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 玥,齊 寧,李方江
(1.河北北方學院研究生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河北 張家口 075000)
患者男,61歲,于2019-05-08日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全身大汗、上腹部間歇性脹痛,伴有惡心、嘔吐,嘔吐物為胃內(nèi)容物,就診于當?shù)乜h醫(yī)院,血壓90/60 mmHg(1 mmHg=0.133 kPa),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心室率102次/min,II、III、aVF導聯(lián)Q波、ST段低平、T波低平(圖1),考慮“急性下壁心肌梗塞”,靜脈點滴多巴胺3 μg·(kg·min)-1后血壓132/70 mmHg,轉(zhuǎn)入我院。
既往史:高血壓病5年,口服“硝苯地平緩釋片10 mg,2次/d”,血壓控制在110~130/65~95 mmHg范圍內(nèi);糖尿病3年,口服“二甲雙胍1.0 g,3次/d”,手指空腹血糖穩(wěn)定在6.4~7.2 mmol·L-1范圍內(nèi)。患者因胸悶于2016年在我院行冠狀動脈造影提示:冠狀動脈斑塊。否認吸煙史及飲酒史。
入院體格檢查:體溫36.6 ℃,脈搏101次/m,呼吸28次/min,血壓136/78 mmHg。無頸靜脈怒張。雙肺聽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性啰音。心前區(qū)無隆起,未觸及震顫,心界不大,心率101次/min,心音正常,心律規(guī)整,各瓣膜聽診區(qū)未聞及雜音,無心包摩擦音。腹略鼓,無腹壁靜脈曲張,未見腸型及蠕動波;腹肌緊張,上腹壓痛,無反跳痛,未觸及異常包塊,肝脾肋下未觸及,肝腎區(qū)無叩擊痛,移動性濁音陰性;未聞及血管雜音。雙下肢無水腫。
入院當天檢查:白細胞18.81×109/L,中性粒90.5%,淋巴細胞7.5%,紅細胞5.05×1012/L,血紅蛋白157 g·L-1,血小板171×109/L;降鈣素原檢測(PCT)0.26 ng·mL-1(正常值0~0.1 ng·L-1);心肌損傷標記物:肌鈣蛋白I 0.022 ng·mL-1(正常值0~0.034 ng·mL-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47 U·L-1(正常值0~5 U·L-1),B型鈉尿肽225 ng·L-1(正常值0~350 ng·L-1);便潛血(-);肝功能、腎功能、凝血功能未見異常。超聲心動圖、雙腎膀胱輸尿管腹膜后間隙彩超未見異常;脾胰門靜脈系彩超示脂肪肝、膽囊壁粗糙、盆腔積液。腹部CT(圖2A)掃描:胃體周圍及盆腔內(nèi)積血(血腫CT密度值約為55~70 HU)。初步診斷:上消化道出血、高血壓病3級(很高危)、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患者取平臥位、頭側(cè)臥位,禁食,胃腸減壓、抑酸,給予靜點鹽酸羅沙替丁醋酸酯控制出血、補液等對癥支持治療。
入院5d后,患者病情基本穩(wěn)定。為明確患者胃周積血原因,行電子胃鏡示胃黏膜輕度充血、水腫,內(nèi)鏡下未見出血;行上腹部增強CT(圖2B)示胃體大彎側(cè)間質(zhì)瘤伴出血(圖3)。建議行外科手術治療,患者及家屬拒絕,繼續(xù)給予當前治療后復查心電圖未見異常,患者病情好轉(zhuǎn)出院,出院3個月后電話隨訪,患者無明顯不適。
圖1 2019-05-08日入院心電圖
圖2A:16排腹部CT;B:上腹部增強CT(箭頭所指為積血位置) 圖3胃大彎側(cè)間質(zhì)瘤(箭頭所指)
胃腸道間質(zhì)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見于胃腸道間葉組織的一類腫瘤,起源于胃腸道的肌層并向胃腸外生長,占消化道間葉腫瘤的大部分,可發(fā)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多見于胃(占60%~70%)。發(fā)病中位年齡在55~65歲[1]。GIST無絕對良性,是一種具有潛在惡性行為的腫瘤,其生物學行為難以預測,最有價值的參考指標是腫瘤的大小、核分裂指數(shù)和解剖位置。免疫組化檢測表達CD117、CD34及DOG-1,為診斷提供了標記物,并且GIST的發(fā)生率常與c-kit、PDGFRA基因突變有關[2]。
GIST的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最常見表現(xiàn)為中上腹部不適、疼痛及腹部腫塊(約50%~70%),其次為消化道出血(20%~50%),少見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瀉、腹痛、便血、腸梗阻等。由于腫瘤的大小及位置因人而異,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可能與胃癌、胃潰瘍、胃炎等易發(fā)生出血的胃部疾病混淆,導致誤診、漏診,因此應及時行多層螺旋CT、纖維胃鏡、MRI或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進行鑒別診斷[3]。多層螺旋CT有結(jié)果精確、數(shù)據(jù)完整性高的特點,可精準反映腫塊的形態(tài)、大小、密度等,可更好地分析和評價患者腫瘤血供情況,為胃腸道間質(zhì)瘤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jù)[4]。本病例診斷中,根據(jù)cTnI陰性、心電圖無動態(tài)演變和超聲心動圖結(jié)果排除急性心梗;便潛血陰性,胃鏡檢查未見胃黏膜病變,排除了胃癌、胃潰瘍、胃炎等胃部疾病。及時給予對癥治療及影像學檢查,得到了準確的腫瘤信息,避免了延誤病情。本例患者由于出血量較少、臨床體征不典型,經(jīng)過保守治療后積血自行吸收,病情好轉(zhuǎn)。GIST腫瘤破裂腹腔內(nèi)出血較少見,應在避免腫瘤細胞播散的基礎上擇期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