戲需要教師的引導,才能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選擇游戲、選擇同伴、選擇材料的意愿,同時克服思想顧慮,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游戲,才能使他們對游戲的興趣越來越濃。
3.建立和諧的師幼關系
游戲是幼兒自發(fā)的行為,因此,我們在指導幼兒游戲時,不能指手畫腳地去左右幼兒,可以積極地參與游戲,比如以角色的身份和口吻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禮貌待人、愛護玩具、有事互相商量等,在游戲中建立和諧的師幼關系,努力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使幼兒在自由、平等、合作的氛圍中活動,從而獲得表現(xiàn)自己能力的機會。
幼兒園游戲材料的教育潛能依賴于其功能的開發(fā)利用,只有對游戲時間、場地、游戲材料充分開發(fā)利用,才能發(fā)揮游戲活動的教育作用。
1.時間開發(fā)
以往我們在實施游戲計劃時,出于怕亂、怕麻煩等原因,很多游戲時間被擠掉,即使開展游戲活動,為安全起見,也大都是由教師組織的集體活動。為了把游戲時間歸還給幼兒,我們開放了入園、離園、課前、飯后等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時開展游戲活動。我們還安排上下午各一次集體教育活動和游戲活動,這樣既有利于游戲和教育活動有機結合,又保證了游戲活動的正常開展。為了讓幼兒在游戲中自由地選擇主題、內(nèi)容、同伴、玩具,在組織形式上我們采用了有主題的游戲、小型多樣的游戲和幼兒自由游戲相結合的方法,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盡情的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
2.場地開發(fā)
場地是幼兒做游戲必備的空間條件。我園占地面積較大,活動室寬敞明亮,為了給幼兒提供更廣闊的活動空間,我們又開辟了走廊、平臺、草坪等作為游戲場地,同時還把車棚分成多塊游戲區(qū),供各班幼兒輪流開展游戲使用。在戶外,我們還為幼兒準備了沙地及各種體育器械,為保證幼兒的戶外游戲正常開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3.材料開發(fā)
游戲材料是幼兒園必備,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規(guī)程》精神的指導下,我園開展了“人人為幼兒獻上一片愛心”的活動,發(fā)動大家動手為幼兒制作各種游戲所需的玩具和材料,其中有為開展創(chuàng)造性游戲制作的各種道具、娃娃,有為開展表演游戲制作的服裝頭飾,有為開展智力游戲制作的拼圖、幻燈,有為開展體育游戲制作的輪胎車等,約500多件共150多個種類。不僅如此,教師還在游戲中鼓勵幼兒自己制作玩具,幼兒用廢舊碟片制作了各種小動物。我們還在各班設立了玩具柜,為幼兒提供多功能可變性的游戲材料。例如:我們將面、凡士林和其他材料放在玩具柜內(nèi),幼兒需要時可隨時拿出,用來制作娃娃家用的飯菜、食品店出售的食品、制藥廠生產(chǎn)的藥片、工藝品商店出售的面具等。
我們充分利用資源,以游戲活動為載體,遵循科學性、趣味性以及簡便易行的原則,從以下三個渠道對幼兒游戲活動內(nèi)容加以整理。
1.收集、篩選現(xiàn)有的游戲
我們從活動材料和游戲相關的資料中選擇一些有益的、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內(nèi)容,開展游戲活動。
2.對幼兒生活中自發(fā)形成的游戲活動進行提煉,形成新的游戲并滲透德育教育
有段時間,幼兒對一些帶殼的零食感興趣,像花生、瓜子、開心果等,他們不光喜歡吃,還常將它們拿出來放在桌上玩,我們就有意識地引導幼兒,組織幼兒用筷子夾瓜子、用開心果殼拼圖、用花生制作成小雞、老鼠等,以此開發(fā)幼兒的智力,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藝術表現(xiàn)力,同時教育幼兒要懂得珍惜別人辛勤勞動的成果。
3.對民族民間游戲加以繼承、改進
我們發(fā)動家長將他們幼兒時期喜歡玩的民間游戲整理成文與教師交流,教師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加以改進,變成適合幼兒玩的游戲。如“砌新房”的游戲,在地上畫個房子圖形,幼兒用單腳將小磚塊逐格踢走,看誰先將房子砌好;用堅硬的小鐵罐制作成小高蹺,讓幼兒玩踩高蹺的游戲,其他還有“跳牛筋”“老鷹捉小雞”“不倒翁”“彈蠶豆”“炒蠶豆”“翻花繩”等?;顒又?,還要注意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如此一來,既豐富了我園游戲內(nèi)容,又為幼兒品德教育提供了較好的條件。
4.聯(lián)系幼兒實際生活,開展有益的游戲活動
為了萌發(fā)幼兒愛勞動的情感,初步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自我服務能力,我們開展了“我為大樹媽媽換衣服”的趣味游戲:在一塊很大的綠布上面釘滿了按扣、紐扣和帶子,讓幼兒按不同季節(jié)給大樹媽媽換上不同顏色的衣裳。該游戲需先練習按按扣、扣紐扣,接著練習用帶子打單扣,最后練習打蝴蝶結,幼兒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練習,從中發(fā)展自我服務能力。
為了萌發(fā)幼兒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勞動的情感,我們向幼兒介紹了蔣華大街,講述了參加建設大街的叔叔、阿姨的勞動事跡,贊揚他們熱愛勞動的精神,并引導幼兒開展了建設蔣華大街的游戲。幼兒受到鼓舞,在建構區(qū)完成了一條條不同風格的街道,并對老師說:“蔣華大街這么復雜,工人叔叔建筑它真辛苦?!睘榱藢⒂螒蛞蛏钊耄覀冇职呀ㄖ螒蛲巧螒蛳嘟Y合,拓展了建設“服裝街”“文化街”“食品街”等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受到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此外,我們還邀請家長參加游戲活動,利用游戲增進親子關系。結合“三八”婦女節(jié),我們開展了“給媽媽過生日”的角色游戲,在歡樂的游戲中進行幼兒和媽媽彼此間情感交流。當孩子拉著媽媽的手吹蠟燭時,當他們向媽媽表示節(jié)日祝福時,當孩子和媽媽在游戲中開懷大笑時,愛媽媽的情感已悄悄滲入孩子的心田。
由于游戲活動生動有趣,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中思維活躍開放,敢于標新立異,表現(xiàn)自己,不僅增長了協(xié)作精神,提高了思想認識,并且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