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金環(huán)
【摘要】在這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人們追求的是“高效率”,提倡的是“快節(jié)奏”,對于上班一族,快餐成為了他們進餐的“習慣”,而“快餐閱讀”又成為了人們大眾閱讀的“習慣”。我以為,這樣的閱讀習慣是很不健康的,也嚴重影響了下一代孩子。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好,閱讀氛圍糟糕,導致閱讀教育面臨重重困境。因此,尋找有效的閱讀教學實踐模式勢在必行。本文重在介紹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獨特之處,研究其在小學語文高年段閱讀教學的策略,為小學語文高年段眼前的閱讀教學困境尋找生路。
【關鍵詞】閱讀習慣;小學語文;高年段;教學;策略研究
多年從事一線教學,我們在閱讀教學的課堂實踐中發(fā)現(xiàn),常規(guī)的文本閱讀教學,主要面臨兩大窘境:其一是大部分學生的閱讀基礎差,沒有良好的閱讀氛圍和明確的閱讀方向,導致閱讀習慣不好或者良好的閱讀氛圍缺失,無法跟上現(xiàn)代閱讀的節(jié)奏;其二是學生課前無準備、無資料、無閱讀的指向,導致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很難保證閱讀教學的質量。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了(5~6年級)的閱讀要求,要速度、要數量和質量,更要懂得組合材料和運用材料。如此重的任務,僅靠傳統(tǒng)單一的閱讀模式,僅靠研習語文課本是很難完成任務的。傳統(tǒng)的文本閱讀教學模式,單一無趣,導致家長累,老師累,學生更累,關鍵是無法達到應有的閱讀速度和閱讀效果,閱讀教學改革亟待完成。下面是我以小學語文高年段的閱讀教學來進行研究,提出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的三點策略。
一、單篇出發(fā),統(tǒng)一閱讀方向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要做好閱讀教學,得做好每篇單篇閱讀教學,這是基礎,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借助文本讓學生學會單篇閱讀的基本方法,由此及彼。我們從單篇課文出發(fā),好好學習各個知識點,逐個攻破目標,讓學生對文本閱讀有了初步的感知,了解語文閱讀的首要技巧是朗讀。比如學習統(tǒng)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2課《古詩三首》,在學習第一首《示兒》時,我們要讀懂詩題、讀懂詩人、讀懂寫作背景、讀懂詩的主要內容和主要思想,通過不斷的朗讀指導,達到“讀中悟”的境界。這些課前和課后都有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的書籍,統(tǒng)一了目標和方向,閱讀教學的指向就明確了。這是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的第一步,以此類推,再引申到下兩篇《題臨安邸》和《己亥雜詩》的學習。學完本課,用同樣的閱讀方法,統(tǒng)一以“愛國”為主題,對《春望》《夏日絕句》《過零丁洋》進行拓展閱讀。
明確了閱讀方向,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家長尋找同一類的書籍進行細讀、研讀、共讀。學校也可以定準一個小方向,讓師生和家長“趣讀”。例如可以安排閱讀任務讓親子共讀,師生同讀一類書,借助微信發(fā)朋友圈進行宣傳和點贊,最后以多類書籍進行獎勵,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后再研讀其他類型的作品。抑或多召開專題閱讀講座,讓師生和家長共同參與,引導共讀的氛圍。例如,增江街中心小學在上一年十一月份就開展了《閱讀點亮人生,習慣放飛夢想》的專題閱讀講座,薛宏為教授給我們師生和家長展示了許多先進的閱讀教學方法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的策略指導。為我們進行專題共讀、師生同讀一類書、親子共讀同類書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引領。
二、單元統(tǒng)整,統(tǒng)一策劃閱讀
為了跟上現(xiàn)代先進的閱讀形態(tài),順應中國現(xiàn)代教育的潮流,讓我們的閱讀教育有后發(fā)優(yōu)勢,我們明確了閱讀教學目標,旨在培養(yǎng)小學高年段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上面交代了我們小學語文高年段的閱讀教學可以以單篇帶多篇進行閱讀,一個單元統(tǒng)整以后再進行統(tǒng)一策劃閱讀,以后再進行全級專題閱讀、家庭親子共讀等形式。
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是為了擴大閱讀量,更期待的是閱讀教學有“質的飛躍”。它注重文本的質量以及多文本閱讀為學生帶來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變化。例如今年的小學高年段改用統(tǒng)編版的教材,不少單元增設了“讀書吧”。這個增設,讓我們明確了閱讀的指向,使學生學會閱讀、喜歡閱讀。以六年級上冊教材來看,第四單元的“快樂讀書吧”的主題是《笑與淚,經歷與成長》。它明確通過“快樂讀書吧”的提示,知道閱讀小說的一些方法,并且按照興趣以某本小說的閱讀組成小組開展課外閱讀,做好個人的閱讀記錄,進行主題交流、閱讀分享等活動,讓小學語文六年級的閱讀教學“活起來”。再以此來引導學生愛上讀書,進而讀好一本書,延伸到讀好同一類書,這是閱讀教學中單元統(tǒng)整,統(tǒng)一策劃閱讀的成果所在。
三、拓展延伸,組合群文材料
前面提及閱讀的習慣慢慢培養(yǎng),慢慢延伸,由單篇閱讀到多篇閱讀,由單元閱讀到同類閱讀,再由同類到多類閱讀,讓學生掌握文章相關的閱讀技巧。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旁征博引和拓展延伸的技巧,學會知識的總結、知識和能力的遷移。例如,掌握了A篇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后,再學習B篇或者C篇的文章時,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去總結這些的閱讀方法,并嘗試比較、統(tǒng)整,從而提高閱讀的速度和閱讀的效率,真正提高閱讀的品質。
語文教學必須要讓學生多讀,提升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得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和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只有通過“悅”讀到“猛”讀,才能實現(xiàn)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教學需要我們老師自身素養(yǎng)深厚,博覽群書,滿腹經綸,能夠舉一反三,能夠旁征博引,能夠拓展延伸,實實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提升閱讀的品質。不拘泥于教材閱讀,而應用教材而“勝”于教材,有效地滲透整合同類信息的閱讀策略,通過比較、統(tǒng)整的方法,適當延伸出去,從而鞏固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提升閱讀的品質。
培養(yǎng)小學高年段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條道路漫長而有意義,我們要不斷探索,不斷思考和完善,對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進行專業(yè)的指導,將會看到不一樣的“閱讀春天”,不一樣的閱讀習慣。
[本文系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增江街中心小學校本課題“小學語文高年段課堂閱讀教學策略研究”成果(課題立項編號:XJKT1902)]
參考文獻:
[1]胡芳.試論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3):23.
[2]陳茜.小學高年段學生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現(xiàn)狀調查研究--以重慶市A小學為例[D].重慶師范大學,2019.
[3]郭育紅.如何在小學語文中高段培養(yǎng)學生的群文閱讀意識[J].新課程(上),2017(03).
[4]趙靜.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策略[J].學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