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靚 王琦
摘 要:近年來,預算績效、績效財政的理念不斷深入基層,這既是合理配置地方財政資金的需要,也是降低地方財政風險、提高資金效率、接受社會監(jiān)督的迫切要求。本文從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過程管理、績效評價、績效結果監(jiān)督及反饋四個方面,分析了新洲區(qū)在預算績效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了造成地方預算績效管理問題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新洲區(qū) ;財政預算 ;績效管理
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我國首次提出“建立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的宏觀要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財預〔2011〕285號)在2009年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從操作層面對預算績效管理進行了指導,2011年召開了第一次政府績效管理會議,會上明確了政府績效管理和預算績效管理兩大績效管理體系,同年財政部出臺了《關于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意見》。2016年湖北財政廳發(fā)布《湖北省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十九大報告從全面管理的視角進一步為新時代“全面的預算制度、全面的績效管理”指明了方向。近年來,財政經歷了預算精細化管理、政府投資項目績效管理、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等綜合性的改革,地方財政作為財政資金分配的基層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已經成為地方財政項目支出管理的必然命題。
一、預算績效管理的內涵
預算績效是財政資金提供的有效公共服務與公共支出之比,這些資金主要通過預算編制來進行安排和調配。傳統(tǒng)的預算績效是采用“基數(shù)法”來編制部門預算,主要從預算總量和投入上進行控制,著眼于預算資金使用的合規(guī)性問題,采用部門內產出指標衡量預算的績效,而現(xiàn)代預算績效則是建立在零基預算的基礎上,強調投入產出的激勵機制,以及區(qū)別于部門產出的社會、經濟的綜合效益。完整的預算績效管理內涵包括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過程管理、績效評價、績效結果監(jiān)督及反饋四個方面??冃繕斯芾硎侵骶€;績效過程管理主要包括立項情況、項目管理情況、預算執(zhí)行情況等;績效評價主要踐行“誰撥款,誰問效,誰用款,誰負責”,旨在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屬于績效管理的核心;績效結果監(jiān)督及反饋主要關注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以此作為調整預算和項目間競爭性資金分配的依據。
二、新洲區(qū)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
新洲區(qū)地處武漢市東北方向,屬于四大遠城區(qū)之一,收入主要來源為土地出讓收入及建筑業(yè)、電廠收入等。2018年全口徑財政收入68.34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2.49億元,區(qū)本級民生支出76.59億元。近年來,新洲區(qū)財政收入連年上升,項目投入也穩(wěn)步提高,隨著預算績效管理的初步實施,對部門項目申報也提出了新要求,在限制盲目上項目、項目無績效等問題上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1.績效目標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雖然預算編制系統(tǒng)設置了投入指標(項目立項、資金落實)、過程指標(項目管理、財務管理)、產出指標(數(shù)量、質量、時效、成本)、效果指標(社會效益、生態(tài)效益、可持續(xù)性影響、公眾滿意度)等績效目標為必填項,但部門上報的績效目標表僅僅只有模糊的完成比例,難以從質量、產出和社會效益方面對其進行衡量打分。同時,全區(qū)57個區(qū)直部門涉及的項目內容和目標各有特色和針對性,難以科學統(tǒng)一、客觀公正審核項目的必需性和必要性。
2.績效過程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缺乏績效管理辦法和預算資金管理辦法,績效管理意識淡薄。對是否立項、項目規(guī)模的把控上存在較大的隨意性。調整預算金額較大也時有發(fā)生,對項目施工方管理不善,導致其拖欠農民工工資仍有發(fā)生。項目財務管理上,仍然存在支出超范圍、多個項目捆綁打包,項目立項程序不到位,施工管理、驗收及移交手續(xù)不及時,項目結算無明細測算依據等不合規(guī)問題。
3.績效評價存在的問題
預算績效評價是預算部門和財政部門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按照統(tǒng)一的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政府公共支出進行的客觀、公正評議。結合新洲區(qū)具體實際,績效評價的方式上大多采用事后評價,較少采用事前、事中評價。目前,新洲區(qū)財政局預算科兼掛“預算績效管理科”牌子,具體工作由原班人馬落實,無專人專職管理。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進度較慢,對區(qū)預算資金績效管理領導機構所下達的績效管理目標和任務執(zhí)行力度不夠,個別工作人員還存在抵觸排斥情緒。現(xiàn)行的評價模式由部門自評、財政重點再評、委托第三方評價三種方式組成,由于缺乏專門的評價隊伍,我區(qū)主要采用第三方評的外包模式,第三方機構采用“專家打分法”并結合《湖北省財政項目資金績效評價操作指南》中財政項目績效評價結果級別評定相關要求,設置優(yōu)秀(90分以上)、良好(80―90分)、中等(60―80分)、差(60分以下)四個檔次。對不同項目設置權重并打分,具有一定的主觀性,此外績效評價結果需要部門預算單位確認,2017―2018年新洲區(qū)項目預算績效管理一般均在“良”的檔次,對來年預算編制指導性意義不大。
4.績效結果監(jiān)督及反饋存在的問題
《2018年新洲區(qū)本級財政決算人大報告其他說明》關于預算績效的管理情況表述是:“2018年,我區(qū)57家區(qū)直預算單位完成部門整體績效評價或重點項目績效評價自評工作,自評面達100%。在此基礎上,聘請中介機構,對區(qū)行政審批局、區(qū)環(huán)保局、區(qū)衛(wèi)生健康局等8家預算單位進行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涉及資金3.57億元,對禁養(yǎng)限養(yǎng)畜禽漁退養(yǎng)項目、土地整理及土地增減掛鉤項目、創(chuàng)建省級林業(yè)生態(tài)示范區(qū)項目等11個項目進行績效評價,涉及資金3.99億元?!睂︻A算績效管理的完成情況究竟如何,并沒有闡述,僅靠財政部門,也難以進行統(tǒng)一的分析,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和反饋機制,為下一年度預算安排提供參考依據的作用發(fā)揮有限。
三、地方財政預算績效管理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是缺乏相關績效預算法的支撐。目前,我國出臺了較多的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性文件,多是一些辦法、意見、指導,尚未上升到法律層面。
二是績效評價指標設計難。預算績效評價作為績效管理承上啟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績效管理的效果至關重要。但由于預算支出項目涉及科學、教育、經濟建設、社會保障等各個方面,情況各有不同,難以設計一套具有普遍適用性而又能量化的評價指標。
三是基層部門預算績效管理人才短板,推動難。缺乏既懂部門預算又懂項目管理的人才隊伍,部門預算單位績效意識淡薄或者不愿配合、缺乏重視,使得績效管理工作無法有力展開。
四是預算績效管理的責任主體模糊,實施難。沒有明確的文件壓實預算績效管理的責任主體,有的部分省市出臺了相關文件,也只是停留在書面上,較難實施。甚至部分單位不配合、不重視,導致預算績效管理陷入困境。
五是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難。部門單位進行了績效評價,但僅僅作為一種安全防范措施或者流程檔案資料,沒有利用評價結果的有效機制,導致了資源的更大浪費。
四、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的建議
一是完善相關制度。首先,建立預算績效管理法。從法律層面,對預算績效的實施推廣提供法律依據和有效保障;其次,要建立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細則??冃ж熑尾块T填報基礎信息的同時,負有日常監(jiān)督管理責任,并有義務按照績效管理的核算要求和實施細則建立責任清單;最后,建立評價結果公示制度。預算單位參與評價機制,知悉評價內容、指標、時間和方法,將績效評價的結果進行公開并納入政府信息公開內容范疇。
二是加大培訓,強化績效人才隊伍。開展系統(tǒng)性培訓,并采用考試交流等多種方式,測試培訓效果;鼓勵后備人才探索預算績效管理的再造流程;在新洲區(qū)全區(qū)預算部門加強宣傳引導,制作宣傳專版,提高績效管理意識,營造政治氛圍;建立獎勵機制,對創(chuàng)新性試驗和典型做法進行剖析,并落實獎勵政策,強化為民理財?shù)睦砟睢?/p>
三是建立上傳下達的溝通機制。各預算部門績效管理小組要深入項目一線,記錄問題和困難,思考預算績效管理的閉環(huán)如何形成;財政部門加強延伸性學習和探究,對各預算部門進行指導和引領,制作節(jié)點,規(guī)范流程,定期溝通和不定期交流相結合,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經驗,在對比中找差距、抓落實,形成良好的溝通運行機制。
四是強化財務方面內部控制建設,相關崗位和人員各負其責。內控建設對預算績效管理具有重要輔助作用。財務部門加強發(fā)票的形式和實質審核,嚴格履行財務手續(xù)。項目管理部門要確保財政資金使用安全有效,堅決杜絕擠占、挪用項目資金,對預算績效管理奠定內部控制基礎。
五是優(yōu)化“互聯(lián)網+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化手段。預算績效管理涉及點多、面廣、時間跨越長,需要有一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才能實現(xiàn)規(guī)范化、可持續(xù)化的管理。構建數(shù)字服務平臺,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將“互聯(lián)網+”技術植入預算績效管理的控制流程和各部位、各環(huán)節(jié),為預算績效管理的推廣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喻楠.項目評級工具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中的應用研究.復旦大學,2012.
2.王楷.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難點與對策.菏澤學院學報,2018,40(1).
3.孔蕊.加強預算管理過程中的財政監(jiān)督.財政監(jiān)督,2016,8(1).
4.黨一偉.包頭市公共財政預算績效評價研究.中央民族大學, 2013.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