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彤
【摘要】教學需要一種理論的、藝術的升華,在人類的思維極限中、在理論的自由曠野中,達到教學的最高境界。采用文獻分析法和理論分析法,挖掘教學之“動”與“靜”中蘊藏豐富的辯證法智慧,得出結論即復歸學生主體身份地位,追求教學藝術美。通過重新對教學的內涵進行梳理,實現(xiàn)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關鍵詞】教學;動與靜;藝術美;學生主體
“動”與“靜”這兩個主題屬于美學中的概念,即強調生命無限變化的張力與律動、靜默感受與深思,強調動靜交融中的美感。朱光潛先生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同時提及“動”與“靜”兩個主題,“動”即生命的韻律、生發(fā)狀態(tài),而“靜”即一種被動狀態(tài),身體和心靈被感觸后的感受力。不同的學者對于“動”與“靜”的界定不同,另一位美學大師宗白華認為“動”是一種生命的律動美,“靜”則屬于藝術的安和美。從本質主義的角度來對二者做出界定,“動”即變化,改變原來所處位置與狀態(tài),“靜”即保留堅守原生本色安定和平的狀態(tài)。
一
“動”與“靜”何以與教育領域中的教學相摻雜,即教學需要一種理論的、藝術的升華。在人類的思維極限中,在理論的自由曠野中,甚至在實踐操作中,藝術就是教學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1]。我們這里旨在探討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探討教學中蘊藏的變與不變的辯證法,繼而達到對教學及其內涵的重新梳理與認識。這里持有的動靜觀即二者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包容滲透。
二
藝術美學中論及的“動”強調生命的活動,教學活力的釋放、目標的達成全賴于一種變化與韻動。為行文的清晰,這里分兩條線索,即從身體與心理的兩條路徑對教學之“動”做出解讀。
王守仁曾論及兒童性情:大抵童子之情,樂嬉游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萎(王守仁《訓蒙大意示教讀》)。結合心理學、生物學對兒童身心發(fā)展階段及規(guī)律的研究,教育過程中的受教育者由于身心發(fā)展的不成熟,對于外界事物具有極強的好奇與探知欲,外化在行為中即具有喜歡游戲運動而不喜歡約束檢點的特征。這也正是“人的全面發(fā)展”“五育并舉”中勞動技術教育、體育運動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這便是教學之“動”在教學目標層面的顯現(xiàn)。而要將這種“動”落實在受教育者學習活動的各方面,則需要在教學方法層面有所反映,強調教學過程與方法中,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使學生主體的身份復歸到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參與感。
一個完整的課程運作過程,從受教育者的角度來看,課下的準備包括溫習舊知、預習新知、解決課后問題、列出疑難,課堂上包括自己講述、聽教師講解、生生討論、提問互動、練習鞏固、整理歸納等一系列程序。在這一系列操作中,要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引領學生探索知識、挖掘知識的引路人而存在,教師發(fā)布的一系列任務應該起到讓學生自己參與學習教學過程的作用。而實際的錯誤做法常常是,教師布置抄寫字詞、公式定理、單詞的任務,毋庸置疑,這些內容屬于基本功層面,低年級的學生適合,而到了高年級,這些任務完全不會牽動學生高級認知的參與,學生的思維能力、批判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理性思維、探究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反思意識不會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這是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所以我們這里提到的教學之“動”即在于此,通過教師高明細膩的引導,使學生參與到整個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預習任務可以是查閱資料并將其匯編整理的內容,而非分段落、歸納段落大意、總結中心思想等機械僵化的操作。課堂教授可以是學生講給學生,學生之間互動討論、總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不是教師全盤灌輸。課后總結由學生歸納,而不是教師直接將內容呈現(xiàn)出來。一言以蔽之,教學之“動”強調學生活力的釋放、主體身份的參與,讓學生真正的天性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地展現(xiàn)出來。
在教學實踐中,理論界存在著三種取向的教學模式:忠實取向、創(chuàng)生取向、相互調試取向。第一種教學模式強調教學計劃與教學實施的忠實契合,嚴格地、制度化地執(zhí)行預定的教學目標。其好處在于能夠實現(xiàn)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和掌控,易于操作,即便作為新手教師,如果按照忠實取向安排教學,也可以將其課堂維持在一個不那么壞的層次。但是我們也可以明顯地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所在,即具有極大的僵化、固化的缺憾,教學就像一系列的電腦程序操作,其中人的存在、人的價值、人的潛能的創(chuàng)造被壓制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教學變成了“一潭死水”,人對于教學的創(chuàng)造力無以施展,教學論學科的進步、人的發(fā)展都受到極大的阻隔和障礙。
而我們所強調的“動”即在于打破這樣一種封閉、僵化、靜止的教學存在,教學實施中的創(chuàng)生取向與相互調試取向便是很好的體現(xiàn),二者克服了忠實取向的缺憾,屬于建構主義在課程與教學領域的體現(xiàn)。強調教學過程中那些未曾事先被教育者納入視線范圍中的內容,關注教學實施中那些突發(fā)性的、情境性的、創(chuàng)生性的內容的處理與解決,這就是教學之“動”。因為教學情境中的人是一種鮮活的、發(fā)展性的存在,這是受教育者的特征之一,這種特點就決定了教學過程中會涌現(xiàn)出許多不在教育者預期范圍內的要素。這兩種取向將教學計劃視為一個可做變動的存在,是一個參考書式的存在,真實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教育者群體的特點、教學現(xiàn)場臨時出現(xiàn)的問題、教育者實際實施教學計劃的具體操作、教學計劃與學生群體的契合程度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決定了我們的教學必須持有一種“動”的境界與態(tài)度,用變化、發(fā)展的眼光來處理教學。
把握教學過程中的“動”,最大的特點在于教學中的情境化與人格化,將教學計劃作為一種手段與工具性的存在,其目標在于強調教學過程中的建構意義和學生主體意義。不是按照課程計劃與實施的線性演繹,“按圖索驥”式地進行,而是強調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體驗,對各自意義的理解、尊重和接受。強調實施過程中的建構性與發(fā)展性,這種建構不僅指課程內容和資料的建構,更強調師生思維、情感、價值觀的重新建構,解構之前橫亙在師生思維中的傳統(tǒng)觀念,建構起新的意義與文化下的思維體系。
三
我們這里要討論的教學的“靜”即受教育者身體感官和內心思維對外在世界的感受,強調內心一系列的思維運演和抽象運作,是受教育者能夠以冷靜的態(tài)度對獲取到的知識進行自己內心的思考、審視、辨別、處理和解決,這一系列操作偏重于情、意層面的概括,強調教學的感受力,同時也強調教育者層面教學藝術美之所在。
教學之“靜”首先在于教學本質的穩(wěn)定性存在,有學者論及教學即有教的學[1]。從歷史與邏輯的結構上來看,教學本質始終體現(xiàn)著教學的最深層次屬性,是在教學形式發(fā)生無數(shù)流變過程中唯一不變的內容,教學本質的靜態(tài)存在是教學論學科發(fā)展中一種穩(wěn)定性的結構存在,只有對于教學本質的認識達到了統(tǒng)一契合,只有對教學本質的探究達到了結論上的窮盡,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才有處發(fā)揮,我們才可以在一個穩(wěn)定不變的結構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作為。而如果學界、理論界對于教學論學科最為基本、最為基礎、最為首要的問題尚未有定論,那我們由此展開的其他一系列討論都將建筑在一個不穩(wěn)定、不牢固的基礎之上,教學論這一學科發(fā)展也會受到阻隔。本質主義的思維不應當過時,尤其在學術研究領域不應當過時。學術研究首先需要明確自己的本質,明確自己不變的屬性所在,認清歸屬。在教學論領域歷史長河的發(fā)展過程中,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發(fā)展的變化,教學論領域中的許多問題也會隨之變化,但我們應該明確其最為本質的存在,明確教學論到底是什么,這種學術領域上的歸屬感才能帶領我們向前走得長遠。
很多人對于藝術的領悟限于文學、詩歌、音樂、美術、書法等學科中,很少會有人將藝術向教育靠攏,這其中無非在于二者結合的難度之大。難度大并不意味著沒有操作上的可行性,在理論領域中我們可以做這種超前的構想與分析,這種理論圖景的勾勒是使教學向前推進的重要途徑。
教學之“靜”反映在教育者層面即教學藝術,教學之“靜”所蘊含的感受力在于教育者對于教學本身的感受力與領悟力,而這種領悟力最高級的升華就是教師教學藝術的表現(xiàn)。教師要能夠巧妙地處理自己的教學過程,繼而達到藝術化的操作。對一名教育者最高的評價并非教育思想家、教育理論者、教育學者,而在于其稱得上是一名教學藝術家,其對于教學實踐操作的巧妙運作,其在教學過程中如魚得水、爐火純青的教學操作,是其教學藝術家身份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有眾多學者對于教學藝術、美的價值和創(chuàng)造性進行過思考,可見教學過程中藝術化的手法已日益受到關注,但這一點對于教師本人的品性、修養(yǎng)、專業(yè)素養(yǎng)、教學手段要求較高,可作為深入研究的領域之一。
而教學之“靜”反映在受教育者層面即感受力,強調受教育者在這個飛速變化世界中的一種靜默的感受力,其思維能力的鍛煉與培養(yǎng)。我們的教學,或者說我們的教育應該成為這樣一種存在:讓學生有能力去平和地感知周圍的世界,能夠在飛速流變的世界慢下來去感受,感受生活中的善惡好壞、是非曲折,感受人事的美丑簡繁,讓受教育者成為一個有底蘊、有豐富內涵的人。而今很多浮躁、輕薄的行為展現(xiàn)一方面是社會本身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教育本身的問題,我們的教學作為教育的重要途徑必須反思:我們的學生有沒有花時間享受安靜地獨處、思考?我們的教學是否培養(yǎng)了學生感知、思考的能力?我們能否讓受教育者在物欲橫流的變化中留有內心一隅平靜?這不是詩意的浪漫,這就是教學之存在意義,而教學之“靜”也正在于此。
教學過程中存在一種張力,即“動”與“靜”的結合與交融,正是二者的相互交融促進了教學的活力、藝術美感的迸發(fā),處理好教學之“動”“靜”平衡,是使教學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造的“源頭活水”,是使教育事業(yè)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的不竭動力。
【參考文獻】
劉慶昌.廣義教學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